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對食品冷鏈整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柔性指標量化研究的基礎上,對具有特性性質的定量指標進行了量化分析,為整體績效的評價奠定數量基礎。
[關鍵詞] 食品冷鏈 評價指標 量化分析
文獻在當前理論界對供應鏈整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的基礎上,針對食品冷鏈的特點,探討了構建食品冷鏈整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并構建了其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在文獻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文獻中具有特性的一些指標的量化問題。
一、變量層指標分類
文獻中構建的食品冷鏈整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由2個系統層指標,8個狀態層指標和40個變量層指標構成。為了能夠利用指標體系對食品冷鏈的整體績效進行評價,首要任務是對變量層指標進行科學的量化,本文將文獻中涉及的40個變量層指標分為兩類,一類是一般供應鏈共有的、且計算公式類似的指標變量,稱其為共性變量,另一類是具有食品冷鏈特性的指標變量,稱為特性變量。本文只就具有食品冷鏈特性的指標進行量化分析,對共性指標的量化分析不再贅述。
文獻中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變量層指標名稱及性質見下表。
二、變量層特性定量指標的量化分析
具有特性定量性質的變量層指標共有7個,下面按其所在的狀態層進行量化分析。
1.競爭力和未來發展量化分析
競爭力和未來發展中具有冷鏈特性的變量指標有兩個信息傳遞的速度和信息傳遞的質量,從兩個方面反映冷鏈的信息共享程度。
(1)信息傳遞的速度
通過信息在鏈上的傳遞速度來反映共享信息的時效性,以契合食品冷鏈對時效性的要求。雖然食品冷鏈上共享的信息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顧客的需求信息,因此以顧客的需求信息傳遞的速度來衡量食品冷鏈共享信息的時效性。
隨機選取某一時間段作為考察時間段,設最靠近顧客的企業A其需求曲線上需求量最大的時間點為需求量最小的時間點為最遠離顧客的企業B其需求曲線上需求量最大的時間點為 需求量最小的時間點為,用信息傳遞的平均時間的倒數表示信息傳遞的速度,即
顯然越大說明信息傳遞的速度越快,企業對顧客的反應就會越敏捷。
(2)信息傳遞的質量
在供應鏈上,顧客的需求信息由下游企業向上游企業傳遞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牛鞭效應”。食品冷鏈上產品的特性決定了牛鞭效應會帶來很大的資源浪費。一個有效降低牛鞭效應的措施就是提高信息傳遞的質量,盡量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扭曲,使得沿著食品冷鏈傳遞的需求信息接近真實的客戶需求。
該指標量化時,設μ表示最遠離顧客的企業B的一個單位的產品可生產出最靠近顧客的企業A的產品的單位數,稱其為B企業的產品向A企業的產品轉化的轉化率。
隨機選取某一時間段作為考察時間段,設在此時間段內,企業A和企業B的需求曲線上的最大和最小需求量分別為和利用企業A與企業B的需求量上的平均放大量來衡量信息傳遞的質量MAB,即
顯然MAB越大說明信息被扭曲的程度越低,信息傳遞的質量越高,企業獲得的信息越準確,越有助于企業降低成本。
2.柔性量化分析
由文獻可得下面柔性指標的量化公式。
(1)時間柔性
時間柔性用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響應柔性和平均交貨柔性兩個指標來反映。
設在一定時期內顧客有 次訂貨需求,第i次顧客的需求交貨時間區間為企業的交貨時間區間為
若企業第i次的響應柔性為ρi,則企業在該時期內的平均響應柔性為
顯然ρ越高企業滿足顧客訂貨計劃要求的能力越強,當ρ=1時,說明企業能完全滿足顧客的需求;當ρ=0時,說明企業沒有任何能力滿足顧客的需求。
若企業第i次的交貨柔性為δi,則企業在該時期內的平均交貨柔性為
顯然δ越高企業應付顧客變動計劃交貨期的能力就越強,當 δ=1時,說明企業完全有能力滿足顧客的任何變動計劃交貨期的需求;當δ=0時,說明企業沒有能力滿足顧客變動計劃交貨期的需求。
(2)數量柔性
數量柔性反映了食品冷鏈對顧客需求數量變化的適應能力,表示。
設在一定時期內可企業滿足的需求量區間為a=[a-,a+],在同一時期內顧客的需求范圍為A=[A-,A+],則數量柔性η即為企業可滿足的需求量區間對顧客需求量區間的覆蓋度ρ。
顯然η越大說明企業滿足顧客需求數量變化的適應能力越強,當δ=1時,說明企業有能力完全滿足顧客的最大需求;當δ=0時,說明企業沒有能力完全滿足顧客的最小需求。
3.質量量化分析
(1)產銷速度
這一指標反映了食品從生產到銷售出去的速度,這是針對食品冷鏈時效性高的特點設置的,鏈上產品的易腐性要求盡可能地縮短流通時間,及時進入消費者手中。可以用保質期與銷售所花時間的比值表示,即產銷速度
顯然VP越高越好,高則可從一個側面說明食品質量好,更受顧客青睞。
(2)未售出率
產銷速度針對的是已銷售出的產品,那些在保質期內未銷售出去的產品量也能反應產品質量問題,所以建立未售出率指標,對于同一批產品,其未售出率為
顯然λ越小越好,未售出率低也可進一步說明食品質量好,受顧客喜歡。
三、結束語
本文在文獻和文獻的研究基礎上,對食品冷鏈整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具有特性性質的定量指標進行了量化分析,完善了對食品冷鏈整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為進一步的評價研究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羅蘊玲 李景煥 白 玲:食品冷鏈整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6)
[2]羅蘊玲 李景煥:食品冷鏈整體績效柔性評價指標的量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9(2)
[3]霍佳震 隋明剛 劉仲英:集成化供應鏈整體績效評價指標的量化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2002(6)
[4]王 娜 趙湘蓮:商業生態系統核心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商業時代,2008(1)
[5]霍佳震 馬秀波 朱琳婕:集成化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及其應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