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住到女方家里,才是男人“倒插門”的硬標準,有等同于“吃軟
飯”的貶意。而如今依靠女方家庭資助工作生活的男人,都算是新倒插門一
族。他們的婚姻,注定不僅只是兩個人相愛的情事,必須拖進一個更龐大的
家庭,面對更多的問題。據一項超過萬人的網絡問卷調查顯示,六成以上的
男人,在情況所迫時,愿意倒插門。也就是說,你身邊的男人每兩個里就有
一個愿意“嫁”給你。而你,會相信這些被“情況所迫”的愛情嗎?你會真
的不介意,別人對你老公的評價嗎?當男人就此昏昏度日,你會不會擔心他
們不思進取,而當男人擺脫窘境,你又會不會恐懼他們情感反彈?
身在異鄉“嫁”給她
隨著大環境下的“北漂南下”,很多男人都選擇在異鄉打拼生活。當與
“本地女”相愛之后,“倒插門”似乎就成了順理成章的問題。
小雅是標準的南京女孩,大學也是在南京就讀的。上班之后認識了李
斌。李斌是蘭州人,憨厚隨和,做了小雅三年的客戶,也追了小雅三年。借
著小雅父母的關系,他在鼓樓區買下一套單位的低價房。結婚第一年的春
節,李斌帶著小雅回蘭州,兩人攢了年假,住到正月十五才回來。
小雅父母每年都有“爬城頭”的習慣,聽說小雅夫妻回來了,就約他們
同去。但李斌覺得剛回來太累,便一口回絕。小雅說:“你就去吧,這是南
京人的習俗。”李斌卻不以為意:“我又不是南京人,再說年都過完了,還
瞎湊什么熱鬧?”小雅有些氣不過:“房子都是托了我爸媽才買到的,讓你
去應付一下,不算難為你吧?”李斌忽然一臉怒氣地說:“買房的錢又不是
他們給的,托他們個關系,我就賣給你們家了?”那一天,小雅和李斌一直
在冷戰。第二天,小雅托辭李斌感冒獨自回了父母家。自然弄得父母這邊也
十分不悅。小雅說:“平時上班生活,李斌對誰都是個知情懂理的人,憑什
么這次非讓我來受這夾板氣?”
客觀視角:對于“倒插門”男人,即便嘴上一
百個不在乎,但面子仍是心里最脆弱的環節,總有
一碰就著的時候。畢竟是男人,尤其是個經濟相對
獨立,因為某種便利而借助過女方關系的男人,更
是對這一點尤為敏感。因為在他們心里,他們并不
認可自己是“倒插門”,但在行為上,又不得不承
認自己有“倒插門”之嫌。所以,像小雅這樣有類
似婚姻模式的女人,不以俯視態度去看待枕邊人,
是維系兩人平穩和諧的相處藝術。不要把父母的幫
助當成生活小矛盾的武器,就算換得了一時勝利,
潛在的積累卻是抹不去的危機。
“嫁”給她,吃定她
梁新比安茜小一歲,職位小一級,工資少一
成。但相愛沒有道理。安茜就是喜歡梁新孩子氣的
笑容。結婚那天,梁新假扮奧特曼,突然跳出來搶
親的一刻,讓安茜終身難忘。
應該說,安茜結婚之前,就知道梁新是什么樣
的男人。可是,結婚之后,還是有很多事變得難以
容忍。房子原本就是安茜出的首付,梁新的工資還
不夠自己揮霍,月供也幫不上什么忙。而這些安茜
都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對梁新那種安于小職員的生
活態度,安于享用她提供一切的不思進取,安茜終
于做不到熟視無睹了。畢竟是女人,家的意義就是
要有個依靠。當她累了,煩了,她可以關起房門,
在男人的肩膀上,哭一場,睡一覺。可是,面對梁新,她能
嗎?
那天,安茜因為工作上受了委屈,回家后找梁新訴苦。
可梁新一邊玩著網游,一邊輕描淡寫地說:“做得不順心就
別做,辭職算了。”瞬間,安茜一肚子委屈變成了怒火,一
把按掉電腦電源說:“我要辭了職,誰交水電費!誰供房
子!梁新,你知不知道我們同事都怎么說你,你也是27歲的
男人了,能不能活得有點自尊心!”梁新也來了脾氣,拍著
桌子說:“安茜,咱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就這樣,現在后悔了
就離婚!”這一天,安茜和梁新結婚剛剛八個月。梁新這么
輕而易舉地說出“離婚”兩個字,安茜心都涼了。
客觀視角:應該說,梁新是典型的“新倒插門”男人。
只是他跟曾經“吃軟飯”的男人亦有不同。“吃軟飯”的男
人,純粹把婚姻當作物質的籌碼,完全摒棄“自尊”的價
值。但梁新并不完全這樣。,
如今結婚的一代,正是幾年前還標榜個性生活的80后。
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把備受呵護當作理所當然。他們有
創意,懂愛情,重視自我,超過重視其它。在梁新眼里,安
茜年齡大,賺得多,所以多付出很正常。而且他們從小接受
關愛慣了,還不懂得夫妻之間平等相助的原則,更不要說男
人在婚姻中理應肩負的責任。婚姻在他的心里和玩一場網游
區別不大,可以輕而易舉地結,也可以輕而易舉地離。只要
自己玩得開心,大不了再重來。所以,如果愛上梁新這樣的
“新倒插門”男人,教會他們承擔責任,是必不可少的一
課。當然,像安茜這樣直面呵斥,往往會適得其反。選擇與
這樣的男人戀愛結婚,凡事AA制,也許是潛移默化增加他們責任
心的最好方法。
“嫁”給她后咸魚翻身
陳衛“嫁”給許珍的時候,身家格外清白。他們是大學時的
同學,相愛三年,剛畢業不久就結了婚。住的是岳父的第二套公
房,上的是岳父公司的班。那時陳衛對許珍百依百順,節假日總
是回她父母家殷勤幫忙。雖然陳衛沒什么本事,但婚姻愛情卻落
得甜蜜圓滿。然而從一年前,陳衛跳槽升職開始,陳衛就變得越
來越強硬。這些強硬,有時來得莫名其妙,只是為了一些雞毛蒜
皮的小事。那天陳衛請朋友吃飯,因為許珍有一張100元的禮
券,所以提了一家和陳衛相佐的飯店。陳衛就在朋友面前,立時
陰起臉來說:“我都訂好位子了,不能隨便更改。”許珍聽了笑
起來說:“那怕什么?退了不就完了。以前和我爸做跟班的時
候也沒這么教條,現在升官就不一樣了。”沒想到,許珍的一句
玩笑卻惹來朋友一陣嘻笑。結果陳衛把臉陰了整整一個晚上。
從那以后,陳衛再沒登過岳父家的門,連節假日都推說有工
作不能去。許珍不高興地說:“現在當官就不認識我爸了,你都
忘了當初怎么找上工作的。”陳衛說得更刻薄,“我跟你說明
白,以前我靠的是你爸的關系,現在升職是我自己有本事,我不
去,就是為了和他們劃清界線,省得以后我做出點成績都被說成
是你們家的功勞。”許珍氣不過:“你這不是翻臉不認人嗎?”
陳衛卻連話都沒接,干脆摔門走了。
客觀視角:從許珍的事件來看,陳衛算是典型的小人之心。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那只是咸魚翻身之后,唯恐和“倒插門”拉
上關系的情緒反彈。一個漸入佳境的男人,最怕提及自己卑躬屈
膝的經歷,因為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自信,去面對自己曾經的弱勢
和不堪。許珍經常說起過去,無外乎兩種情況,一是說得久了,
已經成了習慣,二是經常提醒他,升官也不要忘了自己父親對他
的知遇之恩。然而,殊不知對于一個“倒插門”的男人來說,最
怕的就這個。面對陳衛這樣的男人,不提當初“倒插門”的尷
尬,是最好的相處方式,不要把揭短當成控制對方的手段。也
許,你只把它當成一個表示你們兩人親密無間的話題,但是入了
對方耳朵,就成了另一種味道。其實,一個真正成功且胸懷廣闊
的男人,是不會介意提及自己過去的。那么就等到他有足夠自信
之后,再去把那些小心營生的“倒插門”故事,當成茶余飯后的
談資吧。
編后
可以說,“新倒插門”的出現,正是女人在社會生活中
日益提升地位的表現。隨著女人與男人之間職位、月薪、獨
立性的差別越來越小。更多的男人,會漸漸地接受“倒插
門”這個詞。因為它正在從一個貶意詞,逐漸蛻變成一種正
常的社會現象。而作為身處在這個變形期的女人,應該學會
幫助男人,如何去扮演好這個被賦予了新意義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