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國際化還是“北進”,香港電影的本質還在?!跋M覀冞@股力量也能改變整個華語電影產業的未來”
陳嘉上的新作,好萊塢電影《拳皇》(King of Fighters)剛剛在北京完成了特效與后期。同時,身為香港金像獎當值主席,很多活動上也能看到陳嘉上行色匆匆的身影。采訪在一家港式茶餐廳進行,時值午高峰,他很自覺地把旁邊的桌臺清理出來,以便店家拼桌——陳嘉上的低調與謙和是出了名的。
入行已將近30年的陳嘉上說自己始終堅持為觀眾拍電影。但,“不能一味地迎合”,“起碼我是愛電影的,不是亂拍的”。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上,當大家都沉醉于市場增長的成就與大片取得的高額票房時,陳嘉上又在問:“我們到底能不能為觀眾拍出更好的電影?”
低潮中的摸索
1960年出生的陳嘉上在上世紀80年代初進入電影圈,正趕上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和李翰祥等前輩一樣,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邵氏擔任電影道具師。在做特效與道具工作之余,陳嘉上一直努力寫劇本。1983年,他和兄弟陳慶嘉、好友鄭丹瑞合寫的劇本《緣分》被順利搬上大銀幕。1988年,陳嘉上作為執行導演執導了自己的首部電影《三人世界》,結果票房高達2400萬港幣。隨后他與鄭丹瑞等組建了仝人電影公司,主攻市民喜劇?!缎∧腥酥苡洝废盗惺撬@一階段的代表作。

1991年對于陳嘉上和日后的天王巨星周星馳來說都是值得紀念的一年。是年,兩人合作的《逃學威龍》以4400萬港幣的成績成為了當年的票房冠軍。陳嘉上也由此成為一線大導,并逐漸開始涉足其日后大顯身手的警匪、動作片領域。
在整個上世紀90年代,他頻頻與周星馳、李連杰和成龍等大明星合作,拍出了《武狀元蘇乞兒》、《精武英雄》、《霹靂火》等一系列賣座電影。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上世紀末,內外交困的香港電影從巔峰滑落低谷。香港電影最低迷的時候,堅信人生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的陳嘉上也一度消沉,甚至公開感嘆“市道艱難,誠意沒用”。這種心態也影響到了他的電影創作。1998年,他拍出了極具顛覆性的《野獸刑警》。他說自己當時對電影工業和周遭的一切都非常不滿但又無可奈何,該片算是某種沉默中的爆發。“當時我真以為這是我最后一部戲了,所以心態上有點放棄。覺得賠也無所謂了,那就拍吧。”
現在看來,《野獸刑警》和同樣黑色暴戾的《暗花》無疑是1998年香港電影的代表作。就藝術水準而言,該片在陳嘉上的導演作品中是最凌厲也是最個人化的一部作品。影片榮獲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獎,陳嘉上也首次得到了最佳導演獎。然而他自己對這部影片的態度卻異常矛盾。因為作為商業導演,《野獸刑警》是陳嘉上第一次讓老板賠錢。雖然確實有客觀原因——當時是盜版最泛濫的時期,但陳嘉上始終無法對此釋懷,因為不管市道如何,“總還有不賠錢的電影啊”。
《野獸刑警》的市場失敗使自認商業導演的陳嘉上受到了嚴重打擊。隨后幾年,他的拍片速度與作品規模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從2003年的《飛龍再生》到2008年的《畫皮》的這5年間,陳嘉上只拍了3部戲。其中無論是走嚴肅路線的《A1頭條》還是惡搞喜劇《至尊無賴》,在香港都算是中小成本,而另一部《三分鐘先生》的預算甚至只有600萬港幣。另一方面,這期間他的電影所涉獵的類型卻比以往更為豐富,從各類國際合拍到香港本土喜劇無所不包。他說“當時好萊塢一來,基本把港片的市場都掃光了,再加上香港電影本身很亂”,身處亂局,惟有以變求存。陳嘉上說自己希望通過嘗試各種新方向,為港片找到生存之路。為了更好地理解電影市場和商業運作,他還到英皇娛樂擔任了CEO,嘗試做發行等工作。幾年下來,陳嘉上說自己進步了不少,想法“產業化了很多”。
內地“畫皮”
雖然一度跌入谷底,但隨著內地電影市場的迅猛發展,香港電影又獲得了新的發展契機,尤其是兩地的電影合拍出現了繁榮勢頭。陳嘉上是這一潮流的推動者之一。
他對內地并不陌生。早在1992年,他就和周星馳在內地拍了《武狀元蘇乞兒》。在1994年,他又和袁和平、李連杰合作了《精武英雄》。時至今日,這兩部電影仍被很多內地觀眾視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在《野獸刑警》的爆發之后,陳嘉上有3、4年沒拍片,因為“不知道有什么題材可拍”。2002年,寰亞集團支持他們幾位低潮中的導演重新出山。劉偉強當時準備拍《無間道》。陳嘉上則考慮到當年內地賀歲檔中沒有馮小剛的賀歲片,決定試著做喜劇。隨后王晶出了個點子,建議拍白玉堂的故事,于是就有了合拍賀歲片《老鼠愛上貓》。
影片是在涿州和懷柔拍攝的。幾年間國內電影業的變化讓陳嘉上感觸頗深:“制作方面進步很多,內地的工作人員也進步了很多?!庇捎诋敃r合拍政策已有了對內地演員比例的規定,因此劇組邀請了李冰冰和郭冬臨等內地演員。陳嘉上說這也是自己第一次領教內地演員的厲害,整個拍攝過程,雙方合作得非常愉快。
相比之下,2008年他再次赴內地執導的《畫皮》則要曲折得多。該片最初找的是另一位香港導演,但其團隊做了很久都找不到順利進入內地市場的定位。一方面原來的導演有特別的堅持,對于一些修改想不通。另一方面,投資方覺得按導演的方向拍,絕不可能順利過審。最后雙方都找到了陳嘉上。到陳嘉上最終同意接手《畫皮》時,距離正式開拍只剩五個星期。
談到臨危受命執導《畫皮》,陳嘉上說一方面是他當時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一個既能過審、對于觀眾又有新意的方向。此外,投資方寧夏電影制片廠的拼勁也打動了他?!昂貌蝗菀子型顿Y人下決心要做一個新戲,要是還沒拍就賠了,那就太可惜了?!彼f作為導演,自己沒有什么好顧慮的,“拍得不好大家罵唄,反正我自己肯定是盡力了?!睂τ谟捌詈蟮钠狈砍晒Γ惣紊系褂X得非常意外。
從《老鼠愛上貓》到《畫皮》,幾年間,內地與香港電影的合作大步推進,不過陳嘉上認為兩地電影未來的合作空間依然很大。在他看來,香港電影豐富的商業意識與經驗正是內地所需要的。他至今還記得在《老鼠愛上貓》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有內地記者問“你拍這么多爛片不怕影響你在藝術方面的進步嗎?”這個問題讓陳嘉上覺得很奇怪,“那時大家仍舊還把商業片看作洪水猛獸,說你是商業片導演其實就是罵你?!爆F在情況當然有很大改變,但在他看來,香港的經驗還是有優勢。例如相比從學院環境和盜版光盤中成長出來的很多內地導演,香港導演大部分都是從行業里鍛煉出來的。“現在香港的很多年輕人在進入電影前都在電視臺等處磨礪過,大學畢業生直接當導演的,很少”。
陳嘉上認為基層的磨練很重要?!耙欢ㄒ?。”做電影幾十年,他認為這一行最難的還是找方向。對于現在的青年導演而言,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市場很重要,市場其實就是觀眾?!跋愀鄣膶а菝恐芏紩ビ霸汉陀^眾一起看戲?!标惣紊舷M馨堰@種模式帶到內地,為民族電影業的未來發展培養更多的后備人才。
未來與希望
對于香港電影的未來,陳嘉上的看法是要“幾條腿走路”。一方面,與內地進一步深入合作是大勢所趨,這點毫無疑問。但另一方面,內地有特殊的電影制度與管理體系,目前香港電影仍在適應和調整之中。早幾年香港導演在題材上似乎擁有更大的靈活性,例如販毒題材的《門徒》,還有陳嘉上自己的《A1頭條》。他說該片當時能夠順利登上內地銀幕,成功做成合拍,也出乎自己和投資方的預料。然而近兩年來,一些試圖劍走偏鋒的香港電影開始遇到問題,比如之前的《黑社會》和今年的《新宿事件》,還有出于演員問題的《神槍手》。在陳嘉上看來,這些都是雙方在下一步的合作中需要面對的問題。其實《畫皮》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功于對內地市場特殊情況的靈活把握。不過對于目前的很多香港電影來說,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時間。
陳嘉上認為香港電影自身的長遠發展,同樣也需要建立一個更為平衡的市場構成——除了與內地的合拍,與好萊塢、東南亞的合作,以及與臺灣之間的資源重整等也都是值得開拓的方向。
事實上,陳嘉上自己就是“多條腿”路線的先行者。例如他九年前執導的《公元2000》,這部耗資巨大的高科技動作片是香港與新加坡的首個合拍片。不同于此后蔚然成風的古裝大片風潮,該片走的是一種基于香港既有格局和東南亞市場的合拍模式。然而無論是《公元2000》還是之前的《紫雨風暴》,雖然一度頗具聲勢,但最終成績不溫不火,這股風潮也是曇花一現?,F在回想起來,陳嘉上認為這種亞洲合拍模式的致命缺陷在于其定位與好萊塢的主流方向過于接近?!暗扔谠谟财春萌R塢,但別人有更大的投資,可以放進更多的動作和特效?!币虼恕叭A語片不做差異性的話,是沒有勝算的”。另一方面,當時內地市場漸漸開放,相比傳統市場的激烈競爭,開發這塊“新大陸”的難度要小得多。于是很多投資人和導演紛紛舍難取易,這也直接促成了內地合拍的迅速發展。
在跨國合拍方面,陳嘉上在英皇期間執導過《飛龍再生》。這是一部完全針對好萊塢市場拍攝的電影,也是當時香港電影嘗試的出路之一。不過反攻好萊塢注定是艱難的,雖然投資人有所盈利,但《飛龍再生》在各地市場的票房卻極其慘淡。在陳嘉上看來,這部電影有其特有的價值——“當時這是第一部賣到美國,且在美國影院放映片花的電影。”同時,該片也代表了當時香港電影工業的最高制作水平。此外,陳嘉上始終認為一個健康的電影業不是只看一兩個片子賣到多高,一個成熟的市場里應該有各種各樣的產品。在他看來,對于香港電影來說,只有在內地、東南亞,臺灣還有好萊塢都有發展的情況下,電影作為工業才能取得平衡,發展也才算是健康。
經歷了香港電影的幾番沉浮后,現在的陳嘉上心態很淡定。他說自己以前確實悲觀過,覺得香港電影可能快不行了;今天,雖然未來還面臨著許多挑戰和難關,但他非常樂觀。陳嘉上說自己不擔心將來,因為無論國際化還是北進,香港電影的本質還在,“希望我們這股力量也能改變整個華語電影產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