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的價值不因她身處的地位而打絲毫的折扣。
——題記
很小的時候,我就時常陪著媽媽在菜市場賣菜。每次賣菜,她不讓我坐在身邊,給我個凳子,讓我遠遠地坐在她的視線里。我知道她是怕我的同學碰到使我小小的自尊受到傷害。那時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那點兒可憐的虛榮心已傷害到了母親。
到了上初中的時候,我幾乎已經不去母親的攤上了,偶爾學校急需用錢,我才會勉強去一次。而那一次卻是讓我真真正正地重新審視了自己對母親所做的一切。
我站在街口尋著母親,喧鬧的人群讓我有些眼花,最后我在那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旁尋到了她。她正費力地從車上拿出兩個大筐要賣的菜,一步一個趔趄地走向攤位。凌亂的頭發讓我倏地感覺到自己的成長是犧牲了母親的青春的,那個身影帶給我的震撼絕不亞于朱自清老父親的背影。我奮力地跑到母親面前,幫她把筐擺好,大聲地吆喝:“賣菜啰!新鮮、便宜、好吃的菜,快來買呀!”此時,我感覺到了母親臉上的驚愕,隨即看到眼淚滑過她的面頰,那里面有愧疚也有喜悅。那一天,母女倆的眼淚交織在了一起,如心與心的溝通。
后來,母親常提起這件事。她說擺攤不偷不搶不丟人,但總覺得對我很愧疚,生了我卻不能讓我體面地活著。我沒有跟母親說那天我的思想的掙扎,只是后來再有人問“你母親是做什么的”時,我會大聲地說:“菜場賣菜的。”每每這時,我分明看到了母親臉上欣慰的笑容。
我的母親是賣菜的。她這種“職業”對社會的貢獻微乎其微,但依然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雖然她是一位平凡的母親,但她的偉大,她的價值,絲毫不遜于任何一個社會地位顯耀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