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假日 電視 消費
從春節晚會一統天下開始,中國的電視媒體逐漸地感知到假日帶來的收視熱點,假日電視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假日電視傳播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激勵著電視工作者匯聚大量能量資源投入其中,為繽紛假日提供了更加“繽紛”的假日節目。
一、“假日經濟”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使得與人們休閑消費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媒體市場受到影響
由于消費空間的流動性,消費時間的自由性、消費選擇的多元化和消費方式的個性化,使得這一期間的各個媒體與其受眾之間的關系鏈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項調查顯示,在長假期間,6成以上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仍然是居家(他們將是假日電視的主要潛在受眾),而且收看電視已經成為人們長假期間的一種心理期待——期待一場“電視大餐”,在連續的假日期間滿足平時難以實現的收看優秀電視節目的渴望。
今年假日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五一”黃金周由之前的七天縮短到三天。“黃金周”變“長周末”,這種變化對于城市臺來說,卻未嘗不是好事。因為這樣外出長途旅游、購物的人群將大大減少,很多人只能安排去短途旅行、聚會或者購物,同時人們更加看重如何利用雙休日來提高家庭生活質量,這時候城市臺的地緣優勢和情感優勢就更加充分顯現出來。
二、作為城市電視臺,不管資金還是資源都弱于省級衛視,更無法與央視抗衡,那么如何在假日電視經濟中“淘金”就成為我們思考的重點
城市電視臺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發現,獨特的本地文化,濃厚的地域特色,緊密的情感聯系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石,在明確了“為誰而做”的產品出口這一終端性問題之后,安慶電視臺在2008年到今年上半年,立足自身,充分整合已有資源,全臺聯動,為節日的電視市場送上一縷清風,在安慶地區的“假日電視市場”上獨樹一幟,獲得了良好的收視表現。
《黃梅閣》欄目春節期間推出“特別策劃《新年有戲樂翻天》”,將傳統文化和互動娛樂游戲結合,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考慮到新聞節目是節日電視的“頭盤”,其海量的信息,鮮活的報道氣氛賺盡觀眾的眼球。因此,民生新聞欄目《天天直播》正月里更是推出了“天天直播大拜年”活動,將祝福送到家中,把歡樂帶給觀眾;時政要聞《安慶新聞聯播》則同時開設“民生面對面”專欄,采取請進來的方式,邀請財政、教育、衛生等部門主要領導就民生工程話題進行訪談,既凸顯了欄目的權威性,又為觀眾和政府各部門架設了溝通的橋梁;電視劇永遠都是“電視大餐”的“主菜”,春節期間,安慶電視臺精心挑選了《家比天大》《假裝愛上你》……精品電視劇橫跨整個“黃金假日”,為觀眾奉獻更多的精彩;經濟欄目《陪你逛街》,更是推出春節系列節目《三人行美食課堂》……
從2008年4月底開始,圍繞2008奧運,《今天我導游》和《陪你逛街》欄目推出以家庭為單位的互動類戶外拓展運動《迎奧運家庭總動員》活動,充分利用“長周末”和“雙休日”的假日開展周冠軍、月冠軍、總冠軍的評選活動,吸引了大量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報名參加。而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公共頻道快樂社區行”也正是從這樣一個思路出發而舉辦的大型頻道推廣活動。從7月中旬開始,電視臺的名主持們用2個月的時間分別走進8個社區,每周末為居民送去精彩的節目,同時公共頻道的《看點800》《人間故事》《快樂生活》《看大片》等欄目的主創人員也來到現場直接與觀眾面對面交流,俯下身來傾聽意見和建議。作為“家門口的電視臺”,城市臺在假日期間舉辦這些活動既可以在參與者及周邊人群中產生直接影響,同時又豐富了假日熒屏,提高了收視。
三、廣告商是假日電視的消費者
電視節目本質是一種產品,如果我們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弄錯了消費者,那一定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從營銷的角度來說,電視產品存在一個“二次銷售”現象:先將電視節目“銷售”給電視觀眾,然后把電視觀眾(市場價值)“銷售”給廣告商。因此,從某種程度來說,廣告商才是電視產品和假日電視節目最終的“消費者”,觀眾是達成“銷售”的介質。安慶電視臺假日期間特別節目,從一開始策劃的時候,就充分看到了這一營銷重點:用娛樂性更強,可視性更高的強檔節目吸引更多的觀眾,從而吸引更多的廣告投入。許多節目的冠名權和硬廣告早在節目開始制作之前,就已經確定下來。要做好節目,要做消費者認可、叫好、買賬的假日節目,就要研究假日電視節目的消費者。我們要盡力去滿足各類消費者對假日節目的需要。
(作者單位:安慶電視臺)
責任編輯:姚少寶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