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衰退、說暴跌、說泡沫、說企穩、說觀望、說抄底……金融危機下的藝術市場。在2009年呈獻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推測和未知數。但我們將視野擴大一些,隨著大量資金正從從債券市場、房地產市場和股市流出,藝術品正在成為躲避通脹的“防空洞”,藝術與其它投資資本的正面相關性明顯提高。
今春一股潛流正在悄悄地進入藝術界:自民生銀行打出頭炮之后,近期國內銀行業紛紛投人藝術活動和展覽贊助之中,雖然現階段這些新資本的目的并不明晰,但毫無疑問對藝術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具有潛在的影響。另一方面,今春拍賣中可以看出,原本支撐藝術市場的收藏家資金在整體經濟的沖擊下也呈現更頻繁的運動,買方群體換手導致整體購買力的變化,也進一步奠定藝術品市場未來格局。這些資本的一舉一動,既有機地影響著當今藝術圈的形貌特征,同時也從各方面展現出藝術市場的未來。
本期專題,我們盤點了內外兩股資本勢力的變動,細數銀行資本關注藝術的種種作為和收藏家資金進出市場的種種細節,深入分析點評這些外部資金的投入和內部資金的輪轉背后的原田和結果。我們最關心的是,這些潛流是否代表了新的推動力,它們的到來是藝術市場的新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