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職能是由他所肩負的組織使命和責任決定的。領導是組織管理中的重要管理者,處于這個組織或部門權力的最高層,是這個組織或部門的核心管理者,因此領導的職能應包含管理的職能,準確來說,領導的職能應可保證管理職能全面、有效地履行。
法約爾將管理的職能劃分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五大職能,并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討論。在法約爾之后,孔茨和奧唐奈里奇在仔細研究這些管理職能的基礎上,將管理職能分為計劃、組織、人事、領導、和控制五項,把協調作為管理的本質。孔茨利用這些管理職能對管理理論進行分析、研究和闡述,最終得以建立起管理過程學派。孔茨是管理過程學派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法約爾的理論,并把法約爾的理論更加系統化、條理化,使管理過程學派成為管理各學派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學派。盡管我國的各學術流派對管理的職能說法不一,有的觀點認為除此之外管理的職能還有激勵、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等,但至今為止,還未能走出法約爾或孔茨的五項職能。
法約爾認為管理的五大職能并不是領導的個人職能,它是一種分配于領導及整個組織成員之間的工作。領導雖應保障管理職能的履行,但又由于個人精力及組織分工等原因,他不可能包攬一切。否則,領導就會一直忙于管理,而沒有時間停下來好好想想你所做的那些工作是必要的,那些管理工作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多余的;那些工作是有效的,那些工作甚至是無效的。也許有很多工作設想,而實現起來竟然如此艱難,甚至,不知道在哪里出了問題;領導的手下是看似很多的工作人員,但真的用起來沒有好用的人手,于是領導就會抱怨,下屬也會抱怨。
我國著名管理學家周三多教授指出領導有指揮、協調和激勵三個方面的職能。而學術界大多觀點認為領導的職能可歸納為決策、用人、指揮、協調、激勵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有人還提出領導的環形職能模型中,領導的職能包括遠景目標、規劃戰略、調動骨干、配置關鍵資源、建立協作網絡、激勵群體行為、排除障礙、營造文化。并指出作為一個有效的領導過程,就是通過履行以上八項職能,借勢、借力,引導、推進變革,以實現遠景目標的過程等。對領導職能的不同爭論,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領導職能在現實及理論中的重要性。但這些領導職能的歸納和描述,有些過于簡化,不能完全反映領導在實踐中的全部工作內容,有些卻將領導在工作過程中的工作方法涵蓋了進去,形成了領導職能的泛濫化。領導就是領導,他處于任何一個組織或任何一個部門的權力高端,其職能應是管理職能濃縮和提煉,是管理職能中最為核心的內容。由此,領導的職能可以概括為決策、用人、協調、控制和教育五大基本職能。
一、決策
決策貫穿于組織各個管理職能之中,在組織管理過程中,每個管理職能要發揮作用都是離不開決策的,無論是計劃、組織職能,還是協調和控制等職能,其實現過程都需要決策。沒有正確的決策,管理的各項職能就難以充分發揮作用。
從領導個人的角度來看,一個組織的決策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影響組織目標或組織命運的重大決策,這類決策一般是通過組織決策程序進行決策,這類問題的決策為避免因決策失誤帶來的嚴重后果,一般采用集體決策方式,領導在其中只起到組織管理的功能;二是,日常例外問題及工作過程中各種事務的委派、事務處理的方向和時機的把握上做出決定,即在多與少,是與不是,此與彼之間做出選擇,即日常決策,這是領導日常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一個部門的領導來說是不可回避的、必須及時、有效地做出回答的問題。
決策是領導的第一職能,是領導職能的核心。領導處于這個組織或部門權力的最高層,是這個群體的“領頭羊”,承載著組織的使命和責任,對組織的命運負有主要的領導責任,并對完成組織目標負全責。組織中的常規事務,下屬可根據組織的制度規定進行處理,而組織中的各種例外事務常常發生,組織中對各項工作的委派、事務處理的基本原則及時機的把握,常需要領導根據時局的變化情況做出較為合理的決策,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情況也反映了領導本人的才智及人格魅力。而領導對這些的回避或無效決策會讓他的下屬無所適從,甚至嚴重挫傷下屬工作的積極性,甚至導致組織管理的混亂和無序運行。因此,領導本人應具有敏銳的“政治”嗅覺,能及時洞察外部環境變化及內部各事態或各環節、各要素的變化帶來的問題或危機,并能找到解決或處理這些問題的突破口。
二、用人
無論管理界,還是學術界,沒有人否認領導的用人職能,用人是領導職能的靈魂。人是組織的活力之源,領導用人的基本原則是將適合的人配置到合適的崗位上。領導的用人職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部門各崗位上的負責人的確定,二是日常的事務人選的委派或確定。第二個方面的內容一般可歸結到領導的決策職能之中,因此,領導的用人職能集中表現到各崗位負責人的選拔、任用、培養、考核等問題上。對于已經確定的各崗位上的負責人也不能一勞永逸,應該根據對崗位責任及目標的實現、本崗位內外協調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并形成具有相應競爭壓力的用人機制。而用人的前提是識人,只有知人,方能善任,因此,對于一個組織或部門的領導而言,學會識人對領導而言顯得更為重要。
三、協調
協調是指領導應正確處理內部及外部的各種關系,保證各項活動不發生矛盾、重疊和沖突,以建立默契的配合關系,保持整體平衡。
這種協調職能的產生源于組織中管理體制不順,權責劃分不清,政出多門,互相扯皮;組織內部利益分配顯失公平,利益關聯者工作中設置障礙,工作不配合;各部門負責人不團結,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干部素質上的差異,導致對問題的認識和看法的不一致;決策失誤、計劃不周,導致執行的困難;客觀情況的重大變化,導致原來的工作計劃無法繼續實施;部門之間的本位主義和個人感情上的隔閡,導致相互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等,使得組織管理過程中充滿著各種矛盾和沖突。如果不能及時排除這些矛盾和沖突,理順各個方面的關系,組織機構的協調運轉和計劃目標的順利實現就不可能。因此,協調工作十分重要。領導者必須高度重視協調工作,認真履行好協調職能。也正因為此,甚至有人認為管理的本質就是協調。
領導需要協調處理的關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組織內部各工作人員之間的工作關系及情感關系,二是組織與組織之間平行關系,三是組織與上級部門及其它外界環境之間的關系。任何一個組織都不是封閉的個體,而是處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之中,而領導處于這個組織的最頂層。因此,領導既要處理好這個組織內部的關系,更要處理好與上層的各種關系,以及組織與其它組織之間的關系。當組織內部人員之間、組織與上層及組織與其他組織之間的關系出現阻塞時,組織內部的人員,因職位的特點已無能為力了,此時領導必須履行其協調職能,以為組織更好地履行目標任務或職能而服務。
因此,協調職能是領導從實現組織的總體目標出發,依據正確的政策、原則和工作計劃,運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及時排除各種障礙,理順各方面關系,促進組織正常運轉和工作平衡發展的一種管理職能。
四、控制
控制職能是按照既定的目標、計劃和標準,對組織活動各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檢查和考察,發現差距,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糾正,使工作能按原計劃進行。領導除了要做出決策,將工作任務布置下去外,還得及時、準確地掌握各主要事務的進程,及其與完成目標之間偏差,以便進行相應調整,這就是領導的控制職能。如果領導只布置任務,而不了解其執行進程及完成情況,不去對各項工作的加以評價,就會使工作放任自流,就容易使下屬形成慵性思想,所有工作結果就容易形成一個無法控制的局面。
領導的這種控制職能包括了解、評價、獎懲等環節。領導可通過檢查、聽取匯報等手段了解任務的進程及執行中的偏差,通過肯定或否定的評價方法調整任務在執行過程中的方向,通過獎懲對工作好的行為給予肯定與激勵,對工作不好的行為給予否定與抑制,以訓他人。
五、教育
在管理實踐中,所有領導都幾乎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手下沒有幾個很適合的人可以使用,或者說要找到比較適合自己需要的人真不容易。這個問題的形成其實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領導對下屬的期望不同,二是下屬的職業能力不足,三是領導與下屬之間的溝通不足。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
領導的教育職能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一是親歷教育,就是在委派下屬工作的同時,教給他完成這項工作的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項,并與其進行充分的溝通,以防在工作時出現工作障礙,并在其工作出現失誤后進行相應訓戒;二是委托教育,即由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或其它專業培訓機構進行專業培訓與教育,使其下屬在工作時更能熟悉自身工作的方法、程序、工作標準和注意事項。
領導履行教育職能的目的主要有:一是傳承方法與技巧,提升下屬的職業能力,二是交流與溝通,了解下屬思想動向,消除與下屬的隔閡,傳播組織文化。
領導的五種職能涵蓋了管理的五種職能。決策貫穿于所有管理職能之中,用人是管理的靈魂,協調是管理工作實現組織目標的有效手段,控制是領導了解事態進程,掌控組織的有效方法,教育是傳承工作方法與技巧、消除人員之沖突、傳播組織之文化、建立人文道統的有效途徑。
在管理實踐中,任何一個組織,任何一個部門的領導都在有意或無意地履行著這五種基本職能,無論這個組織完成何種使命,領導在其工作過程中都在經歷這五種基本職能考驗,這個組織也將在這五種基本職能的洗禮中不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