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需要明星人物,需要英雄和偶像,那讓我們對生活和自我有著斑斕的夢想。我們更需要近如鄰里的人物,需要平實的張三李四,這讓我們看到了自己。
成都,這個有著飄香的麻辣味和不眠不休麻將聲的城市,也有著一群這樣的可親可愛的小市民人物,善良厚道的街辦小汽修廠工人柳東,為了孩子和生存矛盾掙扎的洪雨,環衛局清潔隊開灑水車的王鵬舉,守公共廁所的老蘇,無業游民卻四處冒充大老板的金東民,曾用鐵釘子下酒的看門老頭丁爺,追求夢想卻屢受挫折的張紫云……他們都信奉一條準則:生活嘛,就是生下來,活下去。
由黃力加執導,張國立出演,改編自四川作家喬瑜生前最后一部小說的《大生活》,講述了成都小人物普通卻不尋常的故事。生活在鏡頭之下呈現了它殘酷甚至悲涼的一面,各種各樣的磨難,下崗、車禍、被騙、離婚、頂罪、收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間,是個體頑強的生存意志和群體關愛的幫扶讓他們挺過來。其中,典型人物柳東自身還為生存而掙扎,卻見不得別人困窘,還在幫助那些比他更弱小更不幸的人,用劇中的話來說:“自己過得只比鬼火亮一點,卻假裝太陽去照別人”。
掙扎與困窘中,小人物們沒有低落在塵埃里,而是在平凡的市井生活中,表現了豁達與幽默的一面,或許這才是成都這個崇尚安逸的城市的真正魅力,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是波瀾壯闊、絢麗多彩的大生活,這是《大生活》的含義,也是這樣一部電視劇能夠吸引觀眾的所在。
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的影視作品,喜歡塑造大人物,從古代皇帝到江湖俠客,風云人物的傳奇人生讓人眼花繚亂。影視這種藝術手段幾乎完全無視了柳東這類小人物,即使有些作品關注到他們,也常常擺出悲天憫人的姿態。其實,刻畫生動的小人物也同樣會受到觀眾歡迎,平凡小人物的“大生活”姿態對觀眾是一種很好的引導,它與票房和收視率并不矛盾。這種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在完全商業化的國際影視市場也備受推崇,《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好萊塢的影片都是選擇了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與大事件的風云變幻疊加起來,深刻地演繹人群的沖突、人性的沖突和文化的沖突。
導演過《親兄熱弟》、《楊三姐告狀》的黃力加,一向能夠在清明上河圖式紛繁的市民生活畫卷中,放大一兩個人物的悲歡離合。在黃力加的鏡頭中看到的都是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人物和事情,然而,當這些人物的種種遭遇一起匯集,烘托出的就是一種不言而喻的沉重,生活的力度沖擊著人們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