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民窯青花瓷器,因產于我國青花瓷生產的黃金時代,其制作工藝嫻熟,種類繁多,造型清秀,透出曲線美。胎質細膩堅致,釉層剔透堅硬,與胎體結合緊密。青花用浙料和云南珠明料,灰暗、明快兼而有之,但均都沉穩。紋飾題材廣泛,筆法多樣,繪工精細,有著較高的產品質量和藝術價值。
這只青花云鶴八寶紋(八吉祥)碗,口徑12厘米,底徑6厘米,高6.3厘米,口外撇,弧腹,高足墻,圈足呈滾圓潤滑的“泥鰍背”狀。胎骨較厚重,胎質潔白堅致。釉色白中泛青,釉質瑩潤堅硬,青花發色深沉。碗的外腹壁共繪四只仙鶴,兩只呈向前飛翔狀,另兩只呈騰飛上升狀,作相間環繞排列,飛舞于祥云之間,動感十足。隙地繪以靈芝、球、磬、珠、艾葉、紅葉六種圖紋,加上祥云與仙鶴共同組成傳統吉祥紋飾八寶紋,也稱八吉祥紋,寓意吉祥如意、富貴長命。此八寶紋是在珠、球、磬、祥云、方勝、犀角、杯、書、畫、紅葉、艾葉、蕉葉、鼎、靈芝、元寶、錠等物件中隨意選擇組合而成,這種寓意八寶紋樣在清代康熙時期景德鎮瓷器中比較多見,官窯和民窯產品上都出現過。碗近足處繪變形蓮瓣紋一周,底青花雙圈內楷書“奇石寶鼎之珍”雙行六字吉語贊頌款。吉語贊頌款是指在陶瓷器上以具有祈求幸福、吉祥意義或贊賞瓷器本身含義的字、詞、短語作為款識,以表達人們的某種祝愿和對瓷器的欣賞。此類款識從明代洪武朝起就流行于吐,明代晚期和清代前期是使用吉語贊頌款的高峰期。這種吉語贊頌款,含義豐富,個性較強烈,令人產生與古人神交般的感覺。綜合此碗器型、紋飾、青花發色、款識、圈足處理工藝等特點,此碗應是一件清代康熙時期民窯燒制的高檔次日用品。
(責編:雨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