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能想到一個獨辟蹊徑的廣告載體,那么下一個發財的就有可能是你

不久前,航美傳媒集團與中國石化集團簽署協議,攜手展開“中國石化加油站戶外媒體綜合開發”項目,計劃在未來5年半左右時間內,航美傳媒集團的廣告媒體網絡采用傳統燈箱、掛旗和數碼新媒體等多種承載形式,陸續拓展和覆蓋到中國石化在全國超過2.8萬座的加油站。據了解,該項目將采取階段性的策略與步驟,建設和經營開發加油站媒體資源,從北京、上海等一級城市逐漸拓展至成都、杭州等二、三級城市。
航美傳媒CEO郭曼認為,加油站布局的特性正好符合廣告網所需要的覆蓋面廣、連鎖密度大、受眾強等特點。此次聯姻也被戶外新媒體業內視為,又一塊有利可圖的新媒體經營空間被占據。由此,細分的戶外新媒體市場中,校園、健身房、醫院、公交車、地鐵、社區、樓宇、駕校、廣場大屏幕、洗手間、加油站等等,能被大眾想到可以做廣告的地方,幾乎都有不同的新媒體經營著廣告投放。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說,“新媒體廣告空間開發速度的加快,使得覆蓋各種人群的廣告載體數量大增,只要你能想到一個獨辟蹊徑的廣告載體,那么下一個發財的就有可能是你。”
利益的驅動下,這些新媒體公司采用何種方式發展自己,挖掘出潛在能量?借用一位業內人士通俗易懂的話說,“養豬”還是“養媳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養豬”就是占據一些新媒體資源,在合適條件下,整體打包賣給同行業中資本實力較強的大公司,自己坐收一大筆收購費用。“養媳婦”則是在進入此領域之前,就進行充分的行業盈利可能性調研論證,或者依托資本實力比較強的母體公司,或者在私募風險投資的過程中,把公司做大做強。
黃升民表示,目前想要分辨出一家戶外新媒體公司屬于這兩類中的哪一類,要看它是否有強大的初始資本和后續資金作為支撐,看它在行業內是否可以獲得足夠的資源并且形成一張足夠大的網絡,以及看它是否有強大的執行團隊。
兩種模式化生存
2005年成立的亮角落傳媒,是專門在洗手間進行廣告位經營的傳媒公司。營銷總監孫宇軒是最早加盟公司的董事之一,起初孫宇軒和別人說他們公司是專做洗手間廣告時,還覺得挺別扭,后來公司慢慢發展,從北京到全國72個城市都有亮角落的廣告牌,期間公司也接觸了一些風險投資商,“他們覺得洗手間廣告有利可圖,但規模還是比較小,因此沒有進行融資。” 孫宇軒說。
于是亮角落采取加盟的方式擴大品牌影響力,總公司牢牢把握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4個一線城市,采用股份合作的方式,對天津、重慶、南京等二線城市和邯鄲、衡水、鹽城等三類城市都采取分公司加盟的形式進行合作,由各地分公司獨自開拓銷售渠道,自負盈虧。孫宇軒表示,這種加盟方式很快形成全國網絡,2008年年底,亮角落的全年總收入已經達到了4000-5000萬元,預計今年能達到7000-8000萬元。
和亮角落的加盟方式不同,主營戶外大屏幕廣告的鳳凰都市媒體在一開始就有上億元的投資,背后的出資方是鳳凰衛視。鳳凰都市傳媒總裁劉作庚表示,由于戶外大屏幕廣告涉及到LED液晶顯示技術、政府對戶外大屏幕建設的審批、以及后臺控制播放和維護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投資的周期相對較長,成本也高。
“高成本會帶來資本進入門檻,如果要全國聯網,那么耗費的資金就更多,要達到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那樣的戶外大屏幕廣告的影響力,國內的新媒體公司不論是幾足鼎力還是一家獨大,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劉作庚說,鳳凰都市傳媒在2007年成立后第一年就覆蓋了14個城市,今年底要擴張到20個城市。
“恨嫁”的小公司
復旦大學中國風險投資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學教授張陸洋曾經表示,日本企業從創業到上市需要10-15年,美國企業從創業到上市需要5年時間,中國的公司從創業到上市的卻沒有大致的時間區間。“因為一些小公司從一開始就是謀著圈一些地,然后把自己賣個好價錢。”一位業內人士說。
劉作庚在國內開展業務開始,就不斷有一些小公司找到他,想把自己的公司賣給他。雖說行業內的資源畢竟有限,但和鳳凰都市傳媒達成交易的卻極少。劉作庚說,這些小公司在廣告位的放置選擇上專業性不夠,人群覆蓋、視覺效果都不甚理想,在科技上的不足也影響了廣告的效果,以及戶外大屏幕尺寸大小都不能符合他們的要求。
在亮角落的發展中,對于渠道的建立就有很多要求,一些小公司前來洽談并購,往往因為廣告牌的制作和位置不符合要求而被拒之門外。孫宇軒說,如果收購這些小公司,還要重新投入成本去制作廣告牌,不如自己去開拓新渠道。亮角落廣告投放的大廈一般在8-10層以上,人流量、人群細分、洗手間的燈光、墻面、保潔都要考量,關于安裝廣告牌的詳細規定甚至就有兩本書,書中連業務員包里需要備有哪些工具都一一列出。
小公司想要在戶外新媒體公司經驗日漸增多的時候,找個好買家,已經越來越難。
精耕細作的轉型
今年,在金融危機形勢下,一些機構投資商對于投資的謹慎比任何時候都強,很多新媒體公司最后的融資也在去年年底告一段落。今年各新媒體公司渠道擴張相對收縮,更加講求精耕細作和短期回報。
主營校園廣告市場的賽爾新概念網絡有限公司,在今年就把重點轉到校園整合營銷,而不是校園廣告的單兵作戰。“我們把校園BBS廣告、食堂和報欄的戶外廣告、以及校園大型活動整合起來,比單純做某一項廣告效果更好。”賽爾新概念的市場總監許波說,很多廣告商在金融危機形勢下,都希望花少錢得到好效果,整合營銷效果比較突出。
活躍傳媒和律動傳媒合并后,在健身房廣告的市場占有上已經無人可比,但金融危機下,活躍傳媒也壓縮了渠道開支,并且降低了廣告刊例價格。
黃升民認為,經濟危機下,跑馬圈地的大舉擴張、大把花錢不一定是明智的舉動,但資源沒有鋪開就無法取得良好投放效果,戶外新媒體公司境況兩難,把握現有資源進行精耕細作也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就像亮角落傳媒宣傳口號所說:“我們不是刻意地做給別人看,而是在別人刻意看的地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