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改革開放今天的中國,民營企業的數量的迅速增加,在其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管理上確突顯出很多的問題和弊端,本文著重研究民營企業在家族式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管理對策
[關鍵詞] 民營企業 家族式管理 人力資源
近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不僅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據統計,2006年我國私營企業由1993年的24萬戶增加到460多萬戶,占到法人企業的60%以上,創造了近40%的國內生產總值。這些民營企業還成為稅收、出口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我國民營企業家族式管理的人力資源特點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大多數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所謂“家族式”管理即指由家族出資、家族控制管理的一種企業管理方式,其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特點是:
1.公司治理結構單一。民營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是以企業主為核心,以與業主有血緣關系的親友為主體,以親情為紐帶形成一種獨特的企業治理結構。在這種治理結構中,民營企業的業主控制了一切,沒有更多的管理層次。
2.決策高度集中于“家長”手中。民營企業的成功往往離不開企業家的努力和創業精神。企業的重大決策都得由家族中同時是企業創辦人的家長一人做出,家族中其他成員做出的決策須得到家長的同意。
3.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民營企業以個人產權或家族產權為主體形成業主個人產權,因此所有者、經營者、管理者三位一體,家族關系決定財產繼承關系。
4.用人機制任人唯親。民營企業在用人制度上往往是“任人唯親”。企業中重要職位一般都由家族成員擔任,員工也主要以家族成員為主,外人視其與家族的親疏程度有選擇地錄用。
二、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局限性
1.人員招聘程序不規范, 招聘成本高。民營企業在其招聘過程中容易呈現出“現用現招”的特點,人員招聘缺乏規范的招聘規程, 沒有詳盡周密的招聘計劃。甚至于這些招聘職位有時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也沒有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作職務描述。結果是既費時, 又費力, 造成了企業的人員招聘成本過高, 而且企業又難以招到滿意的人才。
2.人力資源使用管理的壓抑性。高度集權的管理壓抑了員工的創新活力。企業主的家長作風使決策很難始終保持科學性,也使一些優秀員工特別是中層管理人員感到沒有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使得他們的流失率加大。
3.缺乏有效的人力資源激勵。民營企業激勵人的手段上比較單一,主要就是物質激勵形式,干得好就加薪,做不好則扣錢。企業員工是錯綜復雜社會成員中的一員,不僅追求物質利益,更有社會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企業在對員工進行激勵時應做到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
4.缺乏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一般的民營企業對人員培訓重視不夠, 力度不足。民營企業員工特別是管理人員的素質普遍不高。同時員工一般被固定在一個工作崗位上,難有機會在不同的崗位上變換。也難有機會從低到高逐級晉升,因此難以留住人才。
三、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策
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局限,制約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和擴大,必須要進行修正和創新,建立一套科學合理適合自身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1.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隨著民營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強,家族式管理已力不從心,必須要引入現代管理。應在企業中形成一個合理的制度,營造一個使企業管理者能夠與時俱進、因事而變的內部環境,內部管理由“人治”轉向制度制約。應為企業創造一個靠市場機制選擇管理者的外部環境,通過市場機制、競爭機制來選擇職業經理人和職員。
2.制定人力資源發展規劃。人力資源規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企業對各種人力資源的需求和各種人力資源配置的總體框架;人力資源方面有關的重要方針、政策和原則;各種計劃:職務編制計劃、人員配置計劃、人員需求計劃、人員供給計劃、教育培訓計劃等;人力資源投資預算。在人力資源規劃中要注意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的發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進的關系。人力資源規劃必須將組織確定的人力資源戰略轉化為必要的人力資源政策措施,以確保組織對人力資源的如期實現。政策措施要正確而明晰,如對涉及內部人員調動補缺、晉升或降職、外部招聘、開發培訓等要有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否則就無法確保組織人力資源規劃的實現。
3.實施有效的激勵措施。企業應采取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式。在物質激勵方面,也要進行激勵手段的創新,可以通過工資、獎金、紅利、利潤分享、員工持股、股票期權等多種方式;在精神激勵方面,把企業目標與員工利益結合起來,使其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歸屬感,使工作本身變得更富有挑戰性和開拓性,給員工創造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注重感情投入與人文關懷,在提高員工的自我發展意識中從整體推動企業的發展
4.建立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把員工的目標引導到企業所確定的目標上來,能夠制約員工的行為,以此來彌補規章制度的不足。只要做到企業和企業文化的互相協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使兩者同步運行,建設出一套優秀的企業文化來,一定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起到積極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5.提升信息化水平。家族制企業由于沒有十分成熟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和工作流程的實踐,難以提煉固化成為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信息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也就在所難免。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連續不斷改進的過程,它通過與企業現有的網絡技術相聯系,保證人力資源與日新月異的技術環境同步發展,從而增加決策透明度,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姚翠紅:對完善我國民營企業家族式治理模式的幾點看法.市場研究.2004年第7期
[2]張亞東:家族式民營經濟與家長式管理模式.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