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軼可的商業價值
曾軼可出局了,這讓很多人松了口氣,也讓很多人憤懣不已,更讓很多人發出 “曾羊羊去了,‘快女’我們還能看什么?” 的感慨——頗有“沒了韓喬生的體育解說了無意趣”似的遺憾。
“09不識曾軼可你就OUT了。”曾軼可可以說是繼2005年超女后真正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選秀明星,盡管她的被關注并非因為該項比賽的主題“聲”。事實上,其創作上的新意與拙劣的唱功,一直是舞臺上下爭議的焦點,而稚嫩的獨創優勢又常常被駭人的“綿羊音”搶去風頭。
面對迎頭而來的大小“板磚”,這個抗壓能力令人驚嘆的“快樂女生”,在“離去”前夕終于忍不住想罵人……不管怎樣,就這執拗到渾不吝的個性、這副“鋼筋鐵骨”的身板就已夠資格晉身娛樂圈。
唱歌跑調?沒關系。四大天王剛出道時只有一個不跑調。以曾軼可抗打壓的能力,只要師父有足夠耐心——例如在高曉松老師悉心調教下,小曾同學未必不能成為以一兩首歌走穴天下的歌手,至少如貢米(本屆快女小張柏芝)紅遍小城鎮商演市場應該不在話下。另外,灌制個把PS過的唱片更是不成問題。
不過,曾軼可與其成為高老師向世人證明自己伯樂身份的試驗品,最穩妥的辦法不如專司幕后創作。畢竟,揚長避短是正常人的思維習慣。高老師炮制小曾成為創作型歌手的意愿,就和坊間傳聞高年輕時有志成為紅歌手一樣不靠譜。即便是從事音樂的幕后創作工作,想起06年選秀明星——同樣號稱創作才女而今仍默默無聞的朱雅瓊,創作型道路對曾來說恐怕也非坦途。
至于很多人建議,曾軼可應該在“天將降大任”前進行必要的專業學習,如投考音樂學院潛心向學之類的。個人認為,這對曾來說并非好的選擇,“江山代有才人出”,大多數粉絲的忠誠經不起時間檢驗,倒是張愛玲的“成名需趁早”在這個功利時代更現實些。目前曾的商業價值更適合短線操作,長線看來入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廣告是實現曾軼可商業價值的一大途徑,沒有誰比小曾同學更能體現“我秀故我在”的存在感,走此風格路線的品牌可以考慮請其代言。而對小曾同學個人來說,實際點考慮,國際品牌就別惦記了,國內商家是主要關注點。
除了商業廣告與品牌代言,從事演藝事業也是一個優選。就以“曾羊羊”個人傳記為藍本,想必能吸引大批好奇的觀眾蜂擁而至。片中其獨特的綿羊音完全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似《第五元素》中來自外星——人世間電腦方能合成的“天籟之音”。
條條大路通羅馬,主持人、欄目嘉賓甚至歌詞創作比賽的評委——這些商業價值的開發對曾軼可來說都很有潛力。畢竟就名人效應而言,其與很多當紅明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短期錢景一片大好。
就主持人來講,“說的比唱的好聽” 對曾來說最容易實現;挖掘更深層次的個人潛質,可以從抗壓心理咨詢入手——現今社會因壓力巨大而深度困擾的人比比皆是,曾軼可言傳身教成為類似心理治療欄目的嘉賓,應該很受歡迎;有鑒于各種門類比賽讓人存疑的評委質素,身為“新人”卻有主動創新意識的曾同學走上評委席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角色換位后,其指點江山的氣度絕對讓觀眾期待。
本文截稿時,聽聞“天娛”已決定第一個給曾軼可出唱片。或許,這也意味著曾軼可諸多商業價值發掘的序幕已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