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雨
做正宗的小魚燉豆腐最好是土灶,其次是用煤炭爐子。土灶是在地上用磚頭支起的鍋,鍋底燒木柴。我居于小城,無土灶可用,只好退而求其次。吃小魚燉豆腐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俗話說,千滾豆腐萬滾魚,這是說燉這兩樣東西,必須文火慢燉,要有功夫才行。在燉魚的時候,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話:“治大國者如烹小鮮。”小鮮就是小魚。有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治理國家很容易,舉重若輕,像烹小鮮一樣。其實這樣的理解有誤。治國是不能擾民的,就像烹小魚,在鍋里不能太多的翻動,假如翻動多了,小魚就碎了。老子說的應該是這個道理。
燉小魚過程很簡單,那些原料無非蔥姜蘿卜條嫩豆腐,外加香菜。不過這個燉魚火候倒是我家獨創的。我曾祖父曾在官湖鎮開過飯店,那時鄉下的本房本族的來鎮上趕集,都要在我曾祖父的飯店落落腳,吃了飯再回去,這叫做鄉下人趕集小過年。他們一到就會與我曾祖父打個招呼,說先把小魚燉上,然后他們到集市上該買的買,該賣的賣,趕罷了集來到店里要一壺小酒,曾祖父給端上小魚豆腐,那些四鄉八村的奇聞軼事就在酒桌上隨著小魚豆腐的熱氣漂散開來。后來,日本人到了官湖鎮,就住在隔壁大德隆藥店。那時從山東的郯城到邳縣的官湖再到新沂的窯灣,也就駐扎12個日本兵。可是老百姓都很害怕,而我曾祖父更是怕得不行,飯店不敢再開,趕快回鄉下種地去了。再后來,地也沒有了,曾祖父就帶著我祖父、二祖父一起用撒網逮魚為生,賣不掉的小魚就和著豆腐燉燉給全家人吃。再后來日子越發難過,只好逃荒要飯。
鍋里的小魚在我胡思亂想中好了,空氣中彌漫著香氣,放一把鮮花椒葉提提鮮味,把玉米煎餅拿好,蘸著魚湯吃著小魚豆腐,此刻想起本地兩句俗語:煎餅蘸魚湯,給個縣長也不當,魚湯澆米飯,給個書記也不換。
我們家到我這一輩的媳婦共有4人,那次,南京的兩個加徐州的一個來老家祭掃,吃了我母親做的小魚燉豆腐,都一起叫絕,那是在農村用地鍋燉的。她們一起吃著小魚燉豆腐發出這樣的感慨:只有吃了我們家祖傳的小魚燉豆腐,才是真正的黃家媳婦。言外之意這吃小魚燉豆腐比領結婚證還重要,就是外面有了女人,那也吃不到小魚燉豆腐的。我們堂兄弟4個聽了哈哈一笑,看來她們還很會幽默。
(編輯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