蔣家騉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食品看似普通,但只要有針對性地吃,就可以獲得與吃保健食品相仿的效果。
改善睡眠。不少人患有失眠癥,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及白領常會因失眠而痛苦和煩惱。您不妨試試用食物來糾正失眠。用甘草30克,浮小麥60克,大棗15個。加4碗水煎成1碗,于早、晚分成兩次服用。這就是中醫傳統治療失眠的“甘麥大棗湯”。另外,牛奶、桂圓、蓮心、雞蛋都有安神功能,對治療失眠有一定作用。
改善記憶。雞蛋、大豆、豆制品、動物肝臟等食品中的卵磷脂、腦磷脂有延緩大腦衰退的作用。在各種富含卵磷脂的食品中,以蛋黃中的含量最豐富,因此,老年人每天堅持吃1個雞蛋是有益的。堿性食物對大腦的健康有一定的好處。使血液呈弱堿性的食品有,洋蔥、蘑菇、茄子、綠豆、青菜、芹菜、菠菜、白菜、葡萄、蘋果等。多吃這些食品能使身體經常保持為弱堿性,這對于大腦的發育和智力開發大有好處。富含維生素B12的豬心、牛肝、青魚等也有改善記憶力的功能。另外,核糖核酸是維持大腦記憶的重要成分,而鎂離子能使核糖核酸進入腦內。腦內的核糖核酸增加了,人的記憶力就會得到提高,含鎂多的食物有:全麥制品、豆類、蕎麥、核桃、花生等。
改善聽力。老年人出現耳聾眼花是普遍現象,而經常吃葵花籽、核桃、松子、榛子等堅果有延緩聽力衰退的作用。堅果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可防止內耳過氧化脂質堆積,改善內耳血液供應,從而有利于改善聽力。
防止便秘。老年人的便秘大多屬于弛緩性便秘,因此,應食用多渣食物。以麥片、糙米為主食,每天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紅薯、魔芋、麥片、粗糧、青菜、茭白、菠菜、芹菜、絲瓜、藕、筍、海帶及菌菇類等。吃些豆類、生蘿卜、生蒜、生蔥等食物也有特別的好處,因為這些“產氣食物”所產生的氣體對腸道有“鼓脹”作用,有利于增加腸蠕動,從而促進排便:適當吃一些麻油和蜂蜜、芝麻,不但可起到潤滑腸道的作用,同時,脂肪代謝產物也有刺激腸蠕動的作用;清晨時,空腹喝250~300毫升白開水,一天保證攝入4~6杯的飲水,讓腸道中糞便保持有一定量的水分,使大便變得柔軟,容易排出。在慢性便秘者的腸道中,細菌群的組成常是紊亂的,如果每天能喝1~2杯酸奶就可以改善便秘癥狀。因乳酸菌不但有利于抑制腐敗菌的繁殖,還有幫助增強食物消化功能和通便作用。
預防骨質疏松。絕經期后的婦女,體內雌激素分泌減少,將導致骨質疏松加劇。許多研究表明,大豆異黃酮可抑制骨的再吸收,在防止骨骼脫鈣中起到肯定的作用。所以。多吃大豆及豆制品就可攝入較多的異黃酮。據研究發現,以前亞洲婦女骨質疏松和骨折發生率低于歐美國家,其主要原因就是與大豆攝入量明顯高于歐美有關。進一步的研究還證實,吃大豆的同時如果再吃富鈣的蝦皮、海帶、芝麻醬和含維生素D的沙丁魚、三文魚,每天曬太陽10-20分鐘(皮膚會合成維生素D)則更能提高鈣的吸收利用率,增加骨密度,減少骨質疏松的發生和發展。另外,平時不要吃得太成不抽煙,不酗酒,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些,都有利于骨質疏松癥的預防。
(編輯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