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針對2002年度投入產出表將物流業對國民經濟各產業的波及進行分析,通過比較可全面了解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 物流產業 產業關聯 投入產出分析法
一、產業關聯分析法
1.產業關聯分析法
產業關聯度指產業間以各種投入品和產出品為連接紐帶的技術經濟聯系。在一般的經濟活動過程中,各產業都需要其他產業為自己提供各種產出,以作為自己的要素供給;同時,又把自己的產出作為一種市場需求提供給其他產業進行消費。正是由于這種錯綜復雜的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各產業才得以在經濟活動的過程中生存和發展。投入產出法是分析產業關聯的基本方法。投入產出法是研究經濟系統各個部分間表現為投入產出相互依存關系的經濟數量分析方法。
2.產業波及相關參數
(1)帶動力與帶動力系數
在列昂惕夫逆陣中,縱列第j列元素相加可得完全需要向量:
(1)
第j部門生產1個單位最終產品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完全需求量,表示第j部門對國民經濟各部門需求波及程度。
帶動力系數就是某部門的帶動力與國民經濟各部門帶動力的水平之比。(2)
式中,bij—綜合完全消耗系數向量。
wj—權系數。
(2)推動力與推動力系數
在完全供給系數矩陣中,第i行各元素相加可得綜合完全供給系數向量:
(3)
第i部門1個單位初始投入(增加值)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完全供給量,表示第i部門對國民經濟各部門供給的波及程度。
推動力系數就是某部門的推動力與國民經濟各部門推動力的水平之比。 (4)
式中,qij—綜合完全分配系數向量。
Ψj—權系數。
二、物流產業對國民經濟的波及效應分析
由于我國缺乏物流業的相關統計數據,本文利用2002年投入產出表42個部門中的運輸與倉儲業的數據近似替代物流業的相關數據。
1.物流產業帶動力與帶動力系數比較
帶動力和帶動力系數反映了物流業單位最終產品對國民經濟帶動能力的絕對效果和相對效果。依據公式(1)和(2)計算結果見表1、表2。2002年物流業的帶動力為3.0051。在各產業中,物流業受到國民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排名第二位。同1997年相比,物流業受到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提升(拉動作用排名第四位),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程度較高,具有基礎產業和瓶頸產業的屬性,應該得到優先發展。
2.物流產業推動力與推動力系數比較
推動力和推動力系數反映了物流業單位初始投入推動的國民經濟總產出量的絕對效果和相對效果。依據公式(3)和(4)計算結果見表3、表4。2002年,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力為2.3156,從各產業中,物流業的推動力排名第三,稍微低于第三產業(不含物流業)。同1997年(物流業的推動力2.1931)相比,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能力提升不明顯。故應加強物流產業的主導產業地位。
三、結論
從以上物流產業的波及效應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頸和主導產業的特征,受到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比較明顯,但是推動國民經濟的能力明顯不足。因而今后應該加大對物流產業的扶持力度,為物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劉起運:關于投入產出系數結構分析方法的研究陣[J].統計研究,2002(2)
[2]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中國投入產出表(2002)[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3]李冠霖:我國物流業的投入產出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