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沒有“假性近視”
湯 雷
8歲的李欣去年視力檢查時兩眼裸視視力為0.8,驗光配鏡度數為70度。李欣的媽媽認為孩子年齡小,是假性近視,今后注意用眼衛生就行,就沒給孩子配鏡,而是花好幾千塊錢帶孩子去理療等。可最近她發現孩子看東西更愛瞇眼,且湊得特別近,再進行視力檢查,兩眼裸視視力已降為0.4。
現在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一旦戴上眼鏡再也摘不下來,所以,他們更愿相信“假性近視”的說法:視力下降的青少年主要是假性近視眼,假性近視是真性近視的早期階段,假性近視可逆,是可治療、預防的,如不認真治療才會轉變為真性近視。為此,很多家長會領著孩子去檢查要求鑒別是否是“假性近視”。在門診上也經常會碰到家長或青少年近視患者問到這樣的問題:“青少年的假性近視能恢復嗎?”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周行濤教授指出,近視不宜再分真假。在國外,眼科界幾乎不再提假性近視的概念。近視眼是眼科最常見病癥,屈光不正中的重要類型,我國人群患病率約為33%,即近4億人。而“近視有真假之分”、“假性是真性的早期階段”等說法,其實都是不合乎科學的概念。
周教授指出,近視眼可治、可逆的強烈心理是假性近視說法在群眾中繼續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數廠家和機構研制各種近視治療方法和用品并夸大其功效迎合患者心理也在起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使得名目繁多的“治療假性近視”有了用武之地,也使得人們越來越偏離科學治療近視的方向。因此,家長不要盲目相信這一概念,一旦發現孩子視力出現問題應及早帶孩子到專業醫療機構診階臺療。
沒事就把眼鏡閉上
凃人順
中國的漢字很神奇,目+垂一睡,即把眼睛閉上就是睡眠休息了。頭是“元神之府”,目乃“合靈之窗”。自古很多醫學家都主張“養生貴在養神”。而經常排除雜念、思想專一、靜養心神、閉目休息是調養精神的一種簡便易行、又收效明顯的保健方法。
老人日常閉目養神的方法和功能有以下幾種:閉目護肝、消食
吃完飯后,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的活動,如果再行走、運動,又會有一部分血液流向手足,肝臟處則會出現供血量不足的情況,它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就會受到影響。因此飯后閉目養神20分鐘,能保養肝臟、促進消化。閉目降火
暴躁時,老人要迅速離開是非之地,閉目思量。同時用雙手食指端輕輕壓在眼瞼上,微微揉摩,至眼珠發熱發脹,便覺胸膛悶塞頓開,肝火下降。閉目養氣
老人常感到氣不夠用,特別是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病人,閉目靜養以培補元氣,十分必要。閉目解乏
勞逸結合對老人來說特別重要,讀書、看報、寫字疲乏了時,不妨微微合上眼睛休息一會,會使你快速“充電”,消除疲勞,恢復精神。
閉目強記
老人記憶力日漸衰退,常會忘事。此時閉目靜養幾分鐘,待全身放松,心平氣和,或許會靈光一現,豁然開朗。
調理要點
意念,有還是沒有?
不同于帶有很強意念性的冥想,閉目養神要求排除一切外界干擾,放松心情,使大腦處于靜止狀態,無所思念,無所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