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EVA是一種新興的企業業績評價方法,其主要優點在于計算時考慮了資本金的相關成本。本文介紹了EVA的概念及其計算方法,在比較分析EVA方法優缺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 EVA 評價方法 資本成本
企業的業績評價是企業管理的核心,不同企業的管理者一直都在尋找一種有效的企業業績評價方法。傳統的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指標及體系有兩個明顯的缺陷,使其評價效果并不令人滿意:首先是它對成本的不完全計算,沒有考慮權益資本成本;其次是它以存在某種程度的扭曲和失真的凈利潤為基礎。因此,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種新型的企業業績評定方法——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簡稱EVA)逐漸受到企業界的關注和青睞,它消除了傳統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存在的諸多弊端,較好地體現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財目標。
一、EVA的概念
EVA是由美國Sten StewartCo.(咨詢公司)于1990年首先公開提出并注冊了EVA商標,并于1991年創立了EVA業績評價系統。《Fortune》上發表的一篇題目為“創造財富的關鍵”(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認為,使用EVA方法能夠帶來顯著的競爭優勢,它是“當前最熱門的財務思想并且其熱度會越來越高”。EVA是一種基于稅后凈營業利潤、產生這些利潤所需要的資本總額和資本加權平均成本(WACC)的管理業績財務評定方法,在計算EVA時,所用到的三個要素為: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總額和資本加權平均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EVA=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總額×資本加權平均成本
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EVA的計算結果反映為一個貨幣數量,可以用來衡量企業的經營利潤是否足以補償所投入的全部資本成本。 如果EVA>0,則表示企業獲得的投資收益大于該項投資占用的資本成本,即企業創造了財富。如果EVA<0,則表示企業的經營活動不是創造財富而是在耗用自己的資產。因此,企業的目標應該是最大程度地創造正的、不斷增加的EVA。
計算EVA的關鍵在于計算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總額、資本加權平均成本三項內容。
稅后營業凈利潤是指對會計報表中稅后凈利潤進行必要的調整。這種調整主要涉及的項目為折舊、攤銷、資本化、費用化處理等會計信息。調整的項目多達164項。事實上,每個企業在實際調整時可能涉及的項目是不同的,這主要是由于各個企業所涉及的經濟業務不同,以及某項會計事項表現的重要程度不同。在實際應用中,在大多數情況下,只需做5~10項的重要調整即可達到一定的準確程度。
資本總額是指公司全部股東投入公司支持公司運營的全部資本的賬面價值,包括債務資本和股本資本。在計算資本總額時也需要對相關會計報表項目進行調整,這些調整主要是指對流動負債、對商譽攤銷、對研發費用資本化等進行的調整。
以上兩項計算之所以進行調整,其目的在于創造一種能使管理者像股東一樣行動的業績評價方式,調整采用穩健的會計政策所造成的影響,消除公司的盈余管理機會,使企業的業績計量不受會計計量誤差的影響。
二、EVA業績評價方法的優勢
1.對會計利潤進行了修正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制訂了一系列的會計準則,來保證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公允性。但由于傳統會計信息的披露是以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為基礎,這為管理層操縱和粉飾會計利潤提供了可能,使得會計利潤存在某種程度的失真,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而對于EVA指標,盡管其計算仍以傳統的會計報表中的數據為主要的信息來源,但它對會計信息進行了必要的調整,盡可能消除傳統的會計準則的影響。通過一系列的調整,使得EVA能夠真實和完整地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
2.采用了經濟利潤的概念
經濟利潤是經濟學中描述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企業收入中扣除所有投入生產要素(包括股東投入的資本)的成本的利潤。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的區別主要在于是否計算權益資本成本。在計算會計利潤時,未考慮權益資本成本,只考慮了債務資本成本。權益資本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本來源,是有機會成本的。權益資本的成本就是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其成本遠遠大于債務資本成本。如果不考慮權益資本成本,計算出來的會計利潤包含了未彌補的權益資本成本,虛增了利潤。而企業真正的經濟利潤遠遠低于會計利潤。EVA所衡量的是企業獲取的利潤是高于還是低于投資者所要求的最低報酬率。只有高于投資者所要求的最低報酬率,EVA大于零,它才是企業的真正利潤。
3.EVA是有效的企業業績評價方法
EVA可以將多種評價指標統一于一身,不僅能夠評價企業的短期業績,還可以用于評價企業的長期業績,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業績評價體系中,不同的評價目的往往采用不同的評價指標,如評價企業戰略規劃時,以收入或市場份額的增長為依據;評價長期投資項目效益時,以凈現值或投資回收期為依據;評價各部門的業績時,以投資回報率或預算規定的利潤水平為依據等。EVA結束了這種混亂狀況,將眾多的評價指標統一于一身,并將企業各種經營活動歸結為一個目標,即如何產生EVA。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各部門會自動地加強合作,創造最大限度的正的EVA。
4.將股東利益與經理業績緊密聯系在一起,避免次優化決策
由于EVA是一個絕對值,可以避免相對數指標帶來的決策次優化方式。例如:采用投資報酬率作為部門業績考核指標時,部門經理將會放棄高于資金成本而低于目前部門投資報酬率的投資機會,或者減少現有的投資報酬率較低但高于資金成本的某些資產,以提高本部門的業績。但是這樣做損害了股東的利益。從股東的角度來看,只要EVA大于零,就能增加股東財富和公司價值。EVA業績評價方法能夠引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有利于提高企業資產的使用效率。
三、EVA業績評價方法的局限性
EVA業績評價方法并非盡善盡美,沒有任何缺陷。EVA在實施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EVA不便于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業績的比較
EVA是個絕對值,在相同的經營效率下,公司資產規模大必然會有較大的EVA。如果不排除EVA所包含的公司規模信息,比較結果必然是不客觀的,從而失去說服力。
2.EVA缺乏有效的現金流量信息
EVA實質上是以凈利潤和資本成本為中心,這樣仍為企業操縱利潤留下了空間。雖然企業的經濟增加值為正,但是如果沒有盈利的現金流入,企業將無法進行利潤分配,使得企業利潤缺乏必要的現金保障,所以,EVA不能反映盈利的現金流入。
3.EVA不利于分析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EVA僅是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綜合性很強,但是無法幫助管理者找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這一缺陷正是杜邦財務分析方法的優點。杜邦財務分析方法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指標,采用目標管理的方法將財務比率進行連接,并且財務比率之間有主要指標和輔助指標之分,通過分析這些指標間的關系,進而找出企業的癥結所在。因此,將杜邦財務分析方法引入EVA體系中,可以進一步完善EVA業績評價方法。
4.EVA不能解決復雜多變環境下的企業業績評價問題
目前企業所面臨的環境日益復雜,在劇變的環境下,EVA業績評價方法的實施存在一些障礙。首先是資本成本的計量問題。雖然可以通過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資本成本提供理論框架,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十分困難。其次是企業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對企業業績的評價有不同的要求,單一的EVA評價方法不可能很好地滿足需求。最后是計算EVA的調整問題。EVA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它對傳統的會計報表中的數據進行了一些的調整,這種調整對消除會計信息失真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調整項目之多,大大增加了EVA計算的難度。同時,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通過一系列的調整,可能去掉了企業向市場傳遞的有關企業成長機會的信息,增加了投資者投資項目選擇的難度。
四、結束語
EVA是國外近年來提出的新的企業業績評價指標,與傳統的企業業績評價指標相比,EVA能夠很好地衡量企業財富的增加。但是EVA仍然屬于財務業績的評價系統,對非財務業績評價重視不夠。在進行企業業績評價時,應將EVA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共同為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服務。
參考文獻:
[1](美)AL·埃巴 凌曉東譯:經濟增加值:如何為股東創造財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谷 祺 于長智.EVA財務管理系統的理論分析[J].會計研究,2000(11)
[3]楊蘭昆 李 湛:基于EVA的管理績效評價方法:應用與局限[J].預測,2000(4)
[4]孫 錚 吳 茜:經濟增加值——盛譽下的思索[J].會計研究,2003(3)
[5]邵軍等:EVA——企業業績評價的新理念[J].商業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