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波 高東方 李秀華 孫金霞
菇娘是一種生育期短、適應性強、易于栽培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營養豐富、清香適口、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在常規的生產栽培中,由于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板結、貪青晚熟,產量降低,品質下降。
為了提高菇娘的品質,滿足人們對綠色食品的需求,促進早熟高產,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在栽培中,應用的主要增產技術有:培育壯苗,增強植株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增施農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為提高品質、早熟高產奠定基礎;地膜覆蓋,增溫保墑,消滅雜草;合理輪作換茬,減少病蟲害發生條件。
一、培育壯苗:
1苗床準備:苗床應設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并選用前茬未種過果菜類蔬菜的地塊。每畝需大棚或中棚育苗面積30平方米。
2床土配制:床土不含病菌及害蟲,富含腐殖質和可供給態的營養元素,化學反應為中性,結構良好,疏松不板結,未施過長、殘效除草劑的大田土壤。床土要充分翻曬,肥料要充分腐熟,肥土要均勻。具體的配制方法:肥沃田園土,腐熟好的農家肥、馬糞、等有機肥各占二分之一,過篩后混勻,裝入自制紙袋內(紙袋直徑6-8厘米、高8-10厘米)。擺在床面上,達到播種狀態。
3搭架扣棚:扣棚時間一般播種前15-20天進行,播種一般在3月下旬左右進行。
4品種選擇:適于縣栽培的品種是特選茹娘,這個品種含糖16度以上,單株2.5-3斤。
5浸種催芽播種:浸種用50℃左右的溫水,水量約為種子的4~5倍,一面倒水一面攪拌,待水溫降到30℃左右為止,然后置室溫下,浸種期間每隔8~10小時換一次30℃左右的溫水,浸種20~24小時,即可催芽,由于菇娘種子小,用量少,一般采用細沙拌種法,細沙用量約是種子量8~10倍(細沙需用開水消毒),用濕布將種子包好,在20-25℃條件下催芽。每天翻動兩次,并用溫清水淘洗,散發大量呼吸熱,呼吸氧氣,排除二氧化碳,淘洗后繼續催芽。3-4天即可出芽。播種、地膜覆蓋育苗移栽,播種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適宜的播期;地膜覆蓋直播栽培,可在5月上旬播種。當氣溫穩定通過5℃以上時,棚內溫度達10℃以上時,即可播種。每個紙袋內下籽8-10粒,覆土0.5-1厘米,蓋上地膜,待幼芽頂土時揭去。播種量:播種25-50克,即可移栽1畝地。
6苗床管理:播種后3-4天出苗,長出2片真葉時間苗,3片真葉時定茼、除草。溫度管理:出苗前以保溫為主,白天20-25℃,夜間15℃。出苗后溫度降至白天15-20℃,夜間5-10℃,防止幼苗徒長,促進根系發育。定植前10-15天視天氣狀況練苗,至定植前2-3天晝夜練苗,以適應外界自然環境。水分管理:播種前一天打透底水,整個苗期控制水分,定植前一天澆1次透水。光照管理:應始終保持較好的光照條件,這不僅能提早花芽的分化期,而且能提高花芽素質,并能保持一定的營養面積。
二、選地整地
要選擇具有排灌條件、交通便利、附近2000米內無工廠和城市污染源環境良好的地塊,土質選擇砂壤土或壤土為宜。前茬為玉米茬、蔥蒜茬。細整地、高打壟。為覆膜打好基礎。
三、增施農肥
菇娘栽培的施肥原則是“前重后輕”。即:要施足基肥,勤施根外肥。基肥以施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以促壯棵;根外追肥以施磷、鉀為主,氮肥、微肥為輔,以促提早成熟。
結合整地畝施腐熟農肥400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破壟夾肥或埯施,一次性施足基肥。
四、適時定植
5月20日以后選寒尾暖頭晴天進行。株行距為25×70厘米,畝保苗3800株。定植前7天覆好地膜,定植時墑情不好的澆透埯水,封嚴膜孔防止秧苗抽干。開花后每隔10天噴一次鉀、鈣肥。以滿足菇娘后期對肥料的需要。
五、及時采收
7月上旬果實成熟落地開始采收,以后每天揀一次。直揀到9月上旬,采收期長達2個月。
六、病蟲害防治
以御防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御防病蟲害主要采用了選擇適于我縣栽培的抗病品種,增施有機肥,促進植株生長,增加抵抗力,嚴把生產環節等措施。對于發生的病蟲害用以下藥劑防治。
1、鋅硫磷毒豆防治蠐螬:每公頃用15千克大豆,鋅硫磷1千克,對水5千克。待大豆把藥液吸凈陰干,再播到地里,每埯5-6粒,施到距根系斜下方10厘米處。然后覆土栽苗。
2、防治地老虎:用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進行地面根際噴灑或灌根,每株200-250毫升
3、防治白粉?。喊l現病株及時防治,噴25%粉銹寧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50%代森鋅1000倍液噴霧防可濕性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