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JSP 技術,結合HTML 網頁、JSP 指令和JavaBean 組件可建立動態、交互且高效的Web 服務器應用程序。文章將JSP與ASP進行了技術比較,并介紹了JSP頁面組成和特點。
[關鍵詞] JSPWeb服務器Java虛擬機動態網頁
JSP(Java 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導、許多公司參與一起建立的一種動態網頁技術標準。目的是使得構造基于Web的應用程序更加容易和快捷。JSP技術是用Java語言作為腳本語言的,相對于其他動態網頁技術,JSP存在著很大的優勢,特別是它很好地解決了跨平臺問題,已經成為當今動態網頁開發的流行技術。
一、JSP與ASP技術的比較
JSP在技術上的主要競爭對手是Microsoft的ASP,兩者在技術上很相似,都支持動態網頁的創建、腳本代碼和用于實現商業邏輯的組件等,也都提供和企業級應用程序框架的接口(分別是J2EE和Microsoft DNA),ASP的編程語言是VBScript之類的腳本語言,JSP使用的是Java,這是兩者最明顯的區別。此外,ASP與JSP還有一個更為本質的區別:兩種語言引擎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處理頁面中嵌入的程序代碼。在ASP下VBScript代碼被ASP引擎解釋執行;在JSP下,代碼被編譯成Servlet并由Java虛擬機執行,這種編譯操作僅在對JSP頁面的第一次請求時發生,JSP的效率和安全性更高。 JSP的適應平臺更廣,幾乎可以在所有平臺下工作。JSP與ASP技術比較如下表所示。
二、JSP頁面的組成
JSP頁面看上去像標準的HTML和XML頁面,并附帶有JSP引擎能夠處理和解析執行的代碼與組件。一般JSP代碼和組件用于創建在最終頁面上顯示的文本。JSP頁面一般包括編譯指令,動作指令,聲明,表達式和程序段等內容。
編譯指令:使用JSP編譯指令(〈%@和%〉內的)來指定所使用的腳本語言,Servlet實現的接口,Servlet擴展的類,Servlet導入的軟件包。JSP指令的一般語法形式為:<%@ 指令名=“值”%>。
動作指令(標識):用于執行某些動作。在JSP規范中有2種類型的動作指令的標識。第一種是標準動作,它定義的是無論在什么版本的JSP引擎或Web服務器下總是可用的動作。第二種是自定義動作,它通過使用taglib指令來實現。例如JSP:useBean;JSP:setProperty。
聲明:用于聲明合法的變量和方法。與任何語言相同,JSP語言使用變量來保存數據。聲明的語法為<%! declaration(s) %>。
表達式:通過計算表達式所得到的結果來表示某個值。表達式的形式為:<%=expression>。表達式求值的結果被強制轉換為一個字符串,并插入到當前的輸出流中。
程序段:JSP可以在頁面中包含的一段程序,稱之為程序段。程序段可以和頁面中的靜態元件組合起來創建動態生成的頁面。
三、JSP的三大特點
1.良好的可移植性。由于其是以Java為基礎開發的,所以它可以沿用Java強大的API功能,擁有Java編程語言“一次編寫、各處運行”的特點。
2.健壯性與安全性。由于JSP頁面的內置腳本語言是基于Java編程語言的,而且所有的JSP頁面都被編譯成為Java Servlet,JSP頁面就具有Java技術的所有好處,包括健壯的存儲管理和安全性。
3.強調可重用的組件。其中JavaBean是一種基于Java的軟件組件,可以通過封裝業務邏輯建立一整套可重復利用的對象庫。JSP對于在Web應用中集成JavaBean組件提供了完善的支持,這種支持不僅能縮短開發時間(可以直接利用經過測試和可信任的已有組件),避免重復開發,也為JSP應用帶來了更多的可伸縮性。
總之,在傳統的網頁HTML文件(*.htm,*.html)中加入Java程序片段(Scriptlet)和JSP標記(tag),就構成了JSP網頁(*.jsp)。Web服務器在遇到訪問JSP網頁的請求時,首先執行其中的程序段,然后將執行結果以HTML格式返回給客戶。程序段可以是:操作數據庫、重新定向網頁以及發送Email等,這就是建立動態網站所需要的功能。JSP所有程序操作都在服務器端執行,網絡上傳送給客戶端的僅是得到的結果,對客戶瀏覽器的要求最低,可以實現無Plugin,無ActiveX,無Java Applet,甚至無Frame。JSP的良好的可移植性、跨平臺性,以及執行效率高、安全性高的特點,使得JSP技術成為當今動態網頁開發的流行技術。
參考文獻:
[1]王春東王定基王勁松:現代遠程教育實現中的主要技術的研究[J].天津理工學院學報,2003,16(2):107~111
[2]蔣文蓉:JSP程序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92~93
[3]許龍飛李國和:Web數據庫技術與應用[M].2005,24~25
[4]鄧子云:JSP網絡編程從基礎到實踐[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