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開拓產品市場,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突出問題,2008年底,商務部、農業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農超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2009年7月,商務部、財政部和農業部聯手在河北等15省(市)開展農超對接試點工作,農超對接即指由超市和農產品流通企業確定農產品生產的質量標準、數量和種類,然后由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民按要求進行標準化生產,產品最終直接進入超市和各銷售終端店。這種模式不僅可以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更能夠促進農民增收,讓利于消費者。本刊針對這一對國計民生有重大利好的舉措,選編了一些業界動態和經驗,以供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考和借鑒。
7月4日,農業部在京召開“2009合作社產品北京推介會暨首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論壇”,引導大型連鎖超市直接與鮮活農產品產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農超對接。來自全國14個省市的約5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家樂福、沃爾瑪、物美等11家大型連鎖超市參加了推介會,雙方代表現場簽訂了產銷合作意向書。
農業部把支持引導5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超市對接納入2009年為農民辦的22件實事之中。目前,北京、陜西、山東、湖北、廣東、海南、廣西、安徽、重慶、上海等省(區、市)已率先開展了農超對接試點工作。調查表明,開展農超對接,有效減少了農產品流通環節,使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品流通成本降低了20%~30%,銷售價格提高了10%~20%,超市采購成本降低了10%,消費者可以用更優廉的價格購買更新鮮質優的農產品。
在“首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論壇”上,與會的合作社理事長、超市企業及有關專家,圍繞合作社發展與農超對接問題,發表了許多有益見解。論壇認為,當前農超對接還處于試點階段,面臨產品對接、標準對接、政策對接、商業模式對接等多個層面的挑戰。要圍繞中央“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戰略部署,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要求,加大投入力度,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強標準化生產、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和品牌化建設,建設冷鏈系統,發展配送業務,并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