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句話評論這部電影,那就是──無論你對這部電影報以怎樣高的期待,”企業號”的處女航冒險都足以讓你得到滿足。
這是”企業號”在大銀幕上的第11次旅程,但卻是柯克船長和他的戰友們的太空冒險處女航。雖然《星際迷航》在美國40多年來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星際文化”,”星際迷”和”星戰迷”兩大陣營構成了美國科幻電影迷的基本群體,但對中國觀眾來說,比起《星球大戰》系列《星際迷航》要陌生得多。或許,導演J.J.艾布拉姆斯的這部大電影,是一個向中國觀眾普及”星際文化”的絕佳時機。
本集《星際》充分展現了數字技術和電影結合所體現的藝術魅力,它徹底賦予了”星際”系列全新的視覺風貌,特別是一股年輕的青春氣息撲面而來。與類似《守望者》這樣的科幻片浸淫的黑暗風格不同,《星際迷航》里大多數人都處在荷爾蒙過量的青春期,所以影片看上去陽光燦爛、激情澎湃,即使是反面角色──一個因失去愛人而陷入瘋狂復仇的太空海盜,觀眾感受到的更多的也是同情而非憎恨。
影片片長大概125分鐘,但影片的快節奏會讓你覺得全片盡是高潮,從頭High到尾。影片動作場面和特效結合后產生一種全新的速度感,比如柯克和蘇魯太空跳傘破壞鉆頭的那場戲,靜動結合內在節奏的變化緊張刺激。全片大量太空場面,令人震驚的特效鏡頭,讓觀影者領略到宇宙的奇幻之美。特別是太空艦隊整體亮白色的眩目設計,讓影片變得更年輕更時尚,難怪有人說,亮麗奪目的”企業號”設計看上去完全讓”蘋果專營店”變得暗淡無光。
J.J.導演起用了大量年輕演員,甚至可以說《星際》的演員陣容基本就是一個美劇演員客串大集錦,里面各種一閃而過的角色都在各個美劇里打過照面。比如片中主角斯巴克的扮演者,就是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美劇《英雄》里扮演大反派塞勒的扎克瑞·昆圖。但正是這樣一批非好萊塢大明星演員,卻集體奉獻了一次極具說服力的演出,比如扮演斯巴克人類母親的薇諾娜·瑞德,雖然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都令人印象深刻。
這部《星際》一方面通過眼下時興的類型片類型混合的方式,強調時尚的科技感。同時,面對死忠的鐵桿星際粉絲,又嚴守系列的眾多基本設定不變,且強調所有細節的嚴謹性和“邏輯性”。比如片中兩處細節讓我驚訝──太空船墜入太空中時,銀幕上突然出現短暫的靜謐。因為物理學告訴我們,聲音是無法在太空中傳播的,所以即使畫面上激光炮四射,但導演仍以人的視角呈現了這一物理常識;而稍后,另一處展現同一細節時又有細微不同,就是在三人太空跳傘時,開始在太空里沒有任何聲音,但隨著鏡頭切換導航員說他們正在進入大氣層之后,三人跳傘的鏡頭里逐漸聽到風聲。看到這里著實讓人驚訝這部電影是如此遵循片中瓦肯人的終極追求──邏輯。
全世界經濟萎靡,但電影業異常發達,優秀的電影正在不斷涌現,這或許算是對每日為生計奔波的普通人的一點慰籍。至少在我看來,這集無瑕疵的《星際迷航》在鼓舞人類“探尋宇宙邊疆”的同時,也是在激發觀眾發現自己生活中的樂趣,這也正是我無保留地推薦這部電影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