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撲面而來,隨著電視改革呼聲的此起彼伏,電視競爭日趨白熱化。各大電視臺如何使自己在激烈的屏幕戰中立于不敗之地,并迅速取得領先優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筆者認為,關鍵的關鍵還是在于人才,在于對電視人才的爭奪和培養。
人才乃興業之本。只有一支高素質的電視隊伍,才能適應新時期電視事業發展的戰略性要求,才能保證電視優勢的長效發揮和長遠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做好電視臺人才管理刻不容緩。
一、進臺職工應該公開實行招考制度,杜絕內定和連帶關系
前幾年,許多電視臺進人渠道比較單一,大都是內部招工,有的還是領導“帶”進來的。一般先是臨時或部聘,干幾年轉為臺聘,最后就熬成正式工。這批人進來由于存在“關系”,管理起來很難,況且有的專業素質也不是很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拖了電視臺的后腿,成為用人的一大弊病。因此,電視臺必須規范進人和用人的渠道,實行公開招考是最好的方式,類似公務員的招聘制度。2008年,溫州廣播電視總臺吸取以往的招人制度的弊病,首先開始對各頻道、頻率急需的主持人進行全國招聘。這次主持人招聘從開始到結束跨度3個月,全國各地近兩百多位主持人報名,通過筆試、面試、專家測試和試鏡以及試用等幾個環節,最終有6位優秀主持人脫穎而出,為總臺主持人補充了新鮮血液,也得到觀眾的認可和好評。在主持人招聘的基礎上,今年總臺面對廣告創收的不利形勢,4月份又推出了廣告業務員的公開招聘,目前報名者云集,相信必定能優選到專業的廣告人才。
二、定崗定編定員,規范用人體制
電視在人才的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的開發上,相對比較滯后。作為帶有企業性質的事業單位,實施人力成本核算,非常關鍵,這是消除人浮于事,祛除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措施。人力成本的核算,需要對各個崗位進行全面細致地分析,然后,確定設置崗位的必要性和配備必要的職數,即要實行定崗、定編、定員的“三定”原則,做到崗位合理設置,人員合理配置。2008年,溫州市廣播電視總臺開始了“三定”原則的嘗試,首先對龐大的行政口進行縮減,從原來的9個部門壓縮為6個部門,然后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人員,最后精簡了三分之一,有23人充實到一線的記者隊伍中去。行政部門人員的大量縮減不僅沒有影響行政工作,反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謂一舉多得。2009年,總臺繼續對各頻道、頻率的崗位和人員進行核定,以合理地規范職數和人員。同時還對那些已到退休年齡的老職工實行“一刀切”,一律辦理退休手續。對那些在崗而不在職的20多位員工予以內退和解聘。對那些總臺不在冊的部聘和臨時工一律予以辭退,這樣,使總臺龐大的人員機構很快得到精簡,在職人員的管理系統也更加健康有序,也使總臺編采和管理人員的干勁和氣勢得到了很大提升。
四、建立優勝劣汰的競爭和激勵機制,確立以“績效”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崗位確定后,全體員工要實行競爭上崗和末位下崗制度;按照“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要求,確立以“績效”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建立靈活的用人機制。溫州廣播電視總臺提出了“節目立臺、經營富臺、人才興臺、創新強臺”的辦臺思路,建立和完善了人事管理新機制,全體員工每兩年實行崗位“雙向選擇”,即員工可以選擇崗位,同時崗位也可以選擇員工。特別是被稱為總臺工作“發動機”的中層干部,每兩年都要實行競爭上崗。2008年,總臺開展了建臺以來最多一次的中層干部競聘,在20多個崗位的競聘中,有的崗位有10多人參與競爭。通過考試、面試、民主測評、組織考察等幾個環節,最后以分數高低確定人員,很科學地選拔出了需要的優秀干部。同時,每個部室和欄目還實行“績效”考核制,對工作實績排在末尾的人員實行淘汰,連續兩年被部門和欄目淘汰者予以待崗或直接下崗,這對鞭策人員大有裨益。這幾年,溫州廣播電視總臺大力實施了人才優化戰略,建立了“事業留人、環境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機制。實施名人工程,造就了一批名記者、名編輯、名主持等等,發揮名人示范帶動效應。2008年,總臺開展十佳集體和三十佳職工評選活動,樹立先進典型。年底,還舉辦了首屆優秀主持人和優秀欄目的“雙十佳”評選,該活動面向社會,通過群眾推薦、專家考評和業務考核等環節評選出“雙十佳”。該活動不僅激勵了主持人和記者,也為總臺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形象。
三、建立各種形式的培養機制,使員工得到再學習的機會
要經常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業務研討、業務講座、業務交流、節目欄目評比、節目講評、新聞理論研討會、學術報告會,有力促進鉆研業務濃厚風氣的形成。繼續深化“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抓好新聞行業社會監督工作,組織新聞從業人員全員培訓。溫州廣播電視總臺2008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3次,培訓人數超過1000人次,使80%的員工得到了再教育再學習的機會。對于優秀節目、獲獎作品,優秀的電影、電視劇、廣播劇,請專家進行講評,節目主創人員介紹經驗,組織大家學習;鼓勵采編播人員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積極撰寫文章,進行研討交流;舉辦創優座談會、業務講評大會等,有效調動起全體人員積極鉆研學習業務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總之,我們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把控和培育機制,不斷培養和造就出一批堅持正確方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眾喜愛的名編輯、名記者、名播音員、名主持人,立足于當前的實際,在營造用人環境、創新用人機制、提高編采人員整體素質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在電視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促進廣電事業實現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