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恩 亓德云 蔣 驊 司 梅 張桂蓮 陶 嵐



兒童少年時期是生理、心理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飲食行為和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科學合理地攝入各種營養對于保證其正常的身心發育至關重要,而合理的營養攝入需要通過良好的飲食行為來實現。為了解虹口區兒童少年飲食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以便進行有效的營養教育,我們利用“2008年上海市學生飲食行為現況調查”資料,對虹口區2所小學的調查數據進行了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抽取虹口區有代表性的2所小學中一、二年級學生,每個年級以班級為單位抽120名,共243名學生參與調查,其中男生123名,女生120名。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 問卷經過專家審閱和預試驗。由調查員和學校組織,統一填寫《學生飲食行為現況調查問卷》。同時,收集被調查學生近期的身高、體重測量數據。
1.3 數據錄入和分析
用Epidata 3.2進行數據雙錄入。用SPSS 11.5軟件進行數據清理和分析。
2 結果
2.1 不同性別各年齡組超重肥胖檢出率
根據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BMI篩查超重肥胖分類標準(WGOC),男生超重檢出率為10.5%,肥胖檢出率為8.4%,女生超重檢出率為7.1%,肥胖檢出率為7.8%(表1)。
2.2 快餐食用情況
2.2.1 西式快餐 過去1個月內,未吃過西式快餐的有57人,占23.5%;吃過1次的有59人,占24.3%;吃過2~5次的有104人,占42.8%;吃過6~10次的有22人,占9.1%;吃過20次的有1人,占0.4%。
吃西式快餐的原因中,共有186個有效觀測值,各種原因一共被選擇了421次,其中選擇“好吃”的有119次,占選擇總次數的28.3%,選擇此項的人數占總選擇人數的64.0%;選擇“有玩具、禮物或贈品”的有88次,占總選擇次數的20.9%,選擇此項的人數占總選擇人數的47.3%(表2)。
認為西式快餐食物搭配合理的占43.1%,認為不合理的占5.4%。認為西式快餐營養價值高的有52人,占22.3%,認為營養價值一般的占38.2%,認為營養價值低的占16.3%。
2.2.2 中式快餐 過去1周內,未吃過中式快餐的有110人,占45.3%;吃過1次的有54人,占22.2%;吃過2~5次的有63人,占25.9%;吃過6~10次的有16人,占6.6%。
吃中式快餐的原因中,共有133個有效觀測值,各種原因一共被選擇了274次,其中選擇“好吃”的有64次,占選擇總次數的23.4%,選擇此項的人數占總選擇人數的48.1%;選擇“環境好”和“干凈衛生”的各有35次,各占總選擇次數的12.8%,選擇此項的人數占總選擇人數的26.3%(表3)。認為中式快餐食物搭配合理的占38.3%,認為營養價值高的占31.3%。
2.3 吃零食情況
最喜歡吃的零食主要有飲料、冷飲、奶及奶制品、薯類、新鮮水果、蔬菜等(表4)。
零食由母親購買的比例最多,選擇次數占總選擇次數的36.1%,選擇人數占總人數的69.6%,其次是父親(59.2%)、祖父母和外祖父母(25.8%),選擇自己購買人數占總人數的19.2%。“在家附近的商店或超市”購買零食的被選擇了180次,選擇次數占總選擇次數的52.3%,選擇人數占總人數的75.0%,其次是在學校附近的小商店或超市購買,零食由家里準備的被選擇了42次。常吃零食的原因主要有“好吃”、“有玩具、禮物或贈品”、“干凈衛生”、“包裝好看”和“健康/有營養”等(表5)。
2.4 喝飲料情況
被調查學生中,每天喝250 mL的瓶裝水或桶裝水1~2瓶的占58.8%,平均每天喝1~2杯250 mL的其他飲料的占72.8%。最愛喝的飲料為茶飲料,其次是碳酸飲料和果蔬飲料(表6)。
飲料大部分由母親購買,共被選擇了155次,選擇人數占總人數的64.0%,其次為父親(59.5%)、祖父母或外祖父母(23.1%)購買,選擇自己購買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7.8%。
“家附近的商店或超市”購買飲料的居多,占69.4%,其次為“學校附近的小商店或超市”,占30.2%,由家里準備的占13.6%。
常喝飲料的原因共有242個有效觀測值,各種原因被選擇了557次,其中“好喝”是最主要的原因,被選擇了185次,選擇人數占總人數的76.4%,其次為“健康/有營養”,占26.0%,再次是因為“有玩具、禮物或贈品”,占23.6%。
2.5 對食物的好惡情況
163名學生有特別喜歡吃的食物,占67.1%,選擇的食物大部分是薯片、可樂、冰淇淋、奶茶。
喜歡吃上述食物的原因選擇最多的是“口味好”,被選擇了131次,選擇人數占總人數的80.4%,其次為“聞起來香”(43.6%),“健康/有營養”(27.6%)。
107人表示有特別不喜歡吃的食物,占44.0%,不喜歡的食物依次為苦瓜、牛奶和蔬菜。
不喜歡吃的最主要原因為“口味不好”,選擇人數占總人數的77.6%,其次依次為“聞起來不香”(36.4%),“不健康/沒有營養”(19.6%)。遇到不喜歡吃的食物,選擇只吃一點的有49人,占45.8%,一點兒都不吃的占35.5%。
2.6 父母對孩子飲食行為的影響
吃飯時父母從不批評孩子的占37.3%,偶爾批評的占21.2%,有時批評的占24.9%,經常批評的占7.1%,總是批評的占9.5%。因父母批評或訓斥,孩子選擇吃一些的比較多,占33.3%,根本吃不下的占21.6%,勉強吃點的占19.6%,吃得與平常一樣多的占11.8%,吃得比平常多的占13.7%。
3 討論
調查顯示,虹口區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超重、肥胖率嚴重高于2005年7~18歲城市男生、女生各年齡組超重肥胖檢出率,飲食行為方面最突出的是吃零食、偏食和挑食問題。
大部分學生喜歡吃快餐,普遍認為快餐好吃,并認為快餐食物搭配合理,營養價值高。
吃零食在小學生中比較普遍,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小學生們最喜歡吃的零食有飲料、冷飲、奶及奶制品及薯片。在喜歡喝的飲料中,以茶飲料、碳酸飲料、果蔬飲料居多,72.8%的學生平均每天喝1~2杯250 mL的純凈水以外的其他飲料,提示學生喝的飲料是含糖量偏高的食物,需進一步加強營養教育,改變不良飲食行為。吃零食是對中小學生能量和營養素的一種補充,而正餐的營養膳食才是學生能量和營養素攝取的主要渠道,所以吃零食要注意適量、適時、適當三原則。
調查顯示,學生們喜歡吃的基本都是高糖高脂的食物,而不喜歡吃的恰恰是營養素含量極高的食物。因此,偏食與挑食的行為會直接影響中小學生的全面營養素攝取。
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兒童青少年的飲食行為。家長對兒童少年飲食行為的影響主要有口頭的提示和教育、食物購買和分配、家長自己的飲食行為和非營養目的食物的使用等4個方面。本次調查顯示,兒童喜歡的零食和飲料由母親購買的最多,其次是父親、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購買。而就餐時,父母對孩子的批評教育也直接影響孩子的飲食行為。因此,在培養兒童少年健康飲食行為的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今后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要加強家長的營養知識教育,可以通過家庭學校等形式引導學生合理營養。
4 參考文獻
[1]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2):97-102.
[2]馬冠生,胡小琪,吳瑾,等. 父母提示對兒童少年飲食行為的影響.中國學校衛生,2002,23(6):486-487.
(收稿日期:200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