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面粉增白劑的使用對于市場中交易雙方產品信息的影響,指出由于面粉增白劑增強市場中信息不對稱,使消費者無法正確甄別面粉的質量,劣質面粉將會驅逐優質面粉進而影響消費者福利。因此,禁止使用增白劑將有利于消費者福利的改善。
[關鍵詞] 不對稱信息 逆向選擇 檸檬市場
二十多年以來,中國面粉行業普遍使用一種叫做過氧化苯甲酰的食品添加劑,它是一種具有很強氧化作用的面粉增白劑,通過緩慢地氧化面粉中的葉黃素、胡蘿卜素,使其由略帶黃色變為雪白。雖然這種添加劑尚未被證實對于人體有害,但是關于面粉中是否應當添加這種增白劑的爭論從企業到政府、從國內到國際早已曠日持久了。
國際上對于增白劑的限制也存在分歧,一方面,以歐盟為代表的一些國家立法采用“預警原則”,即只有那些通過食品安全機構(EFSA)被證明無害的食品才能夠被使用,面粉增白劑因未申請無害而被禁用。另一方面,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監管采用“毒性試驗”,即只要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未證明有害就可以使用,面粉增白劑因未被檢測有害所以不限量使用。盡管增白劑對人體健康是否絕對無害尚未得到證實,但是從它對于市場交易信息影響的角度來看,禁止使用增白劑是有道理的。近來,質檢總局發現有近20%的低質面粉存在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嚴重超標問題,盡管不會產生嚴重的健康危害,但對于面粉市場來說,這種面粉增白劑的大量使用將使優質面粉與劣質面粉的甄別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更為困難。如果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用增白劑偽裝的劣質面粉將會驅逐優質面粉,甚至摧毀整個面粉市場。
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很容易指出那種商品是高質量的商品和那種商品是低質量的商品,那么商品的價格就能做出反映質量差異的調整。消費者完全可以通過支付價格的不同區分不同質量的產品,各種質量的生產者都可以在市場中存在。但是,在面粉交易中,由于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氧化效果極好,它可以使得各種質量的面粉都變得“像雪一樣白”,因此在沒有其他信息的條件下,普通常識的消費者將會無法區分市場上的優質面粉和劣質面粉,這意味著獲取甄別信息的成本將會變得非常高,價格也將失去反映商品質量的作用,消費者只能憑借平均銷售質量來判斷市場面粉的質量。
對于生產者來說,高檔面粉的生產需要以優質小麥為原料,同時,為保障高檔面粉質量,生產者還需對儲藏和運輸的設備及環境進行必要的投入,因此,優質面粉相比于劣質面粉所要承擔的生產總成本往往比較高。優質面粉的生產者將會要求一個較高的價格才會進行生產;而劣質面粉的生產者由于成本比較低,在較低的價格就能夠進行生產。劣質面粉的生產者為盡快銷售面粉并獲得更高的利潤,將會通過面粉增白劑來“偽裝”劣質面粉,冒充優質面粉。這使得劣質面粉和優質面粉在表面上的區分變得相當困難,只有真正食用才能發現它們的區別。
在一個面粉交易市場中,消費者所看到的都是“像雪一樣白”的面粉并且他們相信所購買的都是優質面粉,因此,消費者將會愿意支付一個高檔產品的價格購買。顯然,市場中所出售的面粉,既有優質面粉也有經過增白劑偽裝的劣質面粉。由于消費者愿意支付一個高檔面粉的價格,因此無論是優質面粉的生產者還是劣質面粉的生產者都能夠獲得利潤并在市場中繼續生存。當然,一部分消費者在食用面粉時,將會發現他們所購買的雪白的面粉屬于劣質面粉。他們將會降低對于市場中優質面粉的期望,進而降低支付意愿。這樣,消費者在面粉市場中的總的愿意支付的價格開始下降。當價格下降后,最為質優的面粉生產者將會因為高檔面粉成本太高無法獲得利潤而選擇退出市場或者選擇降低面粉的質量以減少生產成本;劣質面粉的生產者由于生產成本很低,他們將會繼續在市場中生存并通過冒充優質面粉獲取利潤。即便面粉市場已經開始了微妙的變化,面粉增白劑的使用仍然會使整個面粉市場看起來質量和原來一樣。但是,消費者將會發現他們買到高質量的面粉的機會進一步減少了,他們也會進一步降低對于面粉市場的期望,并同時減少意愿支付的價格。而價格的再次下降又會迫使較為優質的面粉生產者退出市場或者降低面粉質量,而這將會使消費者購買到優質面粉的機會繼續不斷的減小。
不僅如此,正如質監局所發現的,為盡快出售劣質面粉,部分劣質面粉的生產者可能會選擇加大劑量的使用增白劑來使得面粉更加的雪白,以此來向缺乏甄別能力的消費者展示“偽裝產品”的質量。為更快的出售,劣質面粉的生產者甚至可能標上一個比優質面粉稍低的價格,通過犧牲自己的一定的利潤來說服消費者迅速購買他們“物美價廉”的面粉。“擁有完全信息的人將更有動機通過商品可觀測到的信息或者有代價的舉動來向缺乏信息的人展示可信的信號,以便于擴大他們在市場。” 在信息不對稱的面粉市場中,這將使得優質面粉的生產者更難出售優質面粉并面臨更艱難的競爭。同時,這也進一步增加消費者購買劣質面粉的機會,他們會更快的降低意愿支付的價格,優質面粉的生產者將會更快的被劣質面粉的生產者驅逐出市場。
“壞的產品將不斷地驅逐較壞的產品,較壞的產品不斷地驅逐中檔的產品,中檔的產品不斷驅逐次優的產品,次優的產品不斷驅逐優良的產品……這一連串的事情的不斷發生將最終使整個市場不存在。” 在面粉市場中,隨著消費者對于面粉質量的期望逐漸降低和優質面粉的生產不斷的減少,消費者最終將會認為整個面粉市場中所有雪白的面粉都是通過增白劑處理過的劣質面粉并對整個市場失去信心,最終消費者會選擇放棄任何面粉的購買。由于獲得信息的高成本,所以低質量的商品基礎了高質量的商品。恰如我們所見到的那樣,這種逆向選擇問題可以變得十分嚴重,以致完全摧毀市場。事實上,當沒有人購買面粉,那么整個面粉市場也將不存在。
由此可見,雖然面粉增白劑尚未證實對于消費者的健康產生有害的影響,但是它對于市場信息的影響將是不容忽視的。增白劑會使得消費者甄別優質面粉與劣質面粉變得相當困難,信息在面粉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將變得極度不對稱,進而產生逆向選擇問題。在長期,整個面粉市場也將可能隨著優質面粉逐漸被驅逐而徹底的被破壞。反之,“提升買者的信息將毫無疑問的提升市場交易,只要需求曲線是向下傾斜的。” 如果能夠對面粉添加劑進行有效控制,消費者將會獲得更多的面粉質量的信息,價格將重新調整區分面粉質量,面粉的總體交易也將得到改善。
因此,從有利于加強市場信息、促進市場交易和改善市場福利的角度來看,我們應當通過發令和有效地監管全面禁止使用任何面粉增白劑,減少市場上不對稱的信息,保證市場看不見的手有效地發揮作用。禁止面粉增白劑既可以拯救防止面粉市場破壞、恢復消費者對于面粉質量的信心,又能夠鼓勵生產者進行高水平競爭、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增強國際市場上的產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Karl-Gustaf,Torsten Persson,Jorgen W.Weibull(2002) Markets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Contributions of Geoge Akerlof, Michael Spence andJoseph Stiglitz.,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4,No.2, pp. 195~211
[2]Jonathan Levin(2001), Information and the Market for Lemons,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32, No. 4,pp 657~666
[3]George A. Akerlof(1970), The Market for “Lemonsz’: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from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84, No. 3, pp. 488~500
[4]Jae-Cheol Kim(1985), The Market for \"Lemons\" Reconsidered: A Model of the Used Car Market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5, No. 4, pp. 836~843
[5]Charles Wilson(1980), The Nature of Equilibrium in Markets with Adverse Selection,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1, No. 1, pp. 108~130
[6]Charles A. Wilson(1979), Equilibrium and Adverse Selec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9, No. 2,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Ninety-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p. 31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