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的綜藝熒屏被慶典類節目所占據,而本月的綜藝節目收視數據也在同步增長,整體呈現出難得一見的熱鬧景象。
從榜單上可以看到,央視打造、張藝謀執導的“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聯歡晚會”成為十月份綜藝熒屏的收視“老大”。從南到北的五個城市,觀眾們都對這臺晚會青睞有加,其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可謂獨占鰲頭。事實上,如果從規模上來說,這臺電視晚會在全世界范圍內都絕無僅有。從組織到表演,如此巨大的舞臺、如此龐大的表演隊伍,都被梳理得井然有序,完美的畫面也能即時被切換到電視屏幕上。在兩個小時的晚會進程中,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喜悅的氛圍,也能同時欣賞精彩的表演和視覺效果。
北京的觀眾顯然很認可央視的綜藝節目制作水平,央視的節目經常在北京榜單上出現。此次,緊隨國慶聯歡晚會之后,央視的中秋晚會成為北京觀眾的又一最愛。
與國慶晚會的熱烈氣氛不同,中秋晚會更加突出的是詩情畫意。今年的央視中秋晚會把舞臺搭建在了江西宜春的湖面之上,其舞臺設計可謂古色古香,韻味十足,在電視屏幕上呈現出來的畫面也堪稱美輪美奐。這樣的晚會能夠經得起反復品味,贏得觀眾的喜愛在情理之中。排行榜單顯示,在成都和長沙,央視中秋晚會也排位第二。
上海觀眾則看到了極具本地特色的國慶節目。東方衛視推出了“家庭演播室”的國慶特別節目,以平民化的視角、綜藝節目的操作手法來展現新中國的變遷和大眾生活的改進。節目中邀請到不少上海市民現身說“史”,令人備感親近。從其收視成績來看,該節目的策劃和包裝是成功的,東方臺獨辟蹊徑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回報。其他幾個王牌綜藝節目,如《相約星期六》《36.7度》等,已是上海榜單上的“常駐”節目。
廣州的觀眾此次可以說陷入了綜藝晚會的“包圍”之中。除了央視國慶聯歡晚會拔得收視頭籌,“美在花城廣告新星大賽總決賽晚會”和“廣東電視臺五十周年盛典”分列在收視榜的二三位。前者是一項選美賽事,這類節目擁有持續性的魅力;后者是廣東電視人自己的慶典,觀眾們對它的關注,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廣東電視人努力的成效。
與廣州的情況類似,成都榜單上也有一項選美賽事:第49屆國際小姐世界大會西南賽區比賽。或許是因為臨近年底,各種比美活動也漸入高潮,而對觀眾來說,這樣的比賽稱得上是賞心悅目。此外,四川本土的綜藝節目《開心21》依然在前五名榜單之列,顯然它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已經穩固。
而在長沙榜單上,除了雷打不動的《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長期駐守外,本期《挑戰麥克風》也登上了第五名的位置。
《挑戰麥克風》其實是平民卡拉ok比賽,其開放性的特點讓觀眾很有參與感,傳唱度高的流行歌曲也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操作這樣的節目,既不特別費力,也容易討巧。但是對《挑戰麥克風》來說,其一大缺點是節目的表現形式過于單一,如果不能想出更多的精彩元素添加進去,可能會讓觀眾產生疲勞感影響到節目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