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為一種選拔性的考試,它的功能主要有兩方面:考查功能、教育導向功能.而高考的功能是通過試題的功能體現出來的,那么數學高考試題是如何體現這兩個方面的呢?下面我們從試題的目標功能和客觀功能入手作一個探究.
1. 兩個概念
為了研究方便,有必要提出兩個概念——試題目標功能和試題客觀功能.所謂試題目標功能就是我們要求試題要具備的考查和導向功能.試題的客觀功能就是指作為試題本身所客觀存在的現實功能.
高考數學試題的功能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思考:一方面是高考作為一種選拔性考試,它要求試題必須具備測試某些心理特征的考查功能以及對中學教育的正面導向功能,只有這樣才能完成選拔性測試,并推進教育教學的健康成長.也只有具備了要求的測試功能的“試題”才能真正的成為高考試題.因此試題的目標功能是主觀的被要求的;另一方面,高考基于公平性,其命題是被要求在課標范圍之內進行的,因此,作為高考的試題及功能都受到一定的客觀現實限制.在實際的擬題中,我們是依據課標在考試大綱的內容范圍內進行擬題設計的,最初設計成的題其測試功能是相對比較隨機的,它是在“試題”成型后自然形成的,所以,我們把“試題”的這種自然形成形式的功能稱之為試題的客觀功能.在數學命題的過程中,如果試題的客觀功能小于目標功能,那么這樣的題是不能作為試題的;只有試題的客觀功能大于目標功能才是被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