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臺北當代藝術館推薦的中國臺灣藝術家楊茂林,選定了威尼斯的圣紀凡尼和保羅教堂(S. Giovanni e Paolo)右廂房作為個人展場,展覽以“婆娑之廟——臺灣制造”(Temple of Sublime Beauty-Made in Taiwan)為主題,藝術家藉由近三十件立體雕塑及平面創作,將這座近六百年歷史的古教堂就地轉換成當代卡漫文化的圣堂,就在這個展覽上,楊茂林終于完成了他這幾年來從造神、封神到建廟的創意工程。
楊茂林封神的對象包括:流行次文化中的童玩卡通人物及動漫角色。如日系的咸蛋超人、無敵鐵金剛、酷斯拉怪獸,美系的小飛俠彼得潘、美人魚、白雪公主等等;其造神的程序,大抵是將現成的、平面的卡漫圖象挪用再造,重建成為3D立體的雕塑造型:另一方面,他沿用早期創作Mode in Taiwan的標簽,刻意將外來異文化搭配臺灣本土元素后,以來料加工和超文本自由連結的概念,創造出各種文化混血、趣味混搭型的新玩物、新偶像、新圖騰。
本次展覽,楊茂林將其近年來的封神游戲。擴大為一種建廟藍圖,場址選在威尼斯百年教堂,被神格化、神像化的各種卡漫角色充斥于這個教堂的里里外外,從門口到內室,從屋頂到地板。從窗戶到墻面。藝術家呼應了全球化時代的來臨,針對現場空間格局,以大致對稱的方式將眾多作品從容地配置其中。創造出一種跨越五教分野、模糊東西界線的神祈仙班陣容和權力位階邏輯。
在美學上,崇高和優雅其實是兩個對比分離的概念,楊茂林這座“暫昔”在威尼斯的卡漫圣堂,卻似乎試圖將這兩者融為一體,而這也可視為臺灣海島多元文化生態的縮影,隱喻了臺灣其實很早就已經“后現代化”的一種強大再生產力。此次“婆娑之廟——臺灣制造”楊茂林威尼斯個展。雖然完全取用當代流行文化語匯,就精神層面看,實可視為其歷年創作軸線——思想臺灣歷史、拼湊臺灣圖騰、建構臺灣意象——的一種延伸,和因應當代文化現象與全球化語境的一個創意再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