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文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流動人口數量急劇上升,該人群的免疫規劃管理成為免疫規劃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流動兒童免疫規劃服務的可及性一般都較低,接種率明顯低于本地兒童。為了解上虞市崧廈鎮流動兒童的基本情況及免疫狀況,加強流動兒童的免疫規劃管理,我們于2007年5月對崧廈鎮0~7歲流動兒童的免疫接種狀況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1999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出生,
在崧廈鎮轄區內居住但無當地戶籍的外省及本省外縣的兒童及其監護人為調查對象。
1.2 方法
由防保人員和鄉村醫生或婦女干部組成調查組,采用浙江省統一制定的流動兒童免疫接種情況調查表,調查兒童的一般情況、預防接種情況,并入戶核對兒童免疫接種證。
1.3 合格接種判定標準
① 有接種證者以接種證記錄為準;無接種證有接種卡者以接種卡記錄為準;接種證和接種卡均無者,判斷為未接種。② 對每名兒童的合格接種判斷只能選擇接種證或接種卡一種方式。③ 同時符合以下要求者判定為合格接種:有準確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種年、月、日記錄;免疫起始月齡不提前;接種針(劑)次間隔不縮短(≥28 d);基礎免疫在12月齡內完成。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調查流動兒童929人,其中男性522人,女性407人。本省戶口的67人,外省戶口的862人。流動兒童主要來自安徽、貴州、四川、重慶、廣西、河南等地。
2.2 免疫接種情況
929名流動兒童中,有免疫接種證的633人,建證率為68.1%,明顯低于本地兒童的建證率(99.9%) ;有預防接種卡的782人,建卡率為84.2%,明顯低于本地兒童的建卡率(99.9%);完成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五苗全程接種的603人,五苗全程接種率為64.9%,明顯低于本地兒童的五苗全程接種率(98.9%);無免疫史的62人,占6.7%(表1)。本省戶口的67人中,完成五苗接種的有61人,五苗全程接種率為91.1%;外省戶口的862人中,完成五苗接種的542人,五苗全程接種率為62.9%。男、女兒童完成五苗接種的有366、237人,接種率分別為70.1%和58.2%,男性兒童五苗全程接種率明顯高于女性兒童。
2.3 未接種疫苗原因
共調查929名流動兒童監護人,無免疫史或有漏種疫苗兒童未接種原因以“不知道要接種、不知道接種時間、地點”等缺乏預防接種信息為主,占未接種人數的57.2%;其次是“工作忙,沒時間帶孩子去接種”等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占30.1%;第三是“孩子患病未去接種”占12.1%;第四是“接種疫苗收費貴,個別接種人員缺乏熱情”等因接種單位原因而未接種,占0.6%。
3 討論
本次調查中有92.8%的流動兒童來自外省,主要有安徽、貴州、四川、重慶、廣西、河南等地,居住時間多數在3個月以上。外省戶口流動兒童接種率明顯低于本省戶口流動兒童。流動兒童的建證率、建卡率、五苗全程接種率,均非常明顯地低于常住兒童。在預防接種意識方面,流動人口文化素質較低,經濟條件較差,對預防接種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10%左右兒童家長不知道接種的時間、地點,這也反映了目前針對流動兒童的宣傳動員工作效果不夠滿意,其次流動兒童家長參與預防接種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
做好流動兒童免疫規劃管理工作一直是免疫規劃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也是降低疫苗針對性傳染病發病率的一個重要環節。針對調查中發現的一些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認識:① 免疫規劃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特別是流動兒童的免疫規劃管理需政府參與,衛生、公安、計生、教育多部門協調配合,采取綜合管理措施。② 由村或社區公共衛生聯絡員定期開展流動兒童調查摸底,及時掌握流動兒童信息并上報,防保人員每月定期主動去公安、計生等部門收集轄區內新增流動兒童情況,對流動兒童及時建立免疫接種卡證,查漏補種。通過村或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告知流動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的地點、時間,使流動兒童能夠主動到預防接種門診建卡、建證和進行預防接種。③ 做好兒童入托、入學查驗接種證工作。在流動兒童密集的地區要合理增設接種點,增加接種門診開放時間。④ 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宣傳單、標語、報刊、有線電視等反復開展免疫規劃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使流動兒童家長充分認識預防接種的重要性。
4 參考文獻
[1]郭順. 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工作的現況與對策.中國現代兒科學雜志,2005,2(8):763-764.
(收稿日期:200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