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我的丑娘》、《繼母后媽》、《錯愛第二部》等苦情戲、離婚戲繼續 “龍盤虎踞”外, 2009年4月八城市播出電視劇的地域特征明顯。各地欄目劇紛紛躍至本地三甲,劇情跟本地有淵源或具有地域接近性的電視劇成為當地收視主力。
華誼兄弟與國家話劇院共同投資的軍旅題材電視劇《大院子女》,受到北京地區觀眾歡迎。電視劇改編自軍旅作家石鐘山原著,偶像派明星云集,段奕宏、印小天、車曉、廖凡聯袂主演。
需要強調一下《潛伏》,其能量的確不能小覷。雖然劇情發展至末端收視率上升比較正常,但該劇在北京衛視播出時單集收視最高竟然達到14.44%,就不能不說“結局”駭人。
《大生活》題材來自成都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四川人的思維方式、四川語言架構而成,是部弘揚川人樂觀、堅強、豁達、包容等精神特質的電視劇,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際播出尤其具有溫暖人心、震撼人心的力量。該劇在成都播出不出意外引起了當地觀眾的熱切關注,以單集收視7.78%位列第一。
趙本山“家族”的“鄉村”系列照例在本土獲得擁戴。質樸、本色、幽默,《鄉村名流》在沈陽一經播出收視率便節節攀升,最高時竟達到8.56%,在沈陽地區創造了收視奇跡。《鄉村愛情》雖然并非新劇,但仍然以季軍身份進入榜單,當地觀眾對其追捧可見一斑。
海派情景喜劇《噱占上海灘》描寫的是三、四十年代原汁原味上海灘的故事。圍繞一個黑社會老大——“后院”里勾心斗角,戶外一眾人等拼命想從其身上揩油的主線展開。炒股、綁架、買空賣空騙錢等在現實社會亦有參照的劇情,讓觀眾似曾相識并忍俊不禁。黑社會老大、拆白黨、怕老婆的女婿、道貌岸然的律師等個性鮮明、活靈活現,吳儂軟語的方言傳遞出的幽默頗具韻味。該劇以7.02%的成績位列上海榜單第三名。
《外來媳婦本地郎》在南方欄目劇中深具影響力,作為廣東電視臺的金字招牌,該劇自2000年播出以來,屢創收視佳績,業已成為目前國內最長壽的劇集?!锻鈦硐眿D本地郎》以廣州一戶康姓人家的家庭生活為背景,老兩口,四個兒子和四個“外來媳婦”——矛盾、碰撞不斷,嶺南文化和北方文化在劇中詼諧交鋒,在當地形成了牢固的收視群體。
湖南電視臺綜合頻道的方言室內劇《一家老小向前沖》以6.57%的成績榮列當地榜單第二名,該劇已播出6年,是購買《外地媳婦本地郎》的劇本改編而成。故事發生地換作長沙老城區一戶嚴氏人家,故事情節也更為切入長沙本地特點。
央視趙寶剛大戲《我的青春誰做主》收視飄紅西安折桂。除該部作品外,截取農村與都市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片段,生動展示陜西人民生活原生態的本土劇《百家碎戲》、《都市碎戲》分列收視二三名?!八椤痹陉兾鞣窖灾惺切〉囊馑?。碎戲的陜西方言充滿了秦風秦韻,雖沒有宏大的故事和曲折的情節,但對生活的貼近性使其得到當地觀眾喜愛。
以上幾個欄目劇或稱情景劇、室內劇的共同特點即鄉人、鄉事、鄉音,將社會熱點編入劇情,與時俱進、內容幽默、低成本小制作、生命力長久——“地方劇”的長盛不衰頗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