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從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廣東省的外商直接投資與固定資產投資逐年增加,在廣東省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協整分析,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等計量經濟分析方法,從實證角度對外商直接投資,固定資產投資與廣東省的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一個長期的均衡關系,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也有一個同期的均衡關系。經濟增長是固定資產投資的格蘭杰原因。
[關鍵詞] 外商直接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 經濟增長 協整分析 格蘭杰因果檢驗 方差分解
一、引言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外資始終是我國的一項重要工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從1979年到2000年底,流入我國的外資累計達5185.64億美元,其中“九五“期間,我國累計利用外資2135億美元;并且從1993年起,我國利用外資連續8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連續7年居世界第二位。外資規模的不斷擴大,促進了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同時利用外資對于更新觀念,加快我國改革的步伐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廣東利用外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1979—1998年間,廣東累計協議利用外資金額1765.86億美元,簽訂利用外資項目202852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961.9億美元;其中協議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556.15億美元,簽訂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項目76510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743.78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省的經濟發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另一方面,固定資產投資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擬運用協整分析,格蘭杰因果檢驗等計量分析方法從實證角度來分析外商直接投資,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關系。
二、外商直接投資,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整分析
本文變量以GDP代表經濟增長,FDI代表外商直接投資,GDI代表固定資產投資。三個變量數據都是以1978年為基期計算得到。由于數據的自然對數不改變原來變量的協整關系,并能使之線性化,消除時間序列中存在的異方差現象,所以對GDP,FDI,GDI進行自然對數變換,以LOGGDP,LOGFDI,LOGGDI表示經濟增長,外商直接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的自然對數。
協整(Cointegretion)的概念是20世紀80年代由恩格爾-格蘭杰(Engel-Granger)提出的,實際上某些非平穩經濟變量的線性組合有可能是平穩的,非平穩經濟變量間存在的這種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稱作協整關系。我們首先對變量的平穩性進行檢驗,同時考察變量的單整階數,即對變量及其差分進行單位根檢驗。
1.單位根檢驗
由于大部分經濟變量的時間序列為非平穩序列,不具備方差齊性和均值為常數的要求,屬于單整變量。所以在進行分析之前必須對變量做平穩性檢驗。我們利用ADF檢驗分別對三個變量進行了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表明LOGFDI, LOGGDP,LOGGDI是一次差分平穩,也就是說這三個變量均為I(1)過程。見表1
2.協整檢驗
三個變量都是一階單整,說明三個變量之間可能存在協整關系,即變量之間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本文使用Johanson(1995)多變量協整檢驗方法對時間序列LOGGDP,LOGGDI,LOGFDI進行協整檢驗。Johanson協整檢驗是一種基于向量自回歸模型的檢驗方法,在進行協整檢驗以前,必須首先確定VAR模型的結構。
用赤池(Akaike)信息準則(AIC)或用施瓦茨(Schwartz)準則(SC)選擇最大滯后期k值,選擇k值的原則是在增加k值的過程中使AIC的值或SC的值達到最小。同時我們知道在VAR模型中適當加大k值(增加滯后變量個數),可以消除誤差項中存在的自相關。但從另一方面看,k值又不宜過大,k值過大會導致自由度減小,直接影響模型參數估計量的有效性。最后選擇k=3,同時,用Q統計量檢驗殘差序列有無自相關,懷特(White)檢驗和ARCH統計量檢驗是否存在異方差,JB(Jarque2Bera)檢驗殘差的正態性,結果表明,在5%的顯著水平上各方程回歸的殘差序列均滿足正態性,不存在自相關和異方差。通過模型選擇的聯合檢驗,確定最合適的協整檢驗模型為協整空間中有常數項,有線性趨勢項,數據空間有線性趨勢項。
特征根跡檢驗和最大特征值檢驗都表明,在滯后四階的情況下LOGGDP與LOGFDI之間存在一個協整關系。這說明廣東省的經濟增長與外商直接投資在增長率水平上存在一個長期的均衡關系。這一長期的均衡關系保證了各變量在增長率水平上的任何短期偏離最終會在這一協整關系的引力作用下回歸到長期的均衡狀態。
特征根跡檢驗和最大特征值檢驗也表明在滯后三階的情況下LOGGDP與LOGGDI之間存在兩個協整關系,說明廣東省的經濟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在增長率水平上存在一個長期的均衡關系。
3.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和協整關系
由于存在協整關系,因此可以建立包含一個協整方程的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模型結構選擇保持與Johanson協整檢驗結構的一致性。由于單個參數估計值的解釋是很困難的,同時意義也不大,我們這里就省略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具體形式,只寫出相應的協整關系式。首先估計出LOGGDP與LOGFDI的協整(長期)關系為:
loggdpt-1=0.286287logfdit-1+3.128233
從上式可以看出,從長期來看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彈性為0.286287,外商直接投資對廣東省的經濟增長可能起一個較大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資每增加1%,廣東省的國內生產總值約增加0.296287%。
其次估計LOGGDP與LOGGDI的協整關系:
loggdpt-1=0.881075loggdit-1-1.78778
上式表明,從長期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彈性為0.881075,這也說明廣東省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國內投資。所以廣東省在大力引進外資的情況下,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挖掘自身的能力上。
三、外商直接投資,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關系: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和方差分解
基于建立的向量誤差修正模型,為了更好的觀察外商直接投資,固定資產投資與廣東省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關系,可以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同時對三個序列之間的關系進行方差分解。
1.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協整檢驗結果可以說明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的關系,但是這種關系是否具有因果性還需要作進一步的驗證。Granger(1969)對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作了定義,并就這種因果關系的存在提出了一種檢驗方法,即Granger因果性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滯后期為3。
如表可以看出LOGGDP是LOGGDI的格蘭杰原因。這說明廣東省高速的經濟增長吸引了更多的國內投資。LOGGDI不是LOGGDP的格蘭杰原因,這說明廣東省的經濟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之間只有單向的因果關系。LOGGDP不是LOGFDI的格蘭杰原因,而LOGFDI也不是LOGGDP的格蘭杰原因,說明廣東省的經濟增長與外商投資之間沒有什么因果關系。
2.方差分解
Granger因果關系只能說明變量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但是不能夠測度這種因果關系的強弱,因此我們采用方差分解來對這些變量不同預測期限的均方誤差(MSE)進行分解。方差分解的主要思想是把系統中每個內生變量的波動按其成因分解為與各方程信息相互關聯的部分,從而了解各信息對模型內生變量的相對重要性,結果詳見表3.表4.表5
從表3可以看出:對于LOGGDP與LOGFDI兩變量的系統,廣東省經濟增長的預測誤差主要來自于其自身,而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對經濟增長的預測誤差影響很小。
從表4可以看出:對于LOGGDP與LOGGDI兩變量的系統。LOGGDP的預測誤差主要來自于其自身。而LOGGDI對LOGGDP的影響從第7步開始穩定在13%左右。
從表5可以看出:LOGGDI的預測誤差主要來自于LOGGDP,說明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主要由于經濟增長的原因。
四、結論
1.資本是推動廣東省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無論是國內的固定產投資還是外 商直接投資都對于廣東省的經濟增長起著正面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比較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資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因此從長期來看,廣東省的經濟增長還應主要依賴于固定資產投資,同時也要積極,審慎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資。
2.廣東省的經濟增長,外商直接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三個變量都不是平穩變量,這三個變量的自然對數都是I(1)變量,其中經濟增長,外商直接投資在增長率方面存在一種長期,均衡的關系。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在增長率方面也存在一種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3.從Granger因果關系分析中看出,廣東省的經濟增長是其省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格蘭杰原因,沒有雙向的因果關系。
參考文獻:
[1]薄文廣:“FDI,國內投資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數據的分析和檢驗” 《世界經濟研究研究》 2005年第9期
[2]劉 明 張冬霞:“FDI與經濟增長關系——基于廣東數據的經驗研究” 《商場現代化》2006年1月<上旬刊>
[3]戴金平 王曉天:“中國的貿易,境外直接投資與實際匯率的動態關系分析”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5年第11期
[4]黃海南 府亞軍:“外商投資,對外貿易與我國經濟增長的協整分析” 《統計與咨詢》 2005年第5期
[5]李 軍:“ 廣東外商直接投資面面觀” 《國際經濟合作》 1999年第10期
[6]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7]何曉琦:“1981—2000年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對福建省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數理統計與管理》 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