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網絡團購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的電子商務模式。本文基于對校園團購的深刻認識,通過對校園網絡團購模式的研究,進而分析了校園網絡團購相對于傳統網絡團購的優劣勢。
[關鍵詞] 校園網絡團購 團購模式 優劣勢分析
一、網絡團購概述
網絡團購是電子商務的新興產物,是指某些團體或個體通過互聯網的信息交換平臺與有相同購買意向的消費者聯合起來,通過信息交換平臺向供應商進行大批量的商品訂購,以低于市場價格獲得產品或服務的采購行為。當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通過網絡的方式組成團體采購商品,網絡團購的范圍小到圖書、軟件、玩具等小商品,大到家居、建材等價格不很透明的商品,甚至連體檢、保險以及各類美容、健身等服務也采用團購的方式。
在傳統的采購模式下,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很難爭取到有利于自身的交易條件。而網絡團購改變了這種情況,消費者通過團購組織者聯合起來進行消費合作,從而提高了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的地位,加強了消費者的交易能力,減少了消費者與商家在法律、專業信息等方面不對稱的狀況。
二、校園網絡團購的模式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第24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3.38億人。在這3.38億網民中,高校學生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各大中城市的高校學生參與網絡團購的現象非常普遍,其網絡團購的模式主要有自發團購模式和商業團購模式。
1.校園自發團購模式。校園自發團購模式是高校校園團購的最初模式,是由高校團購用戶通過高校論壇、MSN、QQ等網絡工具自發組織起來就某一商品向商家進行批量購買從而獲得優惠的團購方式。校園自發團購有以下特點:發起人也是商品購買者,為了使自己能夠以更為優惠的價格購買商品,所以通過網絡邀請其他購買者組團前去購買;自發團購組織者通常具備較高的購買分辨能力和價格談判能力;組織者除了享受到與他人同樣的低價外,不會去獲取額外的利益。
2.校園商業團購模式。校園商業團購模式是現今高校比較受歡迎,較為流行的網絡團購模式。該模式借助專業團購網站,以第三方服務平臺的形式提供網上交流平臺和商品信息展示平臺,從而為商家和高校消費者之間搭建了橋梁。校園商業團購服務比較規范,團購的商品豐富多樣,涉及高校消費者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校園商業團購網站的特點如下:具有商業法人資格、網絡運營資格以及團購談判專家和售后客服人員;與供應商簽訂質量與服務保障協議;通過會員制度保證團購活動的順利開展,并且利用會員的信譽制度對會員進行管理。
三、校園網絡團購優劣勢分析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新浪新聞中心,進行的一項千人調查顯示,51.3%的人參加過團購;46.0%的人認同團購代表著年輕人在網絡時代一種新的消費模式。網絡團購在校園內能得到迅速發展,其優劣勢也日益體現。校園網絡團購和其他網絡團購相比,其優勢如下:
1.穩定的消費群體。1999年實施高校擴招政策以來,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達到2021萬人,是1998年的4.5倍。從上述數據可見,我國大學生人數基數大,而且穩定,可以形成強大的購買陣營,有利于開拓網絡團購的營銷空間。
2.高校校園作為一個知識密集、文化層次高、思想活躍的地方,更易容納新事物。大學生有許多共同的興趣和消費傾向,消費商品較單一,而且大學校園里的消費群體素質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對網絡消費等新興模式接受較快,從而為開展網絡團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他們尚沒有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屬于無勞動收入的群體,因此,購買商品時,價格因素總是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網絡團購正好符合了該消費群體的要求。
3.方便的物流配送。隨著城市規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大學城。在大學城內,各所大學學生的生活起居相對集中。正是這種區域化優勢,使一直困擾網絡團購的物流配送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通常的社會網絡團購,存在物流配送復雜的問題,原因就在于參加團購成員的居住地點分散,成員可能是來自同一城市的不同區域,也有可能是來自不同的城市。而校園網絡團購使物流配送得到了相對的簡化,從而使配送準確、及時,成本大大降低。并且校園網絡團購的物流配送還可以通過學生勤工助學的方式來進一步降低成本以推動網絡團購在校園的發展。
除了優勢,自然還有劣勢,其劣勢體現在:首先,學生的社會經歷少,辨別事物或事件真相的能力相對較弱,個別不法分子則利用這一點進行詐騙。由于網絡團購的溝通是在虛擬世界里進行的,不法分子會利用虛假的較大商品價格差額來吸引學生進行團購,前提是繳納一定的定金,等到團購的人數達到相當規模,他們便銷聲匿跡了。其次,學生進行校園網絡團購,容易出現非理性消費和跟風現象。往往網絡團購的商品價格都會比一般零售價格低,甚至是低很多。價格的誘惑會使一部分校園消費者進入一種消費誤區,不乏有些學生因為覺得便宜或者覺得大家都在買而產生沖動性購買,而這種消費沖動帶來的是浪費。
四、結束語
校園網絡團購這一全新的消費模式為大學生在購買商品時,帶來了價格上的實惠,并且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接觸到了更多的人和事。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校園網絡團購已不僅僅是一種消費或購物模式,而是一種進行社會交流,社會化活動的方式。自然,這種模式還存在缺陷,在其發展過程中,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姚 峰:團購現象的博弈分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第41卷,增刊,2007,4:161~163
[2]徐 琳:新型消費合作:網絡團購.商業研究,第350期,2006,1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