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瀘州、宜賓三市相鄰,分別是中國著名的白酒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的產地,也都是中國優質白酒產業的集聚區,在這個虛擬的“金三角”中,誰有望成為NO.1?
11月18日,宜賓市首先打響中國“白酒金三角”首領之爭的第一槍,率先公布了其12月18日欲召開“酒圣節”的發展計劃。“宜賓要借助五糧液為宜賓‘白酒金三角’龍頭地位奠定的堅實基礎,大力推動宜賓白酒業的發展。”宜賓市主管工業經濟的副市長葛燎原告訴記者,“到2020年,五糧液產值將實現千億元。”
與此同時,貴州懷仁和四川瀘州也毫不示弱,早在今年明,貴州就借助遵義革命老區這個旅游牌,舉辦了全國酒業博覽會,依托國酒茅臺這個標桿企業,整合省內的白酒企業資源和經銷商資源;而瀘州則從去年就將全國糖酒會的分會場設在了瀘州,并以瀘州老窖和郎酒的品牌號召力,建立酒業集中發展區,連接了一批生產企業,現在要考慮如何把生產企業與銷售企業連結起來,在瀘州打造一個銷售中心不僅如此,三地政府還在政策、資金、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上為其白酒產業給予支持,三地的“白酒金三角”首領之爭日益升溫。
“國酒金三角”
中國“白酒金三角”產業區的設想,是在2007年沿海與中西部縣市區聯席會議上被首度提出的,具體指向瀘州、宜賓及遵義3座毗鄰的著名酒城。從地圖中不難看出,川黔交界處,赤水河由貴州仁際市茅臺鎮流入四川古藺縣二郎鎮,再經合江注入長江。而流域周邊,聚集了宜賓五糧液、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古藺郎酒、習酒、水大曲幾大酒廠。
記者從中國酒業流通協會獲悉,2008年,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郎酒4家白酒生產企業銷售收入約550億元,盈利100多億元,占據全國白酒行業收人半壁河山。三地山水相連,具有獨特的釀造白酒的天然條件,發展潛力巨大。
然而,多年來,三地各自為政,導致區域整體優勢無法發揮。
在“白酒金三角”的設想中,還包括整合宜賓市、瀘州市、遵義市及有關縣市區酒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全力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國際旅游專線”。“打造‘白酒金三角’,這將對我們的資源整合、原材料共享、環境保護帶來很大的好處。”在遵義酒業博覽會上,一位郎酒展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年我們下酒糟的時候,茅臺酒廠董事長都會親自前來觀摩。”
不僅如此,由于茅臺和郎酒均為醬香型白酒的生產企業,工藝相對復雜一些,記者從茅臺酒廠了解到,兩個廠的技術工作人員每年還會搞一些工藝上的交流。同時,也有專家提出在該地區依托現有的酒類產業基礎優勢以及本地區所擁有其他地區不可復制的釀酒生態環境,特別是釀造酒用水資源等酒類生產所需的綜合優勢。
原四川省食品工業協會會長張勝明告訴記者,“白酒金三角”的建立除了在生產技術層面能實現資源整合以外,在市場營銷、品牌提升以及推動整個產業升級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白酒金三角’的打造,可以進行酒類產業資源整合組建集酒類產業科、工、貿(包括酒類終端商品、產業會展、酒類生產的原材料、輔助材料、酒類生產機械、工具、酒類包裝等的酒類產業專業市場)為一體的酒類產業經濟開發區,通過以此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酒類產業一站式采購中心,達到區域產業航母騰飛的作用。”張勝明指出。
然而,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在整合背后,同樣也存在著區域和企業間的競90
誰是男一號
11月18日,葛燎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宜賓在白酒產業的優勢十分明顯,每年以五糧液為首的白酒企業工業總產值為287億,僅僅五糧液集團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三分之一,利稅為47%。
葛燎原還向記者透露,為了鞏固宜賓白酒行業在全省乃至全國的重要地位,宜賓市的發展規劃是打造4個重點工業基地,白酒業工業基地就是其中之一,5月還將該計劃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獲得了省上特批的900萬資金建設白酒基地,目標是借助五糧液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品牌影響力,帶動整個宜賓白酒產業發展,將宜賓建成全世界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
瀘州對于白酒產業的發展也有了全盤計劃。2008年11月下旬,瀘州就借四川省副省長黃小祥調研之時,確定了自己將生產企業與銷售企業連結起來,在瀘州打造一個銷售中心的構思。顯然,這個“銷售中心”應區別于糖酒會簡單的現貨交易形式。而是要把現貨交易與期貨交易相結合,逐步爭取設立現貨交易中心與期貨品種交易中心。
而后,瀘州市酒業集中發展區累計完成投資13億元,引進企業34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郎酒故鄉二郎鎮則籌劃投資20億元,打造集旅游、參觀、品酒為一體的白酒小鎮。
瀘州市商務局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瀘州不僅有著瀘州老窖和郎酒兩大名酒品牌,而且在城市建設、交通物流等方面比宜賓具有一定優勢,再加上形式的創新,成為“白酒金三角”的領頭羊也很有希望。
貴州方面積極性也很高,今年伊始,遵義市政協出臺專題調研報告,加上國酒茅臺在市場上和當地資源整合上不斷提升,以及歷史造就的其影響力,遵義方面從去年起也一改以往守舊的思想,召開酒博會等方式進行形象打造。
如何避免重復建設
“打造一個區域,新建產業園,就需要巨大的投入,而投資者和經銷商數量卻是有限的,特別又在如此狹小的一個區域內,招商過程和營運過程中,這三個區域因為競爭而導致重復建設浪費社會資本的現象也逐步體現出來。”張勝明會長指出。
首先是近兩年,瀘州為了提升其產業集群的知名度,瀘州打造了全國糖酒會分會場,今年3月,記者在瀘州展會會場看到,雖然前來參展的本地企業積極性很高,但是參會的代表卻十分有限;遵義酒博會雖然造勢很大,但由于欠缺辦會經驗和本地參展企業有限,很多展位出現閑置的情況;另外,葛燎原也向記者坦言,雖然宜賓的招商項目很多,但是由于目前交通較四川其他個別發達城市還是相對不便;此外,產業園建設也投入巨大。
“三地都以白酒為核心產業,必然存在競爭,行政壁壘是需要突破的一大難題。”張勝明表示,“為了減少內耗,各地在發展過程中應結合自身特色進行統籌發展。”張勝明認為,比如茅臺,發揮“國酒”優勢,專攻醬香型白酒市場,瀘州老窖在單糧型濃香型白酒市場當仁不讓;而五糧液則在多糧型濃香型白酒市場“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