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年昌黎葡萄酒廠生產中國第一瓶干紅到2009年又是葡萄成熟時,整整30年過去了。30年里,中國干紅葡萄酒歷經了從無人問津的冷落到紅遍大江南北的繁華,當年的昌黎葡萄酒廠也變身為如今的地王釀酒公司。作為地王董事長趙世輝,親歷了中國干紅酒發展的許多歷史性瞬間:中國第一瓶干紅葡萄酒的誕生、中國干紅城的打造、中國第一家專業葡萄酒局的建立……從葡萄酒車間中一名普通的化驗員到地王董事長,趙世輝有著自己的葡萄酒經。
昔日的榮耀
秋日的正午艷陽高照,一進地王大門,就看到寫有“中國第一瓶干紅”的醒目廣告牌。提起中國第一瓶干紅的釀造過程,董事長趙世輝有些興奮。1978年,中國葡萄酒專家郭其昌肩負著國務院的任務,在昌黎葡萄酒廠也就是今天的地王進行了干紅的試制工作。郭其昌帶頭組成17A的科研小組,采用赤霞珠葡萄,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和實驗,1979年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瓶干紅葡萄酒,當時命名為“北戴河牌干紅葡萄酒”,填補了中國沒有干紅葡萄酒的空白。1984年,該酒榮獲國家產品質量大賽金質獎,這也是中國干紅的第—枚金獎。
釀制出中國第一瓶干紅的昌黎葡萄酒廠并沒有一路領先成為中國葡萄酒市場中的老大。30年間,昌黎葡萄酒廠幾經重組,不斷更名,幾經沉浮。2003年,由昌黎地王釀酒有限公司收購,結束了45年國有企業的身份。雖然“地王莊園干紅”葡萄滔位列中國葡萄酒十大A級產品,2006年地王千紅葡萄酒又獲第二屆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銀獎,地王一直在做種種努力,可今日的地王還是跌出了國產葡萄酒的第一陣營。如今,董事長趙世輝正躊躇滿志、揚帆起航帶領地王踏上新的征程。地王首先制訂了“立足當地,面向全國,強化河北,擴大出口”的銷售方針,堅持走生產與加工的路子,不斷提高地王的品牌知名度,做到地王品牌與加工品牌同時抓,紅酒與白酒同時抓。不管是普通消費者的餐桌上,還是釣魚臺國賓館的國宴里,人們都可以看到地王干紅的身影。據了解,極品地王干紅一瓶售價近5000元,在國產葡萄酒中也是屈指可數。
謀劃葡萄酒產業的未來
翻閱中國現代葡萄酒歷史,1979年中國第一瓶干紅誕生,是值得銘記的日子;1995年其實也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從這一年起,干紅迅速紅遍全中國,讓原本是葡萄酒市場主角的干白逐漸邊緣化。干紅的崛起雖然改變了葡萄酒市場紅白比例分配的格局,可面對今天的葡萄酒市場,董事長趙世輝還是很有感觸:其實中國的釀酒技術現在已經不亞于西方,生產線也是全套進口,可是中國的葡萄酒發展還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比如葡萄品種單一、專業人才匱乏等。而在地球的另一端,發展葡萄酒歷史并不是很長的澳大利亞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作為新興的葡萄酒國家,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發展迅速,形成優勢規模。不僅葡萄優良品種繁多,而且還擁有自己的特色品種——西拉。提起新世界的葡萄酒,人們會很自然的想起澳大利亞。
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差距在哪里?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現狀?董事長趙世輝說:“政府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此前他參與了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關于《中國葡萄酒發展二十年規劃》的起草工作,這是中國葡萄酒歷史上的第一份規劃,可以看出政府已經開始重視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
董事長趙世輝向記者透露了《中國葡萄酒發展二十年規劃》部分內容:從地域上,將中國葡萄酒產區劃分為8個區;葡萄品種上,要積極推廣30個以上的葡萄優良品種;在酒企業的規模上,將全國的葡萄酒企業分為大型企業(年產5萬噸以上)、中型企業(年產1萬~5萬噸)、小型企業(年產1萬噸以下)3類;在人才培養上,要擴大現有大學葡萄酒相關專業的規模,從食品系中分離出葡萄酒系,加大對葡萄酒專業人才的培養。另外,還要新建兩所專業的葡萄滔學院。
發展酒莊旅游經濟
在昌黎,除了隨處可見的葡萄園,最讓人動心的就是別具一格的酒莊了。從歐式的朗格斯到中國風情的野力“天尚”酒谷,從地王正在興建的拿破侖酒莊到華夏長城的精品莊園,葡萄酒莊園宛如少女裙擺上的寶石,讓昌黎的美酒熠熠生輝。董事長趙世輝介紹,在《中國葡萄酒發展二十年規劃》以及秦皇島市政府關于昌黎葡萄酒產區的發展規劃中,都將發展葡萄酒莊園,作為中國葡萄酒發展的一個重點。特別在昌黎葡萄酒產區的發展規劃中,發展葡萄酒莊園更被列為重中之重。
作為中國知名的葡萄酒產區,昌黎享有“中國干紅城”的美譽。提倡生產具有自身特色、不同風格的葡萄酒,也是提倡發展葡萄酒莊園的初衷。董事長趙世輝說:“葡萄酒莊園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推廣更多的優良品種,甚至酒莊可以培育自己的特色品種;另一方面還可以與昌黎作為黃金海岸旅游勝地的優勢相結合,發展葡萄酒莊園旅游,與秦皇島、山海關形成一條旅游產業帶,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據了解,在昌黎葡萄酒產區規劃中,葡萄酒莊預計會超過50家。
葡萄酒莊旅游在國外已成熱潮。從法國的波爾多到美國的納帕;從意大利的托斯卡納到澳大利亞的巴羅薩,葡萄酒莊旅游都是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在旅游業急速發展的中國,葡萄酒莊旅游還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董事長趙世輝認為,可以在葡萄種植、采摘和葡萄釀酒上大做文章,開發葡萄采摘節和葡萄釀酒節。地王興建自己的拿破侖酒莊也有此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