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 遼寧省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 何茹
蕙君編輯:
您好!
我叫志勇(化名),今年20歲。家住在遼寧省朝陽一個偏僻的農村。我是家里的獨子。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沒讀過幾年書。因為家里太窮了,父母甚至都不敢要二胎。只是為了能供得起我好好讀書。他們把一輩子的心血和希望都寄托在我一個人身上了。
因為理解父母的苦心和艱辛,我在學業上從來沒有一刻松懈過。從讀小學開始,幾乎每年都是第一名。去年第一次參加高考,我本以為能進入一所名牌大學,畢業后再考公費研究生,然后找份工作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但高考似乎給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成績出來,我的成績只夠二本院校,比模擬考試時少了好幾十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與我的目標差得太遠了。我的理想就是清華、北大一類的全國知名高校。
從成績公布的那天起,我就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心中充滿了對自己的責怪和對父母的歉意。父母也跟我一樣感覺到不甘心,他們對我說:“兒子,明年接著考,你放心吧,爸爸媽媽就是不吃不喝也要把你供到北大去。”
我又復讀一年。在這一年里。我更加勤奮了,每天復習到深更半夜。寢室里的同學都睡覺了,還躲在被窩里用手電筒看書,做了幾十本習題??墒墙衲旮呖冀Y束,我自己估了一下分,還不如去年呢,估計只夠上個三本院校。
我們村里的同齡人大部分都在打工掙錢了,而我還在花父母的血汗錢。我想出去打工,但是被父母否決。他們情愿支持我再復讀也不要我打工。但是,明年高考我要是再次失敗呢?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有時候我甚至想離家出走算了,到一個沒人認識的地方打工賺錢。好歹我也能自己養活自己。而且,我真的不愿意看到父母充滿期待的眼睛。我到底該怎么辦呢?
貴刊讀者 志勇
2009年6月14日
七月帶著希望也帶著感傷。經過中考、高考的學子面臨升學,數載同窗的離別愁緒還未散盡,落榜的苦惱、考試的失利又接踵而至,成為困擾莘莘學子和家長的一塊心病。如何為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學生和家長們排解心理困惑,我們請教了遼寧省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何茹。
何茹主任介紹,每年6、7、8、9這幾個月都會有一些像志勇一樣的學生甚至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出現焦躁、憤怒、自責、厭世等情緒。分數公布后,迎接掌聲和鮮花的,往往是那些獲取高分如愿以償的幸運兒,卻很少有人把目光集中到在高考中失利的不得志者和落榜者。考試的失利讓他們備受打擊,自責、失落、自卑、自我否定和對未來的不自信,在他們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在這里,我們尤其要對家長說一句:愛孩子,就尊重他!
對于如何化解困惑,何茹主任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成長是因為知道。好好利用假期,對自己進行一次評估,清楚自己的真實實力。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發揮好,考試成績是真實的,考的就是單位時間內學生的競技狀態,除了知識以外,這種狀態也是考試的一部分。不要不敢承認失敗,認識本身就是成長的開始。
盡力就是成績。家長的指責、學生的自責除了讓孩子重復失敗的感覺以外,根本于事無補。挫折推動我們思考。通過回顧和總結,會認識到,無論高考還是中考的失利,都只是我們人生設計中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不滿意,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應該恢復理性的思考。家人的理解,在這個時候顯得尤為重要,家人的支持可以幫助孩子成長。
發展是一生的過程。曾經有一個孩子,一心想到清華,由于高考分數不夠,甚至企圖自殺,但在醫生和家人的共同幫助下,心態得以平復,進入錄取院校后,終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清華的研究生。對于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或者是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而言,未來的路還長著呢,沒有人能預知未來,但至少我們應該知道,過去的遺憾是可以彌補的。
孩子不是你的面子。指責自己的孩子,認為孩子給自己丟臉了,完全是因為家長的虛榮。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才是最需要父母的時候,這時候父母對孩子的關懷,才是真正的愛。不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自己的榮譽自己去爭取,不能用孩子給自己掙面子。做到了這一點的父母,其實在本質上已經用行動來教導了孩子人生的哲學,讓孩子學會了面對。
憤怒只能擴大損失。怨天尤人,不如去思考,我們還能做些什么?不管怎樣,我們不得不承認,挫敗已經對我們的人生規劃形成了一定的損失,如果陷入挫敗不能自拔,只會擴大我們的損失。
專家對你說:
對孩子:后期完善更重要
像志勇一樣的學生其實非常多,屬于期待值完全高于本身實力的。何主任就曾經接待過一個患者小剛,家里本來很貧窮,卻一再地要求復讀,不但讓家中不堪重累,更可怕的是成績反倒一年不如一年,分數從二本線下滑到離三本還差6分,最后小剛也變得“神叨叨”地了,甚至給自己“算命”,總說明年肯定考得更好。何主任說,這就像一種賭博心理,輸得越多,就越不甘心,而這種“不甘心”都會轉化為無形的壓力?,F在小剛已經開始一邊打工一邊自己復習了,心態也輕松了很多。何主任說,以小剛現在的心態和他的底子,應該會有很大的進步。
對家長:愛的偉大在于尊重
孩子有獨立的人格,自我意識都很強。家長的尊重能夠培養孩子自信,有主見。
美美兩年高考失利,由于父母都是名牌大學畢業,便非要把美美送出國。美美覺得自己在國內花了這么多時間學習都沒有提高,去了國外會更加無所適從,于是打算拒絕父母的安排,可她的父母沒有放棄。從來不跟家人吵架的美美跟父母大吵一架,離家出走到餐廳打工了。
美美說,付出了努力卻沒有得到期待的成果,她真沒用。父母都能上名牌,而她什么也做不好,有時她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父母的親生孩子。
作為父母,有不同意見可以表達,但僅作孩子參考。不要把愛變成“剝奪”,你喜歡的讓他去做,不見得能讓孩子收獲成功,而且多少例子都告訴我們,熱愛,才能成功。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一生都非常重要,因為家長的“愛”使孩子沒有主見、失去自信,是很可悲的。
你有排解不了的焦躁嗎?你有化解不開的煩悶嗎?你可以通過郵箱和來信的方式,讓蕙君陪你做一次心靈瑜伽!
蕙君心理工作室郵箱:lanxin3841@sina.con3
本刊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小北關街41-1-8
郵編:1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