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融資融券由于具有做空功能成為市場期盼的一大利好,證監會將于近期啟動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工作。本文從融資融券業務的背景,利好與利空,風險管控角度對其展開論述。
[關鍵詞] 融資融券 利好 利空 風險管控
在華爾街危機面臨惡化后,管理層下了救市決心,短時間內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央行降息,國資委支持央企增持,匯金增持三大行股票,中石油、中國聯通集團增持,證監會放松大股東增持限制……政策利好組合拳將大盤從1800點一度拉回到2300點附近。
融資融券由于其具有做空功能成為市場期盼的一大利好,管理層最終批準這一業務,明確表達了救市的堅定決心。市場也做出了反應,券商板塊連續走出了較好的反彈走勢。
一、融資融券業務介紹
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以中信證券為代表的券商股群體隨熊市一路暴跌。而近期,海通證券同樣受限售股的解禁而連續跌停。有分析人士認為,熊市中,券商股一直缺乏一個實質性的題材供主力炒作。如果融資融券能夠在12月開始試點,就有可能使券商股產生一波有力的短線行情。
融券融資業務,是指證券公司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證券或出借證券供其賣出的業務活動。其業務的開展,有利于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不斷完善交易方式,繼續夯實市場穩定運行的內在基礎,并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其主要流程如下:
二、融資融券業務利好與利空
融資融券交易因證券公司與客戶之間發生資金和證券的借貸關系,又稱為信用交易,可分為融資交易和融券交易兩類??蛻粝蜃C券公司借入資金買入證券,為融資交易;客戶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為融券交易。簡言之,融資是借錢買證券,融券是借證券賣出,到期后按合同歸還所借資金或證券,并支付一定的利息費用。融券的標的主要為滬深300指標股,但該業務推出的初期,融資規模要遠大于融券規模。融資融券業務中,投資者需要事先以現金或證券等自有資產向證券公司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并將融資買入的證券或融券買入的資金交付證券公司。作為擔保物,與普通證券交易不同,融資融券交易中投資者如不能按時、足額償還資金或證券,證券公司有權進行強制平倉。
1.利好
融資融券交易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融資融券交易可以為市場提供方向相反的交易活動。當投資者認為股票價格過高和過低,可以通過融資的買入和融券的賣出促使股票價格趨于合理,有助于市場內在價格穩定機制的形成。
二是融資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資金和證券供求,增加市場的交易量,從而活躍證券市場。
三是融資融券交易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新的交易方式,可以改變證券市場單邊式的方面,為投資者規避市場風險的工具。
四是融資融券可以拓寬證券公司業務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證券公司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的應用渠道,在實施轉流通后可以增加其他資金和證券融通配置方式,提高金融資產運用效率。
融資融券之所以作為一項利好被市場一直期待,無疑取決于其在市場持續大幅下跌過程中所能夠帶來的資金提振作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融資融券啟動之初,融資業務將優先于融券業務,這將為市場提供資金杠桿,此外,考慮到作為配套措施部分股票將實行T+0交易,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市場的活躍度。當然,從更為深層次的角度來看,融資融券更是對A股市場“單邊市”機制缺陷的一種重要修補,為市場引入了做空機制,長期而言有利于股票的價值回歸和市場的穩定。融資融券業務的放行表明了監管層穩定推進證券市場建設的決心,這起碼會在信心上支援A股市場,預計市場對此會有積極反應。
2.利空
融資融券的推出,在目前股市相對低迷的情況下,應該稱得上是對市場偏利好的消息。但不應該片面強調其\"利好\"的一面。從長期來看,融資融券應該是具有雙面性的政策,它給市場引入做空機制、平衡了單邊式的泡沫壓力,使得市場估值趨于合理,但在活躍市場交易的同時也給投資者帶來風險,交易杠桿放大和監管難度提高都是未來的新問題,而且對投資者對未來趨勢的判斷以及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應該簡單理解為利好。
融資融券業務的交易、清算層面的業務模式和流程尚未真正完善,而需要全程參與的券商,更需要規章制度予以規范。同時,融資融券交易對投資者、證券公司等的信用要求較高,而當前的信用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因此,如果制度設計不合理,證券公司操作不規范,都可能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和負面影響,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1)增強投機性,加劇市場波動。雖然一般認為融資融券交易具有穩定市場的功能,但有關制度如果設計不完善、監控不得力,也有可能起到助漲助跌的負面作用,從而加劇市場波動,帶來大盤的系統性風險。
(2)使市場操縱等違法行為更易發生。在融資融券交易方式下,操縱市場所需的實有資金和證券量比在現金交易方式下要小,這使得市場操縱行為更易發生。對融券交易者而言,散布對上市公司不利的信息可以打壓股價使其獲利,這又可能強化行為人散布虛假信息的動機。
(3)加大證券公司的風險。融資融券業務要求證券公司內控機制健全,風險管理能力較強,相關制度得到強有力的執行。證券公司若管理不善、控制不力,很容易引發客戶違約、市場波動、系統操作等方面的風險。
(4)加大交易結算系統的技術風險。由于市場交易量放大和新的監控要求引入,交易結算技術系統的復雜性增強、負荷增大,發生故障和錯誤的可能性加大。
(5)加大宏觀管理層面的風險。融資融券這一全新的市場運行模式,要求有更高的宏觀管理能力。在市場運行初期,由于缺乏經驗,監管機構包括自律組織決策失誤、執行不力的可能性加大,由此引發的批評、指責甚至對融資融券交易本身、對推出這一交易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懷疑可能較多。
從海外衍生工具等金融創新工具的經驗來看,推出的時候都是從防范風險角度考慮的,這樣才被市場接納。如果從投資角度推出它,假設市場是單邊市場,上漲的時候有賺錢機會,下跌的時候則沒有賺錢機會,所以要推出做空機制,以便在下降時可以賣空。
也有投資人士擔憂:在看到融資業務所可能帶來的資金“活水”的同時,融券業務也使得拋售存量股票與賣空借入的股票來獲利成為可能,這是否會對下降的市場形成進一步的打壓?
當然,監管層此番推出融資融券業務也表現出了相當的審慎,例如:證券公司僅能夠以自有資金和自有股票從事融資融券;試點券商以及初期客戶均會有較高的資格要求;保證金門檻較高等等。這無疑有利于降低相關業務推出初期的風險以及市場所擔憂的大規模“賣空”出現的可能性,不過,這也決定了融資融券業務短期內影響力有限,即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市場何以對此“利好”反應平平——融資融券短期不會帶來足夠影響力的資金流,其提振作用更多在心理層面。
三、融資融券業務風險管控
1.融資融券業務的主要風險
融資融券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交易方式,其蘊含如下主要風險:估值偏高的基金重倉股短期將存在一定的下調風險;投資者融資買進的股票在下跌行情中容易出現類似期貨交易的“逼倉”現象;內幕交易及濫用市場變得更加容易,加劇市場動蕩;保證金杠桿交易既放大了收益,同時也放大了損失所以,在監管方面尤其要嚴格。
2.融資融券風險管控的主要手段
融資融券風險控制可從以下方面著手:建立信用賬戶和證券賬戶的二級托管制度;建立信用交易的專用席位,以防止利用信用交易坐莊的行為;建立各項風險控制指標,使風險控制貫穿整個業務流程;證券公司要做好客戶風險評估,對客戶資質進行認定,對符合要求的客戶才能開立信用賬戶,辦理融資融券業務;量化融資質押證券強制平倉的預警線和平倉線。
3.融資融券監管的主要手段
從目前正在研究的融資融券模式來看,監管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是規定融資融券的抵押物和融資融券的介入對象,以避免因為個股的非系統性風險而造成操作風險;
二是設定參與融資融券操作的客戶標準,在起步階段,這個標準會比較高,以減少因人為因素放大風險;
三是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融資融券操作的條件,增強抗拒系統性風險的能力;
四是加強對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的日常監管,糾正違規現象。
融資融券試點的風險是可控的,且現階段融資規模會大于融券規模,市場不可能出現大量賣空。一方面,試點規定的融資融券客戶保證金比例較高,試點券商還會根據自身情況提高風險控制比例,融資融券的財務杠桿效益不是很大。另一方面,試點期間,融資融券業務資金和證券的來源為證券公司的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而目前在證券公司的資產結構中,貨幣資產比例較高,證券資產比例相對較少,其中只有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科目下的標的證券才可用于融券業務。
出于穩健考慮,業務試點初期,在我國券商多數信用等級較低的情況下,可考慮借鑒日、韓模式成立專門金融機構,對券商進行統一的凈資本管理和集中授信。但考慮到我國資本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可適度市場化。尤其是在目前分業管理條件下,靠一個專業融資公司推動信用證券交易難度較大,可在一定范圍內嘗試市場化證券公司直接授信模式。當前,我國證券公司已完全實施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和集中交易,是能夠控制融資風險的。
在融資融券試點期間,管理層將對申請試點的證券公司實施窗口指導,由試點證券公司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通過適當提高融資融券客戶的資質條件、資產的門檻和在本公司從事證券交易的期限,以及適度提高保證金比例和擔保比例等審慎措施,防范業務風險,維護行業有序競爭。同時,將加強對違規融資活動的打擊力度,禁止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批準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嚴厲查處各種非法的融資融券活動,保護投資人利益,保障融資融券業務的規范有序開展。
至于融資融券是否會惠及普通股民,有專業人士表示,目前還未看到試點實施細則,相信會有一定的門檻。至于符合條件的首批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券商名單,市場也在紛紛猜測,考慮到券商風險管理能力和市場影響力,普遍觀點是首批試點券商將在AA級的券商中選擇。目前國內獲得雙A類的券商已經擴容至10家,分別為光大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申銀萬國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金公司、財通證券。
四、融資融券業務推出的意義
融資融券交易是目前成熟資本市場發展時間較長、風險控制措施完善、有利于市場穩定運行的交易方式。融資融券尤其是融券的賣空機制是以后實施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必不可少的制度基礎。股指期貨、信用交易的配合運用,將有助于國內機構投資者規避證券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對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壯大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先推出融資融券,再推出股指期貨,也是產品內在邏輯上的必然。融資融券的本質是信用交易和財務杠桿在資本市場中的應用。其推出將有助于資本市場規模的擴大和資源配置優化效率的全面提高,及未來中國資本市場規模的迅速成長壯大。
參考文獻:
[1]徐 婕:我國融資融券交易模式的制度選擇分析[J].上海金融,2008,(03)
[2]李 強:融資融券業務探討.時代經貿,2008,(02)
[3]楊 :積極推動企業短期融資券業務,促進金融市場全面協調發展.華北金融,2008,(02)
[4]叢亞平:證券融資不能親“大”欺“小”[J]. 瞭望,2008,(04)
[5]謝吉斌:證券信用交易風險控制——亞洲四小龍視角[J]. 改革與戰略,2008, (02)
[6]陳愛玲 黃國龍:中國證券市場信息問題思考[J].現代商業,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