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倫斯又缺錢了?
樹大招風,大機構和收藏家的一舉一動都為世人關注。2007年,比利時收藏家蓋伊·尤倫斯夫婦在北京198藝術區籌建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過程中,曾為了籌集資金而出售了自己珍藏的英國繪畫大師特納的14張水彩畫作品,套現1億多元,很多人認為尤倫斯夫婦今后的收藏將會轉向中國。然而今年春天,尤倫斯夫婦做出了將18件中國繪畫藏品拋向拍賣行的舉動,令當初看好他們要轉向收藏中國藝術品的那些人感覺象被潑了一盆冷水。但是從市場的角度講,這18件作品全數成交,成交額達1.5億多元卻又使處在金融危機下的藝術市場很強的動力和信心。
在今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中上拍了78件尤倫斯夫婦收藏的作品,其中包括最終以6,171.2萬元成交的宋徽宗的傳世名作《寫生珍禽圖》、以4,043.2萬元人民幣成交的陳逸飛1979年作品《踱步》、1,909萬元成交的張曉剛2001年作《血緣大家庭系列》和以683.2萬元成交的劉小東1990年作《陽光普照》。這78件橫跨古今的中國繪畫作品都是市場難得一見的精品。尤倫斯夫婦此次售出了他們一直致力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的重要作品,我們得到來自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解釋是:“擁有收藏當然是推動藝術的一種方式,但是,資助一家像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這樣的機構是一種更為靈動的策略。”看來,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又一次缺錢了。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現任館長杰羅姆·桑斯表示,出售部分藏品是解決內部財政困難的一個方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將來如果沒有需要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不會再出售藏品。
這已不是他們第一次出售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早在2007年春拍時,尤倫斯就在香港等地的拍賣行售出了50件左右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其中劉野于1995年創作的《沉船》在香港蘇富比以704萬元成交,位列當場拍賣作品的第二高價:另外在香港蘇富比上拍的還包括毛焰2000創作的成名系列作品中的《Thomas肖像之五》。時任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的費大為強調說,出售這批作品主要是為了調整館內藏品的結構,其中多數并不是很重要的作品,但是拍賣行接受這批作品同時也附加有商業條件,需要搭配市場上緊俏的幾件作品,所以才會將劉野、毛焰等藝術家的早期作品送進拍賣行。
整批拋售中國藝術品屢見不鮮
自中國當代藝術行情飆升后,持有大量中國當代藝術家大量作品的國外藏家就沒有停止過出售,只不過時間或早或晚。2006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剛剛升溫,收藏有1985-1995年這一時期中國油畫家重要作品的德國約根路德維希費舍爾就一次性的拋出了136件中國繪畫作品,既有古代和近現代中國畫以及幾十幅當代浦畫作品,也包括了王懷慶、喻紅、尚揚、韋蓉等藝術家在上世紀80年代創作的作品。其中很多作品價格相比當代藝術市場高峰期的價格要低的多。王懷慶1987年創作的作品(長城)以49.5萬的價格成交;喻紅1989年創作的兩張自畫像均以35萬左右的價格售出。
相比費舍爾,美國收藏家兼經紀人霍華德法伯(Howard Farber)以及畫廊主阿奎維拉看起來選擇的時機不錯。2007年10月,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已經如火如荼,在英國菲利普拍賣行(Phillips de Pury Co)的秋拍中,霍華德法伯及夫人(Patricia)聯手推出了“中國先鋒:法伯收藏”專場,選取了他們藏品中的45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上拍。拍賣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本場拍賣中,中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王廣義以及岳敏君等人都創下了當時他們作品的拍賣最高價。曾梵志的《協和醫院三聯畫》以276.4萬英鎊(約合4,746萬人民幣)高價成交,這個價格創下了當時曾梵志個人作品的拍賣最高價,至今仍是該藝術家作品的第二高價:王廣義參加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大展的作品《毛》也以約合人民幣3,0547萬元成交。當時王廣義本人接到朋友從拍賣現場的電話,得知自己的畫拍賣超過了200萬英鎊,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事后王廣義說,那張畫的確是自己藝術轉型期最重要的件作品,在1989年之后他就開始探索創作“大批判”系列作品,但是能賣到200多萬英鎊,他自己也是沒有想到的。這個價格至今仍是王廣義作品的拍賣世界紀錄。
要是說到出手時機最佳、賺錢最快的要數美國曼哈頓的畫商威廉阿奎維拉(William Acquavella)。2008年香港蘇富比推出了“當代中國藝術重要珍藏——仕丹萊收藏”(The Estella Collection)專拍,其中包含了108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全場取得90.74%的成交率,成交額超過1.25億元。在這場拍賣中,本已處在價格高位的當代藝術家張曉剛依靠1995年創作的《血緣-大家庭三號》創出了4,263萬的新高價,這紀錄至今未被打破。事后外國媒體爆出了專拍的原委。2006年左右,著名的收藏機構仕丹萊收藏基金會通過紐約畫商麥克古德海斯(Michael Goedhuis)陸續購買中國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當時古德海斯以“永久收藏,并推薦給國際大型美術館”為由低價收購了200多件作品,但是在把這些作品進行展覽和出版畫冊等包裝后,不到三年的時間便在2008年整體出售給了麥哈頓畫商阿奎維拉,而后者則立即將全部作品分兩部分放在了香港和紐約進行拍賣,而在香港蘇富比的“仕丹萊收藏”專拍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藝術品收藏,可以是一個愛好,但很多時候就是徹頭徹尾的生意。當然不是說賣作品就是為了賺錢,但更多的是因為缺錢,畢竟現在全球還未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比如說美國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后,公司CEO理查德富德的太太凱斯琳富德隨即宣布她將拿出價值2,000萬美元的76幅戰后和當代藝術收藏品在11月12日的佳士得拍賣會上拍賣,再比如說尤倫斯夫婦,或不太為人所知的倫敦沃德藝術機構(Weldel Fine Art)。6月29B,世界著名拍賣行英國菲利普拍賣公司舉行了春拍,里面包括多張中國當代藝術作品,而其中包括王廣義、俸正杰、鄭國谷、劉華和張鵬的5張作品均來自沃德藝術機構。其中王廣義和俸正杰的作品被安排在夜場進行拍賣,王廣義的作品《ART GO》未能找到買主,而俸正杰的《中國肖像系列2006 NO.2》則以98,450英鎊成交。
另外在上面所講的菲利普拍賣行推出的“法伯收藏”專場中,美國收藏兼經紀人拉里沃什曾經斥資89.3675英鎊的價格購買了一件王廣義的《大批判——可口可樂》,這個價格是當初法伯買入時的63倍,不過賺沃什這筆錢的法伯正是他的岳父。現在,沃什也有點按耐不住要賣作品了,不過他沒有選擇將作品公開拍賣,而是賣給紐約當代美術博物館(MoMA)。他將手中艾未未、黃巖、盛齊在內11位中國當代藝術家28幅攝影作品出售給博物館,標價40萬美元,但是沃什賣給MoMA時打了30%至40%折扣。這批作品最初是通過和中國藝術家密切的策展人凱倫史密斯從藝術家手中低價購買的。
實力雄厚藏家進場
無意批評任何出售藝術品的收藏家,因為有買有賣藝術才能維持。今年的國內春拍是在金融危機下進行的第二輪拍賣,結果證實了市場的購買力仍在。上海“法人股”大王劉益謙在今年的春拍中花費兩個多億元購買了多件重量級作品,讓我們見識了國內藏家的實力。在北京保利的春拍上,劉益謙以4,043.2萬元購買了陳逸飛的油畫《踱步》,隨后又以6,171.2萬元拍下了宋徽宗《寫生珍禽圖》,這兩件作品均來自尤倫斯夫婦的收藏。在中國嘉德的春拍上,他更是拿下三個專場的封面作品:古代書畫專場的宋人《瑞應圖》(成交價5,824萬元)、瓷器工藝品專場的清乾隆“釉里紅團龍紋葫蘆瓶”(成交價1,332.8萬)、油畫專場的陳逸飛《吹單簧管的女孩》(成交價672萬元),同時又以795.2萬元買下了沈嘉蔚的經典油畫《為我們偉大祖國站崗》。在短短的一個拍賣季就買了兩個多億的藝術品。但是媒體報道他在6月10日“京東方”增發50億股票的上市首日,因投資“京東方”而狂賺24億,相比于此,購買藝術品的錢只是“小數目”。雖然劉益謙偏愛中國書畫,但是其妻子王薇卻喜歡收藏當代藝術作品,今年春拍也買下了不少的藝術品。根據北京保利夜場的現場觀察,幾位曾在高價位收入中國當代藝術的印尼藏家,依然在購買作品。今春,國內買家除了像劉益謙夫婦之外,還有一位不知名的買家購買了多件當代藝術作品。整個保利夜場雖然從單價上講比起處在高峰期的市場情況有很大幅度回落,但成交率達到了94.12%,這也說明市場上購買力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