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戰略思想博大精深,不僅對指導中國革命具有決勝千里的重要作用,對當今中國企業管理,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特別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環境下,中國管理人員除學習西方先進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外,也要注重從毛澤東戰略思想中汲取豐厚營養。
一、農村包圍城市
從薄弱環節開始尋找生存與發展的空間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略轉移史。從攻打城市到進駐農村,是在不斷尋找生存與發展的空間中轉移。做企業亦是如此,沒有一個市場或產品是永久的,只有在變中求勝,關鍵是找準發展的切入點,尋求成功的戰機。而放棄和轉移就是為了找準發展切合點。
1.放棄,是為了保存自己
面對實力懸殊的對手,如果以硬碰硬,以眼還眼,就像毛澤東所說的:“叫花子與龍王爺比寶”,極不可取。正確的選擇是轉移、保存有生力量。只有保存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消滅敵人。商業競爭也是如此,實力比競爭對手弱小不能硬拼,除非對于戰略全局有著決定性作用,否則,寧肯退讓,也不要硬拼。
2.轉移,以尋求發展的空間
不同行業的市場環境有著很大差異。在市場中,有的擁有眾多的競爭者叫完全競爭市場;有的由少數幾個競爭者所主導,叫寡頭市場;還有的處于萎縮狀態的叫夕陽市場。如你處于夕陽市場,那么即使你的競爭力很強,仍然會出現“播下龍種,收獲跳蚤”的局面,這就需要進行戰略性轉移。而“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恰好包含著戰略轉移原則,即可以轉移到具有發展潛力的成長型市場,獲得適合自身實力和發展方向的商業環境。
二、立足根據地:湍流源源于泉眼
毛澤東說過:“歷史上存在過許多流寇主義的農民戰爭,都沒有成功,就是因為不要或不重視根據地。”市場競爭中,企業也要有自己的基地。
1.包圍中的反包圍,犬牙交錯的戰略競爭地圖
同戰爭一樣,雖然從總體來看,競爭對手是強大的,我是弱小的;但從局部戰術上,我方可以形成我強敵弱的局部優勢,反過來包圍對手。例如:電影院的消費群主要來自以學生居多的年輕人,大型電影院占據了市中心黃金地帶。那么實力弱小的影院怎么辦呢?可以直接在學校附近的次級商業地帶建立小規模影院,半路截斷大型電影院的客流。這樣幾個小規模影院聯合起來,就能反向包圍實力強大的大型電影院。
2.市場邊界競爭策略
任何市場都有限度,超越這一界限之后,企業實力就將大幅度減弱。市場邊界的問題如同內、外線作戰,內線相當于企業傳統目標市場和生產、研發能力以內的部分;外線是企業能力之外的部分。如果說內線是在已經占有的熟悉領域進行防御的話,那么外線就是在尚未占有的陌生領域進行進攻。毛澤東常常是充分利用根據地,跳到外線選擇對手的薄弱環節進攻敵人。而商場競爭也是這樣,例如:電視劇《大染坊》里有這樣一個情節:當一家日本商人藤井在壟斷了青島的印染市場后,把競爭觸角延伸到濟南,依靠生產原料便宜的優勢,通過低價傾銷來占領山東市場,大華染廠的陳壽亭看準了機會,大量購進其低價新產品,反將其轉賣到青島、東三省等藤井占據主要市場份額的市場,迫使其放棄競爭,退出了山東市場。
三、游擊戰:運動中發力
對于游擊戰,毛澤東有這樣精彩論述:“我們的戰術就是游擊戰術。大要說來就是,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應付敵人?!?/p>
游擊戰是弱小的實力避開強攻對手所用的一種策略。弱者攻打強大的目標,只能失敗。相反,放棄攻打大目標,選擇小的目標就能取勝。因為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容易忽略這類目標,也可逃避對手毀滅性的打擊。宗慶后先生說:“可口可樂在農村市場推出價格為1元錢的玻璃瓶可樂時,實際上1塊錢的玻璃瓶可樂很可能要虧本。跨國巨頭常會以虧本搶占市場,然后再去提高價格,但在你價格是1元錢時,我不去跟你搶。等你賣兩元錢時,我用1元5角跟你搶。你不是又白搞了嗎,我又把陣地搶回來了”
四、分散敵人兵力是以弱勝強的法寶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以弱小的力量打敗強大的敵人,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分散敵人的力量集中我優勢力量。毛澤東認為改變事物的最佳辦法在于集中有限力量于矛盾的主要部分,只要主要部分改變了,事物的全部就開始改變了。在強敵進攻,首先通過地緣上的戰略退卻使敵人分散實力;其次,從運動中發現影響僵局的關鍵性競爭因素,局部集中我優勢力量,形成我優敵劣的局部優勢,從而達到全局上轉敗為勝。在解放戰爭中,胡宗南指揮23萬人進攻我延安,毛澤東率領2.5萬人撤離了延安,轉戰陜北。幾十萬敵軍分散在以延安為首的各個城市消弱了力量,到處撲空找不到我軍,我軍卻集中優勢兵力攻打敵一部。就這樣我軍利用“蠶吃食”方法,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同比自己多達10倍的國民黨軍隊從容周旋,三戰三捷,粉碎了敵軍的進攻。
商業競爭的根本是盈利,而分散競爭對手實力的最佳辦法就是用經濟利益去引誘其放棄集中,許多企業發展壯大了以后就以為什么都可以去做,于是為了短期利益實行所謂的多元化,最終分散了企業的實力。并逐漸衰落。
五、集中兵力,決勝之關鍵
從孫子兵法到毛澤東的軍事實踐,從牧野之戰到圍魏救趙,無不貫穿了集中兵力的原則。可以說,集中兵力原則是弱軍對抗強軍的惟一法寶。毛澤東批評過“軍事平均主義”,反對所謂“兩個拳頭打人”的說法,把主力分割為二,企圖在兩個戰略方向同時求勝,結果是“一個拳頭置于無用,一個拳頭很疲勞?!边@就向我們道出了紅軍以弱勝強的秘密。這一樸素思想蘊含了由平凡到卓越的力量,也給今天企業的發展戰略以有益的啟示。對于企業來說,企業要想發展,就不能一味均衡配置有限的資源。而是要根據商情,或集中或分散,要象華為公司那樣:一方面集中全部力量專注通信核心網絡技術的研究開發,形成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體系;另一方面,不惜集中人力、物力與競爭對手爭奪關鍵目標客戶,從而保持了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在毛澤東戰略思想中,包含著大量的適應中國現代企業管理的思想,從毛澤東戰略思想學習管理經驗,對于提高中國現代企業的治理方略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