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其中,認識空間圖形,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運用圖形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與一定的推理論證能力是高中階段立體幾何教學的一個基本目標.《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標準》)中立體幾何的知識內容和教學要求都有一定的變化,立體幾何(文科)的教學時數也由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要求的36學時減少到18學時,那么變化體現在何處,對我們的教學與高三復習備考有何影響?本文通過分析兩年實驗區(廣東、山東、海南與寧夏)高考立體幾何(文科)試題,理清《大綱》到《標準》教學要求的變化,為新課程立體幾何(文科)教學與高三總復習提供參考.下面主要從空間觀念、幾何推理證明、幾何計算等三部分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