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謙在2009年央視春晚上憑借近景魔術迅速走紅,一時間,圍繞劉謙推出的訪談節目、魔術集錦在各電視臺競相播出:江蘇衛視于3月份推出《我的魔術猜想》的核心是探索魔術的背后奧秘;星空衛視則將3年前熱播的綜藝節目《魔星高照》中劉謙的表演進行了重新剪輯;安徽衛視《周日我最大》欄目推出《劉謙魔術集錦》系列,并以1.545%的高收視(市場份額為4.829%)位居全國(同時段十五個頻道)第一……隨后,各臺不再滿足于劉謙一人的“小打小鬧”。進入4月,安徽衛視、湖南衛視等巨資打造的魔術類綜藝節目陸續播出,魔術真人秀、魔術大賽充斥電視屏幕。
業內人士將此戲稱為“衛視一窩蜂入‘魔道’,‘魔法’混戰熒屏”。
熒屏“魔法”大戰
除了央視,以東南衛視、安徽衛視、湖南衛視為例:東南衛視選擇走近“平民”,力求魔術“零距離”;安徽衛視以明星吸引觀眾眼球,展現“星魔結合”的多元化魔術表演;湖南衛視仍繼續“以人為本、以情動人”的娛樂路線,大玩魔幻真人秀……
央視——
5月1日,央視聯手劉謙打造的全新魔術節目《魔法奇跡》亮相CCTV-1。該節目每周六、日21:43至21:53播出。節目采用播出季方式,本季節目將持續至7月。
業內人士認為,央視在“黃金檔”安排十分鐘的“魔術節目”顯示了“電視老大”想“插足魔道、緊抓熱點”的意向。對此,央視文藝中心主任張曉海表示,這檔節目很早就開始策劃了,自己也是在節目創作出來后才聽朋友說各大衛視也在制作魔術節目。據央視副總編輯程宏介紹,往年的春晚中都有魔術表演,但是今年劉謙的表演給了大家新的啟示,“魔術往往不像小品、歌舞一樣引人注目,以往屬于比較邊緣化的題材,但是劉謙的表演風格、話語方式以及他與現場觀眾的交流,帶給了我們全新的感受?!?/p>
《魔法奇跡》由董卿主持,以展現近景魔術為主,在節目中,劉謙、榮獲第16屆蒙特卡洛世界魔術比賽“金魔術棒獎”的李寧以及文沛然等國際知名魔術師都將帶來他們的“獨門絕技”。
部分觀點認為,從時長來看,而其他衛視的魔術節目都是40分鐘左右的大型綜藝節目,僅有10分鐘的《魔法奇跡》明顯不占優勢。對于央視的《魔法奇跡》的收視壓力,張曉海表示,央視承擔了今年“魔術大會”(2009年世界魔術大會將于7月26日至31日在北京召開)的主播臺任務,有獨立表演的錄制權,并且可以對這些國際大牌魔術師做專訪,這些內容都會放在節目中播出?!拔覀儫o論是平臺、資源還是創意都很有優勢。”
東南衛視——
福建東南衛視的《開心100之大魔競》(下簡稱《大魔競》)是大陸地區較早亮相的魔術類節目。該節目延續該臺老牌節目《開心一百》多年收視長紅之風,攜手臺灣中視《綜藝大哥大》共同打造。《大魔競》于2008年7月份播出,目前已經制作播出了2季40期,以兩岸魔術選手比賽的形式,邀請兩地魔術高手,由劉謙、羅賓、ERIC等組成評審團,在大陸總決賽的基礎之上,再赴臺灣錄制兩岸魔術選手總決賽。該節目第一集收視率達到3.35%,較改版前的《開心一百》提升了41%。

2009年5月,東南衛視利用《大魔競》的資源,推出了《盛洲全民大魔競》(《大魔競》第三季)全國選拔賽。該節目于5月2日起每周六20:20播出,以更大眾化的視角面向普通觀眾,并在北京、深圳等20個城市進行戶外選拔,尋找“平民魔術師”。“《盛洲全民大魔競》旨在通過魔術PK賽的形式,為全國所有平民魔術愛好者提供表演平臺”,節目負責人吳曉莉表示,這種全國范圍內的選拔活動不但能讓廣大觀眾欣賞魔術師精彩神奇的表演,更重要的是讓普通老百姓有機會走近魔術,親身感受魔術帶來的樂趣,實現真正與神秘的魔術進行一次親密的零距離接觸。
該節目由國內魔幻小說作家組成的“盛大魔幻文學天團”以及國際優秀魔術師共同組成點評團,并邀請到臺灣《綜藝大哥大》主持人洪都拉斯擔綱主持。據悉,目前加入評審團的除了有羅賓等魔術師,也有《鬼吹燈》的作者天下霸唱等魔幻小說作家?!巴ㄟ^這個大眾化的舞臺,我們希望能吸引到更多有趣的人?!眳菚喳愓f。
安徽衛視——
安徽衛視的《星光魔范生》網羅各地魔術大師(粘立人、喬納森·大衛·貝斯、弗蘭茲·哈拉雷、迪恩、羅伯特·蓋勒普、傅琰東等),并邀請周杰倫等兩岸三地眾多當紅明星作為教學對象,最終目標為打造“明星魔術師”。
《星光魔范生》由鈦金匙傳媒有限公司與安徽衛視聯合制作,屬季播節目,共13集,于每周五21:30播出,時長90分鐘。該節目以魔術秀為主要表現手法,針對當前魔術潮流,分為近景魔術和舞臺魔術兩個部分:近景魔術主打觀眾與魔術的零距離接觸,舞臺魔術則融入歌曲、舞蹈、戲劇等多樣化的表演風格。節目每期由國際魔術師帶來的魔術秀開場,后由兩位嘉賓主持帶領兩名明星嘉賓進行魔術展示。最后,通過篩選,決出當期的“星光魔范生”,并進行最終的成果展示。
《星光魔范生》的節目負責人錢宣宏表示,鈦金匙傳媒有限公司與安徽衛視實屬“老搭檔”,2009年2月雙方合力制作《周日我最大》,其中魔術環節“看我七十二變”,“使劉謙成為家喻戶曉的年輕魔術師”,“所以我們對于魔術方面的節目頗有心得,現在希望能進一步的對魔術進行推廣,挖掘魔術內部的東西?!?/p>
湖南衛視——
湖南衛視的《金牌魔術團》以選手參賽的模式進行,由劉謙和三位專業評委對每位參與者進行指導、點評。
該節目的目標是從全國的專業和魔術愛好者中,挑選出12名最具潛力的魔術師,打造一個可以進行全球巡演的大型魔術舞臺秀。“這個節目沒有淘汰,沒有PK,只有根據每周個人的表現決定誰有上臺的機會,而這個答案,只有在節目開始前一分鐘才會揭曉?!痹摴澞控撠熑艘昨懻f。她表示,魔術節目的成本很高,“起碼要幾十萬,‘上不封頂’也很有可能”。
據悉,《金牌魔術團》的選手來自各地,包括遠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魔術師。在參與節目的三個月過程中,凡是進入到主題魔幻秀的魔術師將停止一切個人商業活動,他們將沒有任何收入?!耙驗槟g的興起,這個時候是他們(選手)最容易賺錢的時候。他們能來,說明他們很看重了我們專業的幕后團隊和電視臺提供的背景與平臺。同時,通過這個節目也讓我們與觀眾認識到了魔術的魅力——魔術師并不都是站在那里變魚缸的……”易驊笑著說。
變魔術or折騰魔術
電視綜藝節目近年來的情形是:但凡有成功的綜藝節目案例在市場中站穩腳跟,跟風潮就隨之而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尹鴻認為,這是中國電視節目制作的痼疾——原創能力匱乏。觀眾目睹了綜藝晚會、益智節目、選秀等節目由盛而衰?!熬C藝節目這么折騰魔術,生命力不會持續太久?!?/p>
普遍觀點認為,魔術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它給人帶來的神秘與震撼,然而,魔術綜藝節目一窩蜂地出現,意味著魔術的普及,大凡普及的東西不久就會失去應有的神秘,將導致觀眾迅速的審美疲勞。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苗棣認為魔術綜藝節目的“發展前途”并不樂觀,“魔術資源是有限的,而且短期內進行創新并不容易,魔術師將面臨巨大壓力,如果無法時刻帶給觀眾新奇的感覺,觀眾會很快失去興趣。”同時,他認為,魔術的形態并不適合大眾傳播,各大衛視亟待思考的是:“如何將有限的魔術資源轉化為創新變化的有效節目?!?/p>
對此,無論身為“開拓者”,亦或“跟風人”,大部分電視臺仍表示會“將魔術進行到底”。
5月伊始,除了各大衛視,更多的電視臺已將魔術元素融入到常規欄目中。業內人士表示,電視熒屏真正迎來了“走火入魔”的時代。對此,吳曉莉無奈地笑著說,“原來一張餅一人吃,現在是大家分著吃,不知道能不能‘吃飽’。所以在角度選取上,現在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吳曉莉表示,其他衛視對資源的壟斷導致魔術節目的生存環境逐漸惡劣。東南衛視不得不因此臨時更換評委,嚴重影響了節目進程,“我們很擔憂,長此以往,(魔術節目)會做多久呢?亟需建立一個良性的互動環境才好?!?/p>
對于資源,安徽衛視的態度則較輕松,錢宣宏表示魔術只是節目中的一種元素,并不需要對魔術資源進行爭奪?!拔覀冏龅氖枪澞浚瑒撔率枪澞恐谱鞣降氖姑Dg與唱歌一樣只是一種表演形式,所以我們(只要能)突破傳統的(魔術表演)形式就好?!彼J為魔術師在進行魔術表演的同時也在施展著個人魅力,在《星光魔范生》這樣一檔大型的魔術活動中,明星的個人魅力與魔術技能的結合,更能創造出不一樣的舞臺效果?!澳g雖然也是雜技的一種表演形式,但誰都可以學魔術,這跟‘頂缸’(雜技的一種)是兩碼事。”
易驊表示,“創新”是節目面臨的壓力?!督鹋颇g團》吸引觀眾的元素是“魔術師成長的歷程”,而節目的難點正在于此,“為節目需要,他們每一周都要呈現新的(魔術)形態。魔術創新是很難的,與唱歌跳舞不同,需要道具、手法、效果等多方面來體現。”據了解,湖南衛視打造《金牌魔術團》的幕后團隊多達十幾人;選手在拍攝節目之前要準備半個月之久,對表演細節要反復試驗與推敲?!督鹋颇g團》的每次“創新討論會”都會進行到下半夜。易驊認為,熱點節目做起來很有壓力?!按蠹視f:‘現在魔術這么有人氣,節目做得不好看一定是導演的問題’。要知道,歌舞節目的鏡頭可以更靈活,而魔術有固定的電視語言,所以對于我們做晚會的導演來說,(魔術節目)是很大的挑戰?!?/p>
對于熒屏集體“走火入魔”,苗棣表示,“無論是真人秀還是競賽,無論表演者漂亮與否,關鍵在于節目是否能夠產生持久的影響力。希望他們(電視臺)考慮其他的節目形式,尤其是制作能力較差的電視臺不要跟風。對于觀眾來說,好比附近有個馬戲團成天變魔術——拿出禮帽就知道要變兔子了,最終的結果將是……所以,誰能修成正果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