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綱教材與課標教材的對比中,不難發現大綱教材重視的是知識的記憶與運算的按部就班,而課標教材卻淡化了知識,淡化了機械性的計算,抓住了數學最重要的本質——思維的靈活性.這就使課標教材顯得內容豐富多彩,情境性濃,探究的東西多了.這正是課標教材對數學教學時代特征的具體把握.
作為數學教材與學生的中介,數學教學也應把握時代特征,關注數學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的變遷.筆者通過思考,認為應關注以下幾方面的變化.
福建中學數學2009年9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