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舞九天——楚文物特展于5月22日在湖南省博物館新陳列大樓三樓展出,展覽持續三個月,作為一個原創的大型楚文物特展,本展分“尚武修文”、“尊禮崇樂”、“蘊美求奇”、“好巫祈福”四大部分,展覽面積約1800平方米,展品囊括了湘、鄂、豫、皖四省860余件(組)楚文物精品,這里選介了部分展品,以饗讀者。
舞人動物紋錦 戰國
長71.8厘米,寬52.1厘米
1982年湖北江陵馬山1號楚墓出土


荊州博物館藏
三色錦。經線有深黃、深紅、棕三色,緯線為棕色。其紋樣是由緯向排列的上下七組不同的小圖案組成,橫貫全幅。每組小圖案分別以波折紋相隔,波折紋內填以龍紋和幾何紋。小圖案以對稱的舞人動物紋為主題,舞姿翩翩的人物,長尾曳地的峨冠鳳鳥、以及姿態各異的龍紋、麒麟,加之深紅、深黃、棕三種溫暖的色調,顯得意趣盎然,構成一幅歡快明朗的畫面。這種錦主要用作面料和一些衣物的緣部,是迄今見到的戰國時期圖案最復雜、單位花紋最大的一種錦,需要復雜的提花裝置和熟練的技藝才能織成,無論織造技術還是色彩圖案,都堪稱戰國時期織錦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