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宗達
為了全面推進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創新,探索實用性技能型人才培養新模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創新學習的潛能,從2008年9月起淮海工學院在東港學院開始推行完全學分制和書院制改革。從2008級“三本”學生入學開始,旨在以完全學分制為目標,以書院制管理為平臺,立足于學生個性發展,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者作為完全學分制和書院制改革試點單位的一名基層黨組織工作者,通過近一年來的工作實踐和研究,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學校黨建工作的經驗,對如何做好學分制條件下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學分制條件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具有深遠而現實的意義。學分制的實施也給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挑戰。從我院實行完全學分制以后的情況來看,目前學生黨建工作面臨著以下新問題:
1.自主選課多,統一上課少,思想教育難以到位
學分制下實行“虛擬班級”建制,學生自由選課,同一年級和專業的學生可能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上課,使黨建工作(如積極分子的培養和教育、黨團活動等)缺少集中統一的培訓教育時間。如果采取不同時間重復進行,不僅組織者人手不夠,時間上也不允許,而且缺少集中教育的氛圍,思想教育難以到位,教育效果難以保證。
2.積極分子多,正式黨員少,培養工作難以到位
近年來我院在校大學生要求入黨的人數越來越多,特別是新生進校以后,一般的班級內申請入黨的人數能達到50%左右,個別班級甚至達到80%以上。但由于這些學生的入黨動機多種多樣,幫助他們端正入黨動機顯得尤為重要,使對積極分子入黨前的培養工作面廣量大,任務非常艱巨。目前各個書院中的學生以一二年級學生為主,他們在三四年級將轉入相應的專業學院。造成正式黨員人數較少,培養工作難以到位,黨員質量難以保證。
3.預備黨員數量多,橫向聯系少,黨員管理難以到位
實行學分制改革以后,我院學生低年級化,黨員中預備黨員占主體。即使他們同年級同專業,由于上課時間、地點不一致,加之橫向聯系較少,給培養和聯系工作帶來許多困難,導致黨員教育缺乏連續性,黨員管理難以到位,黨員作用難以發揮。
4.學生人數多,專職人員少,管理工作難以到位
實行學分制改革以后,雖然各書院學生輔導員的數量與學生人數按1:200的比例配備,但要面對與學生有關的各種事務性工作,如學生日常管理和來自4-5個專業學院的教學工作。由于學生人數多,管理困難,再加上實行學分制和書院制后出現許多新情況,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輔導員的工作壓力非常大,很難再抽出時間潛心做好學生黨建工作,使教育管理難以到位,黨建水平難以提高。
二、學分制條件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如何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學分制的實施對學生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新的要求。高校黨建工作者必須理清思路,大膽創新,不斷增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探索開展學生黨建工作的新舉措。
1.圍繞一個中心
實行新學分制后,學生學習自由度加大,“虛擬班級”的凝聚作用遠不如學年制下的班級單位。高校黨建工作者必須主動適應新的工作機制,緊緊圍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個中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轉變工作理念,規范黨建管理工作。根據學分制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新特點,研究制定一套符合工作實際的黨建工作規章制度和操作方法,充分調動基層學生黨建工作者的積極性,構建更加有活力的黨建工作系統。
2.建立兩支隊伍
一是要建立學生黨建工作隊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注重培養人才、善用人才、重用人才,尤其要建設好一支富有創新精神和懂得現代管理的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主動適應學分制改革的新局面。在抓好隊伍建設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給予他們應有的待遇,維護他們的威信,提高他們的地位,把那些有敬業精神和較高素質的人才選拔、充實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中來,并建立有效的激勵和保障機制,使他們安心本職工作。
二是要建立學生骨干隊伍。要積極發揮學生骨干隊伍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讓他們在實踐成才的過程中起到示范作用。要通過建立黨員責任區、黨員擔任新生班級助理班主任、黨員宿舍掛牌、黨團小組進公寓、各級學生干部參與學校管理和學生活動的組織等多種形式,在學校和同學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
3.搭建三個平臺
(1)信息傳送平臺。一是可以利用現有校內辦公網功能設置,增加動態管理信息發布以及與學生互動欄目。由黨委職能部門或黨支部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向黨員和積極分子發布相關信息,使學生在校內隨時通過網絡掌握黨建信息。二是與移動、聯通公司合作,建立校內手機短信傳送發布平臺,使黨員和積極分子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學校提供的各方面信息,不斷提高信息傳遞覆蓋面和傳送速度。三是在學區、社區內建設一定數量的固定信息公告欄,保留傳統手段傳送信息的穩定持續作用。
(2)思想教育平臺。一是注重文明禮儀培育,利用非課堂場合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行為方式方法、氣質氣度等綜合能力,這些培養和教育不僅僅只針對少數學生,而是要讓大多數學生都能夠通過住宿社區管理形式受到熏陶,培養他們的自律精神和自我管理服務能力。二是改革獎學金制度,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增加對學生文明素養、道德行為方面的評價指標,建立量化考核學生個體道德文明素養體系,增強針對性、實用性。三是建立思想教育網絡,利用校園網資源,開辟黨建專門網站,通過舉辦網上黨校,開設黨建論壇,建立黨建政策宣傳、學習交流園地、黨建知識問答等,不僅可以讓黨員們參與政治生活,還可以鼓勵積極分子向黨組織靠攏,采取新型的學習教育方法,不斷拓展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視野,從而擴大思想教育的輻射面,同時也減少了黨校干部和教師的工作量。
(3)能力提升平臺。一是建立學生干部選拔培養制度。實行學生干部全員民主競聘,各類社團負責人試行掛牌包干負責制度,即在社團活動內容明確后,人員招募、計劃安排、組織協調等工作由掛牌人全權負責。二是完善學生黨員培養發展程序。針對學分制下的新情況,特別是學生在書院內管理時間短的特點,根據黨員標準設置基本要求和目標,對要求進步的優秀學生,可以簡化組織發展程序,加大發展比例。三是改革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模式。通過設立讀書室、讀者協會、文化社團、宿舍社區文化管理機構等組織,打造校園文化,以積極的風氣約束和影響學生,并使其積淀成為一種氛圍,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通過課內、課外廣泛的社會實踐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對外交際的能力。
4.落實四項措施
(1)靈活的機制措施。學分制下的大學生黨建工作有它的特殊性,應采取靈活的工作機制,要充分發揮各書院的能動性,鼓勵學生政工干部在統一要求下結合所在學院的學生特點,創新開展黨建工作,并形成每個書院自己的特色。強化服務理念,突出教育功能,逐步把黨建工作重心下移。注重在學生做人、做事的細微處加強教育,及時解決學生思想上出現的新問題。
(2)配套的組織措施。首先要抓好黨團組織建設,建立黨團工作新模式。以“虛擬班級”分配宿舍,使學生居住相對集中。每相鄰的三個宿舍建立一個團小組,每個學生黨員聯系2個學生宿舍和2-3名積極分子。每棟公寓樓內除設院長(書記)、輔導員辦公室外、還需設立專門活動室、閱覽室等場所,方便開展黨團活動。
(3)完善的制度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做好高校學生黨建的根本保證。要針對實行學分制改革后的新情況、新特點,建立一套適合學分制管理要求的工作機制,研究制定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規章制度(如黨員教育制度、發展黨員制度、流動黨員管理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校管理制度、支部生活制度、校園網絡管理制度、優秀學生黨支部和學生黨員評選制度、積極分子培養制度等)。還要嚴格執行這些規章制度,確保學分制條件下學生黨建工作規范、有序地開展,使黨建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
(4)嚴格的考核措施。實行學分制后,學生黨建工作模式、內容、方式都發生了較大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會面臨重大改革。要制定區別于其他二級學院學生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研究探討淮海工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總的目標要求與東港學院學生黨建管理模式的接軌問題,制定出適合學分制改革特點的學生黨建工作新的考核激勵機制,提高基層學生黨建工作的活力和動力。
總之,抓好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學分制下,學生黨建工作更要適應科學發展觀的新要求,必須求真務實、不斷創新,緊密聯系高校實際,積極探尋新形勢下開展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書華,戴國強,劉兵勇.學分制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探索與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2]徐顯敏.學分制條件下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4(2).
[3]曲建武.學分制與大學德育探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2(4).
[4]周開春.學分制條件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對策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