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嶄露頭角,泡泡網CEO李想、康盛世界CEO戴志康等80后一代商界精英正式步入了人們的視線。這一批眉眼間仍然帶有稚氣的80后卻已經個個身家過億,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事業。這些新貴們徹底地顛覆了人們心目中企業家的傳統形象。
當今商業社會仍然是以男性為主導的江湖,但其中卻不乏商界木蘭。她們憑借著淵博的學識、過人的膽量與堅強,在商業江湖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成名趁早
2007年,董思陽這個名字在中國刮起了一陣旋風。一時間,花季、財富、美貌、海歸等成了董思陽的代名詞,“美女總裁”、“商業新貴”的封號紛至沓來。在百度中輸入“董思陽”三個字,相關搜索就有6萬多條。在這些美麗光環的環繞下,對于董思陽創業經歷的各種質疑和猜測也迎頭而來。
張愛玲曾經說過:“成名要趁早。”生于1985年的董思陽給這句話提供了再好不過的佐證。13歲,她便只身一人遠赴新加坡求學,15歲父親的公司破產。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從那個時候起,我一下子從一個花錢大手大腳的小公主變成了實實在在做任何事情都要精打細算的灰姑娘。”對金錢有了概念的董思陽,開始想盡辦法賺取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在采訪的過程中,提到這一段經歷的時候,一向笑靨如花的董思陽,其語調也不禁低沉起來。她說:“我必須要活著,我得生存。”于是,她推銷保險、賣花、做直銷員、當洗腳店的收銀員,那時候的她每天都要凌晨才能回到家,早晨6點又要準時起床去上學。
此時的董思陽在忙碌而又混沌的狀態下開始了她大學預科班的學習,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無意中發現了《亞洲華人企業家傳奇》這本書。書中記載了100位優秀華人企業家的創業、奮斗與發跡史,這些歷程對董思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董思陽在自傳《2l歲當總裁》一書中這樣寫道:忽然之間,我的心靈好像打開了一扇窗,從這扇窗透進來的陽光,把我的整個靈魂都照亮了。
于是,16歲的董思陽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奮斗目標,就是要成為一位優秀的企業家,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董思陽補充道:“《亞洲華人企業家傳奇》這本書對于我來說可能就像一盞引路燈。性格決定命運,我從小就對商業方面的東西感興趣。我父親一直在廣東潮汕地區做生意,后來我們又遷到臺灣,我在新加坡留學。這些都屬于商業氛圍比較濃厚的地域,再加上家庭的耳濡目染。”
生活中人們對董思陽一直保持了高度的關注,有些網民指責她的成功是商業炒作的結果,對此董思陽經常用施瓦辛格的例子來回應。“施瓦辛格在14歲的時候便確立了四個目標。一是要到美國發展,二是要娶一位對自己事業有幫助的太太,三是要成名,四是要從政。后來,他用自己的成就告訴大家他達到了自己14歲時便確定的目標。”她說,“我一直相信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所言:‘只要你能想到的,并且相信的,終將可以成為現實!’”
第一桶金
在總結了校園內兜售小飾品和海南煎雞飯的成功經驗后,18歲的董思陽終于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每到農歷新年的時候,新加坡人為了討吉利,家家戶戶都要買橘樹,但市場上的產品千篇一律,無任何新意。董思陽受到圣誕樹的啟發,自己動手給橘樹進行了簡單的裝飾,并賦予每種顏色一種特殊的含義。紅色橘樹代表愛情,黃色橘樹代表財運……結果一個多月的銷售額就達到了50多萬新幣。
此后,董思陽的事業開始漸入佳境。她先是成立了僅有三名員工的鳳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這個18歲的小女孩兒開始被人稱做“董總”。隨著中國經濟環境引起世界關注,董思陽也選擇回到大陸發展自己的事業。她走馬上任,一肩挑起了上海鳳博餐飲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中國喜客多連鎖餐飲公司執行總裁的頭銜。她說:“我的根在這里。”
她告訴記者:“我現在所做的事業是有益于社會的。”喜客多連鎖餐飲公司的所有產品都是有機食品,雖然目前為止中國人對于有機食品還缺乏了解,但是董思陽相信,她會通過努力,讓國人逐步接受并喜愛有益于健康的有機食品。
董思陽的人生就是一個充滿夢想和不停去實現夢想的過程,她用自己的獨特不停地挑戰著世人的傳統觀念。她的身上兼有AB血型的兩面性,又有獅子座天生的霸氣。她干脆地告訴記者:“我要做80后的先驅。”當記者問到哪方面的先驅時,她一下子顯得很茫然,她說:“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要做企業,就要做80后創業者中最好的企業;我要寫書,就要寫暢銷書;我演講,就要求自己是80后中最優秀的演講者。”
采訪當天,董思陽以一身陽光的休閑裝出現,記者無論如何也無法將這個小姑娘與總裁這樣的頭銜聯系在一起。面前的董思陽時常讓我感到迷惑與無措,從來沒有一篇文章讓我內心充滿矛盾,而如此地難于下筆。
媒體上對于像董思陽一樣的80后新貴們有著太多的爭議。同是80后的Pcpie視頻搜索引擎CEO達貝妮說:“這個社會對男性總有著無比的寬容,對于男性的成功也比較尊重,而對于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的成功卻往往充斥著過多的非議。”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詩篇《放言》中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這些所謂的80后新貴們是曇花一現,還是會成為下一個馬云、任正非,只有時間才能給出最終的答案。故事營銷
品牌要用故事來點石成金
一家理發店里,一個長頭發的人向喋喋不休的理發師問道:“你給我理發的時候,為什么總講一些魔鬼及強盜的故事呢?”“對不起,先生,”理發師答道,“你知道嗎,當我講這些故事的時候,你的頭發就會豎起來,理發就容易多了。”
這就是故事的力量,它來源于對人情緒的控制。可以想象,一個沒有故事的社會,將是多么的無聊和無趣。一個沒有故事的社會,必定是充滿僵硬和愚昧。同樣商品也是一樣,有故事的品牌才有市場向心力。營銷最大的關鍵點就是想方設法引導受眾的情緒,使之產生行為沖動。如何引導受眾的情緒,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講一個動聽的故事。
如今,世界上最輕易的賺錢方式是什么?
在家編故事,出門講故事,見人賣故事。
所以,故事作為一種載體,帶著它具有傳奇性、曲折性、沖突性、戲劇性、傳播性、傳承性的色彩已經潛移默化地被人們所接受。縱觀曾經我們熟知的營銷理論和實踐,從產品營銷——服務營銷——體驗營銷——情緒營銷的不斷深入發展,營銷人一直在不斷地挖掘想法,重新發現領域來開創一片藍海,這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李老師用他獨有的眼光洞察著市場的趨勢,已經更深刻、更廣泛地對故事營銷進行了系統的編撰,這也預示著故事營銷時代的到來是營銷界不容忽視的演變結果,它是品牌宣傳和品牌推廣的最好武器。
所謂故事營銷就是企業利用演義后的企業相關事件、人物傳奇經歷、歷史文化故事或者杜撰的傳說故事,激起消費者的興趣與共鳴并提高消費者對品牌關鍵屬性的認可度的一種營銷方式。故事營銷的妙處在于故事本身所具有的自我傳播效應(二次傳播),是最有效的深度傳播形式。
通過對《故事營銷》一書的了解和理解,故事營銷不能脫離企業發展戰略、企業文化而隨意傳播,而故事營銷中最核心的部分——生動趣味的小故事,則要緊密結合產品的屬性并符合產品的定位。所以一個成功的品牌背后都有一連串優秀的故事支持著品牌的建樹。
用故事講述營銷的道理,不僅因為故事通俗易懂,生動活潑,易于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更重要的是包含著深刻的寓意和智慧;相反,營銷的理論生硬而教條,理論性強,內容抽象,使人昏昏欲睡。故事提供了快速的聯想空間,比理性的敘述有效得多,它直通人的感情神經。
現在國際上的知名品牌都在通過品牌故事的傳播來樹立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及品牌主張。通過故事中感性的渲染在消費者理性的思考中來鋪墊感性的前提,使品牌更人性化,讓人們能夠通過品牌故事了解產品品牌,從而達到一種基業長青的目的。
這就是故事營銷的力量。《故事營銷》這本著作,是中國品牌第一人李光斗對品牌營銷領域的理論又作了一次極具影響意義的突破,對企業品牌運作實踐具有很強的實戰指導意義。書中系統闡釋了故事營銷的方法,通過情節演繹,很好地激發人們的情緒,與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滿足人類情感需求,就能夠實現品牌溢價,擴充市場容量,保障品牌基業長青,從而實現品牌資產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