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國際收支失衡是影響國際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是目前國際收支失衡重要原因。本文從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角度出發分析對國際收支失衡的形成,并對其提出了相關解決建議。
[關鍵詞] 國際收支失衡 國際貨幣體系 美元本位
一、當前的貨幣體系—美元本位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雖然國際貨幣呈現多元格局,但美元的支配地位并沒有改變。它仍是國際貿易和國際交易的主要媒介,主要的國際計價貨幣、外匯市場交易對象和國際儲備貨幣,還是很多國家制定匯率釘住的主要的對象。因此可稱現行的國際貨幣為美元本位。其特點表現如下:
1.國際儲備資產及國際貨幣的供給方式:美元本位下,美元作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是美國依靠國家擔保的信用貨幣,它的發行是美聯儲決定的,缺乏內在的約束性和國際約束性。
2.國際匯率的確定:現行的美元本位,實行浮動匯率制,一般采用單獨或聯合浮動,再者實行釘住自選的貨幣籃子或實行某種管理浮動匯率制度。3:國際收支方式:在美元本位下,理論上可以通過市場調節實現國際的收支平衡的調節。但由于政府的干預,使國際市場的調節能力大大減弱。
現行的美元本位是一種不穩定的貨幣體系,是由它的特點所決定的。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是美聯儲發行的信用貨幣,即它具有了國家主權貨幣和國際貨幣的雙重角色。但它既沒有黃金作為擔保,又沒有國際機構的約束,只是以美國國家信用作為擔保。美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實現本國經濟目標時,它的每一項經濟政策都會影響著世界經濟,甚至會引起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二、美元本位下國際收支失衡格局的形成
根據目前的世界各經濟區域的國際收支狀況,可以把世界分成以下幾個經濟區域:
第一類:中日韓等亞洲出口導向性國家。
第二類:歐洲、澳洲、加拿大和一部分拉美國家。
第三類:美國單獨構成的經濟區域。
其中第一類的國家或地區實施出口導向型戰略,于是這類國家的經常項目表現為大量的順差。第二類國家的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平衡。美國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表現為雙赤字。下圖是美國1995年~2007年經常項目逆差額走勢圖:
數據來源: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low of funds accou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nual flows and out standings,1995~2007
美元本位下,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國可以利用美元負債來彌補其國際收支赤字,從而形成持有美元儲備的國家的實際資源向美國轉移,形成了“鑄幣稅”現象。據統計,在美國的經濟結構中,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在2004年已經降到了10.1%,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已占據了大部分,這就是美國的“去工業化”現象。同時,美國是內需拉動型經濟發展模式,即依靠國內居民“高消費,低儲蓄”的經濟發展模式,加上美國經濟的“去工業化”,美國不得不對外國的商品和服務產生了依賴,因此美國就不得不保持經常項目的逆差。逆差不僅表現在經常項目上,而且也表現在其資本項目上。據統計,到2006年末,美國對外負債余額高達125516億美元,對外資產余額95243億美元,凈對外負債高達30273億美元,占其GDP比重已達到22.9%。雖然美國對外負債的狀況不斷惡化,但是美國對外資產的收益率一直高于對外負債的收益率。根據Matthew Higgin(2005)的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到2004年,美國所持有的國外資產收益率為4.5%,外國持有美國資產的收益率為3.2%。這個收益差使得美國獲得正的收益,產生了巨大的收入流,這個收入流足以彌補巨額利息敏感負債的對外支付,也暫時穩定了美國巨額逆差的國際收支結構。下圖是美國新增對外負債圖。
數據來源: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flow of funds accou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nual flows and out standings,1995~2007
對第一類經濟區來說,出口可以增加本國的經濟收入而且可以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因此他們樂意提供他們廉價的商品和服務。這些國家實行了出口導向性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國際收支上表現表現為經常項目的盈余。以中國為例,中國現有外匯儲備達2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以美元資產形勢存在。于是第一類經濟區域對美國的逆差產生了依賴。第一類經濟區對外貿易取得的外匯資產作為國民財富的一部分,必須對其保值升值。在美元本位下,作為外匯資產的美元作為信用貨幣,必須以再投資的形式返回美國,為美國提供融資。那么在美元本位下,國際收支失衡結構就這樣形成了。
三、解決建議
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為目前的國際收支失衡提供了溫床,因此必須改變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開展區域化貨幣合作,在某一經濟區域內實行統一貨幣,類似與歐共體實行統一貨幣,建立亞洲貨幣區域、非洲貨幣區域、南美洲貨幣區域等,實行國際貨幣更加多元化平等化;通過國際協商合作,進一步改革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使其更加適應21世紀經濟的發展;改革目前的國際經濟機構,賦予他們更大的權力,使其更好的實施國際經濟監管職能。
參考文獻:
[1]王志軍:美國近百年來的對外負債[J].國際金融研究,2008年第4期
[2]張純威:美元本位、美元環流與美元陷阱[J].國際金融研究,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