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所引發的經濟危機不斷蔓延,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越來越為世界關注。中國GDP增速,不僅國人關注,外國機構更關注。
前不久,世界銀行在最新的《中國經濟季報》中指出,中國今年和明年仍將取得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但現在說經濟已經開始復蘇還為時尚早。同時,世界銀行將2009年中國的GDP增速預期上調至7.2%,比今年3月份預測的6.5%提升了0.7個百分點。就是這么一條偏“冷”的消息,當日滬深股市跳空低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對中國經濟增長要相對樂觀一些,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和明年的增長率的預測分別為7.5%和8.5%。
中國能不能實現“保八”,不但外國人沒有底,國人中也有心中無數的。前一時期,有關GDP與發電量的討論,實質上是對中國統計與GDP存在水分的置疑。就在不同觀點見仁見智爭論之時,7月13日公布,6月份全國財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9.6%,一舉扭轉前4個月財政收入同比下降9.9%的頹勢(5月份增長4.8%)。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表明,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1%,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長3.8%,第二產業增長6.6%,第三產業增長8.3%。數據即出,世界為之鼓舞,國外主流媒體紛紛評論:隨著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執行,中國經濟在二季度加速增長,實現了V型回升,這將推動世界其他地區走向復蘇。
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是對中國“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國民經濟企穩回升”的具體詮釋。隨之而來,一些世界性經濟組織上調了對中國前景的預期,一些有名氣的經濟學家迅速修改了預測。這些權威機構和人士的觀點為什么轉得如此快?因為中國經濟形勢企穩向好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下半年,中國經濟回升的勢頭會更強,增長的速度會更快。
我們之所以做出下半年會更好的判斷,能舉出的理由很多,最易于令人明白的一條就是基于對去年以來的GDP走勢的回顧:去年GDP增長上半年為10.4%,三季度為9%,四季度為6.8%,今年一季度為6.1%,二季度為7.9%,由于每年的下半年GDP所占的比重要明顯大于上半年,對比去年前高后低的基數,今年的前低后高,勢必出現后兩個季度GDP總量增長環比的加大。并且,從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看,不論是CPI還是PPI,經歷了一年多來的從高位回落到低位,三、四季度將發生明顯的趨勢變化,通貨膨脹的預期將有所顯現。綜合起來,下半年GDP的強勢回升,完全可以保證全年GDP增長達到8%以上。
在經濟形勢企穩向好的現實面前,目前最為要緊的不是預測下半年經濟增速能達到多少,而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應當充分看到,上半年經濟回暖主要靠政府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經濟自主復蘇和增長的動力仍然不足。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經濟衰退的格局尚未改變,外需嚴重萎縮的局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我國經濟結構一些長期積累下來的矛盾還突出存在,出口下降、產能過剩、企業經濟效益下滑、財政收支矛盾等困難尚難根本緩解,經濟回升的基礎還有待鞏固,我們必須做好較長時間內應對各種困難和復雜局面的準備。
在經濟形勢企穩向好的態勢面前,下一階段,我們要繼續全面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已經出臺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鞏固國民經濟回升的基礎,防止出現反復。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擴大內需,穩定外需。要密切跟蹤監測國內外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科學預判國民經濟的走勢,做好短期和中長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應對預案。要抓住機遇,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鼓勵和支持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力爭實現國民經濟平穩回升和可持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