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嫵媚美少女巴芳苦于文憑過低,為踏不進白領麗人的門檻而郁悶自殺。公司總經理高瑋憐香惜玉。資助數萬元將落魄少女送進高校圓了大學夢。這份愛心后來摻進了私欲。兩人在交往中演變成了一對地下戀人。不料,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后,巴芳患上了“愛情依賴癥”,瘋狂地橫刀奪愛。攪起烽火狼煙……
愛心變味:婚外戀打造出一只白天鵝
2004年初夏的一天中午,廣西河池市某貿易公司總經理高瑋陪客戶到一家飯店就餐,包廂服務員巴芳顯得心事重重,一雙明亮的眼睛充滿了憂郁。高瑋忍不住問了一句:“小妹,你這么年輕漂亮,應該開開心心才對,是不是今天跟同事吵架了?”巴芳幾次欲言又止,最后還是吐露了自己的一塊心病:她去年在高考中以優異成績被一所知名大學錄取,但由于家境貧寒,18歲的巴芳只好含淚撕碎了《錄取通知書》。在此后打工的過程中,她一心想做白領麗人,但用人單位見她只有高中文憑,一概拒之門外。一年來屢次求職碰壁,心灰意冷的巴芳只好應聘到酒樓做一名月薪只有500元的服務員,因此總是提不起精神……
高瑋便安慰和鼓勵巴芳:“文憑并不代表水平。行行出狀元,只要你勤奮努力,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的。”巴芳對高瑋的開導充滿了感激,并索要了名片,說是將來遇到想不開的事情時,再請他指點迷津。
一周后,高瑋突然接到巴芳的訣別電話:“高總,我覺得活著沒啥意思,剛才我吞服了安眠藥……”高瑋頓時一驚,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趕到酒店,將巴芳送到附近醫院。被搶救舒醒過來的巴芳雙眼噙滿了淚水:“這輩子如果不讀大學,我會抱憾終生!”
望著眼前這位美麗虛弱的少女,一種憐香惜玉之情油然而生。高瑋當即作出承諾:無償地資助巴芳圓大學夢。
高瑋回家后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妻子苗翠翠,苗翠翠表示支持老公的善舉。原來,功成名就的高瑋經常反哺社會,曾經多次幫助當地失學兒童、孤寡老人和弱勢群體,被譽為“愛心企業家”。妻子苗翠翠是一家醫院的主治醫生,她對丈夫的品格也很欣賞。
巴芳出院后,高瑋便將她請到家里做客,巴芳非常乖初次見面就管苗翠翠叫“大姐”,對高瑋改口叫“姐夫”,叫得夫妻倆眉開眼笑。
2004年秋季開學,高瑋出資將巴芳送進了廣西一所高校讀書。巴芳非常珍惜這個夢寐以求的求學機會。學習刻苦用功,各科成績在班級均名列前茅。還當選為班干部。巴芳還經常將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向資助人高瑋匯報。高瑋覺得這個女孩挺懂事,也經常對她噓寒問暖,甚至還借出差到南寧的機會,數次到學校看望巴芳。
兩人關系發生微妙變化,始于巴芳的“回訪之禮”。
每逢節假日,巴芳回到河池后,便會買點小禮物來看望恩人夫婦。由于巴芳嘴巴特甜,苗翠翠便將她留宿在家中同吃同住。
由于苗翠翠經常值夜班,高瑋和巴芳孤男寡女同處一室,氣氛一下子變得暖昧起來。巴芳晚上洗完澡后,經常穿著簿如蟬翼的睡衣在高瑋面前晃來晃去,濕漉漉的頭發散發著香波味,曲線玲瓏的胸部若隱若現。高瑋敏感地發現,巴芳那灼熱的眼神似乎在向他傳達著某種信息,撩撥得高瑋心猿意馬。
讀大二時,巴芳交了一位男朋友,她在第一時間便將自己的戀情告訴了高瑋,并幽默地問:“姐夫,當你聽到這個消息時,是不是有點吃醋呀?”高瑋無言以對。
2006年3月26日是高瑋43歲生日。這天剛走進辦公室,他便收到巴芳發來的一條神秘短信“姐夫,請您今天務必趕到南寧,我要送給你一份珍貴的生日禮物。”當高瑋驅車幾個小時風塵仆仆趕到南寧時,頓時愣住了:受助女生的生日禮物竟是“初夜權”——她已經在學校旁邊的賓館開好了房。
巴芳含情脈脈地說:“你不僅是我的大恩人。也是我暗戀的男人。我心甘情愿把女孩最寶貴的第一次獻給你,不讓男友撿便宜。”那一刻,高瑋情不自禁地將巴芳抱上了床…
此后,高瑋加大了同巴芳這段婚外戀的感情投入,暗地里給巴芳購買了高檔手機、數碼相機和筆記本電腦,以及大量名牌服裝。2007年6月,巴芳大學畢業后,南寧市一家科技公司擬聘請其加盟。為了與高瑋長相廝守,巴芳放棄了在省城發展的機會。從這天開始,她就患上了一種奇特的“病”,進而引發了硝煙彌漫的愛情戰爭。
得隴望蜀:“依賴癥”發作瘋枉奪愛
回到河池后,巴芳不打招呼,便徑直來到高瑋的總經理辦公室,明確要求做情夫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她的理由聽起來很充分:“我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給了你,如今完成學業,理當在事業上助你一臂之力。”不料,高瑋當即婉拒了小情人。
原來,高瑋擔心和小情人在同一家公司太扎眼,弄不好會引起后院起火。因此,高瑋最后將巴芳推薦到他的鐵哥們兒開辦的公司擔任財務主管。
巴芳不領情,埋怨情夫把她當外人。由于帶著情緒工作,她不久便出了差錯:在試用期內將一筆業務賬目處理得一塌糊涂,險些給公司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該公司老總準備將她解雇,高瑋出面求情,巴芳才保住了飯碗。
漸漸地,高瑋發現小情人事事都依賴于他。不管是工作上、生活上甚至是家庭瑣事。都要他出面打理。有一次,巴芳的母親傷風感冒,本來吃點藥便沒事了,但巴芳非要讓正在開會的高瑋開車接“丈母娘”辦理住院手續,搞得高瑋非常尷尬。
巴芳搬出去租房住之后,給高瑋出了一道道難題圣誕節必須陪她玩通宵,出差前一晚必須整夜用身體為她餞行。有一次睡覺前,巴芳在臥室發現了一只蟑螂,她如臨大敵,在電話中驚叫著命令高瑋火速趕過去消滅“恐怖分子”。那一夜,她緊緊地抱住高瑋不讓走:“今夜你就充當護花使者吧。”
高瑋覺得巴芳已經患上了一種“愛情依賴癥”,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他的風流韻事早晚會東窗事發。為此,他小心翼翼地發短信提出斷絕關系,不料,這引起了巴芳強烈的反對。
巴芳怒氣沖沖地闖進高瑋的辦公室,不僅拒絕分手,而且要求情夫休妻:“我要名正言順地做你的女人!”高瑋瞠目結舌。
見高瑋對離婚之事沒做反應。巴芳來到醫院,將自己的兩張人流手術單往苗翠翠辦公桌上一扔,理直氣壯地說“你丈夫和我已經同居了幾年,他應該為我負責!”苗翠翠差點兒昏倒。
苗翠翠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和丈夫好心資助。竟然資助出了一個情敵!如今第三者竟然找上門逼宮,羞憤難當的苗翠翠回到家后對老公啪啪就是兩記響亮的耳光,給丈夫指出兩條路:“要么離婚,要么徹底斬斷與巴芳的孽緣。”自知理虧的高瑋在承認自己“犯暈”的同時,誠懇地向老婆懺悔。
見情夫與妻子結成了統一戰線,巴芳非常氣憤。她除了不斷跑到高瑋公司大吵大鬧之外,還給苗翠翠連續寫了3封威脅信:“如果你忽視我的感受,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苗翠翠是一個講面子的女人,老公的情婦到她單位挑釁,已經讓她顏面盡失。特別是巴芳情緒失控地在醫院哭訴自己付出貞操的“癡情”,令苗翠翠無地自容。如今,第三者擺出一副魚死網破的架式,苗翠翠更加揪心。
面對小情人發瘋般地圍追堵截,高瑋橫下一條心:就算自己身敗名裂,也要保護妻子免受更大的傷害。
就在高瑋夫婦一致對外時,巴芳出奇不意地使出了兩招殺手锏,令高瑋和妻子目瞪口呆!
狀告“恩人”:竹籃打水一場空
2008年5月9日,高瑋正讀初三的獨生女兒曉雪哭著給爸爸打電話一個名叫巴芳的阿姨找到學校,聲淚俱下地告訴曉雪說爸爸是一個負心漢,令曉雪如晴天劈靂,在師生們面前抬不起頭來。
高瑋夫婦將女兒當做掌上明珠,沒想到“第三者”居然拿他倆的女兒做文章!苗翠翠頓時癱坐在地,哀求老公說:“我們惹不起她,你跟那個人去過吧,不要害了咱閨女。”
由于受到巨大的刺激,曉雪精神恍惚,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原本天真爛漫的女生一夜之間變得沉默寡言,令高瑋夫婦既痛心疾首,又束手無策。此時的巴芳似乎覺察到自己占了上風,她將高瑋夫婦逼到了談判桌上。
苗翠翠冷靜下來,對巴芳說:“我家資助你數萬元完成學業,這筆賬就算了;你恩將仇報搶我丈夫,我也不再追究。你現在有什么要求就請直言吧。”高瑋在一旁咬牙切齒,緊握拳頭,臉上的肌肉都變了形。見自己的“轉正夢”大勢已去,巴芳退而求其次,對高瑋提出索賠100萬元“青春損失費”的要求。
“你簡直是在敲詐!”苗翠翠實在聽不下去,她氣得渾身發抖。此時的巴芳露出得意的笑容“既然你們不肯合作,我馬上向新聞記者報料,讓全國報刊和電視臺爭相采訪。”巴芳還補充說,“我還會同時在自己的博客上把故事文圖并茂地貼出來,反正我已經無所謂了,你們看著辦。”
高瑋和妻子經過再三考慮,決定借兵救火。為此,他倆邀請對方的親友出面調解。巴芳表示同意和解。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高瑋和巴芳達成分手協議:男方賠償給女方50萬元的撫慰金,雙方分道揚鑣,從此恩斷義絕。于是,高瑋當眾紿巴芳寫了一張欠條:“本人向巴芳小姐借款50萬元人民幣。承諾一個月內償還。”
此后,高瑋先后通過銀行分期付款8萬元匯到巴芳的賬戶上。后來,高瑋的一位律師朋友無意中知道這件事后,說高瑋夫婦是可憐的羔羊“你倆都是有知識、有身份的人,為何任人宰割?”一語提醒夢中人,余款無論巴芳如何催要,高瑋夫婦都不予理睬。
“我要告你們!”2008年9月29日,巴芳手持欠條一紙訴狀將高瑋告上了法庭,成為當地一樁爆炸性新聞。
在舉證期內,巴芳只提供了“欠條”這一孤立證據,而高瑋夫婦則提供了大量的證據,包括高瑋對巴芳愛心資助匯款、兩人偷情開房的發票,以及雙方關系僵化后巴芳寫給苗翠翠的3封威脅信。此外,還舉證了朋友召集雙方談分手費的錄音資料,還列出了巴芳的工資收入狀況,不可能有50萬元借給腰纏萬貫的企業老總高瑋。
河池市金城江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高瑋夫婦向原告巴芳出具欠條是事實,但該欠條不足以證實巴芳已實際將50萬元交付給了高瑋。而被告高瑋提供的證據不僅證實了雙方之間存在婚外情關系,同時證實了被告向原告出具欠條不具有真實對價關系,即雙方之間不存在真實的借貸關系。欠條的實質是原告以脅迫手段迫使被告通過賠償青春損失費的方式解除婚外情的協議。該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身份關系的協議不適用(合同法),故原告的起訴沒有法律依據,雙方的約定是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
2008年12月下旬,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巴芳的訴訟請求。巴芳不服提出上訴,2009年2月2日,河池市中院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裁定。
一場由愛心資助引發的情感糾葛噩夢終于畫上了句號。高瑋夫婦如釋重負,巴芳只能“無可奈何花落去”。這起看似已經了結的情海風波,給雙方當事人和社會上諸多摻雜欲念的資助者、受助者們留下了耐人尋味的話題。
責編 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