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寧波現代物流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而提出了構建寧波現代物流開放實訓中心和物流人才培養初步方案,文章最后就建立現代物流開放實訓中心保障機制做了簡要說明。
根據《寧波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寧波市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的目標要求, 2020年的寧波經濟發展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寧波將成為東北亞航運中心深水樞紐港、華東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現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樞紐;寧波市在“十一五”期間將重點建設5大臨港支柱產業、10大重點優勢制造業行業、10大現代服務業行業。現代物流產業已成為寧波市重點扶持的10大服務產業之一。然而,我市物流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物流企業人才嚴重匱乏。據調查顯示,寧波在主營物流企業從業人員中,直接經營物流的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才占17.00%,但是物流專業畢業的人才還不足1%。寧波物流的快速發展與物流專業人才的嚴重短缺形成了明顯反差,嚴重地限制了寧波城市現化物流發展的步伐。因此,寧波市政府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與寧波市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產業發展相銜接、具有區域特色的服務型職業教育”,加快人才培養,特別是加快培養熟悉物流服務對象,物流服務組織、交通運輸組織管理相關業務的物流一線技能人才培養,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急需一個物流培訓和實踐教學平臺,而現代物流實訓中心恰好能滿足這一需要,該中心的建立定將在寧波物流緊缺人才培養方面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寧波物流人才培養中的突出問題
1.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與物流職業教育缺少標準
多數開設物流專業的院校專業設施、設備建設落后于企業實際技術標準;學校課程設置與標準重理論輕實際,與實際需求脫節嚴重;技能考核標準與企業實際脫節,培訓考核制度存在應試現象。物流專業考核評估內容往往側重于實訓室占地面積、建設面積等硬性條件上,缺乏對教育質量的監控、評價。這些突出問題使得當前的教學與社會需求存在明顯的脫節。
2.物流專業教師難以適應物流教學實踐的需要
物流專業教師、技能教師數量、水平還不適應需要,不少專業教師對生產服務一線的經營管理、技術等了解不夠,很多專業教師是從高校畢業直接走上教育崗位,缺乏對實踐技能的了解和把握,只能紙上談兵。由于事業、企業編制“壁壘”森嚴,職業院校急需的物流企業高技能人才和實習指導教師又很難引進。
3.企業物流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物流培訓相脫節
現有的各類物流從業資格、資質的培訓壟斷在某些技能培訓(鑒定、考核)中心,但很多機構存在培訓資源不足,物流培訓項目很難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許多職業院校擁有豐富的培訓資源,或者具有較強的開拓物流專業培訓市場的積極性,但因沒有培訓資格而無法開展。
4.物流培訓經費匱乏,校企合作缺乏穩定機制
現行職業教育資源配置主要沿用計劃分配模式,有限的資源絕大部分配置給了國辦重點學校、原物流行業培訓機構,大量富有創造活力的教育機構得不到同等的扶持。目前我市企業參與物流職業教育積極性不高。據對本市28家企業問卷調查,有25家企業“不愿意”參加校企合作組織,17家企業“不愿意”參與相關課程開發,27家企業“不愿意”向學校支付教育培訓經費。
二、寧波現代物流開放實訓中心建設方案構想
由于寧波現代物流人才培養存在上述種種問題,因此有必要由市政府統籌規劃,職業院校和物流企業共同參與,構建一處或多處寧波市現代物流開放式實訓中心。該中心的培養要面向與現代物流產業鏈相關聯的企事業單位,為其培養在生產、服務第一線能從事運輸、倉儲、配送、貨代、物流營銷、物流信息處理等操作性技能的中高等應用型物流技能人才。具體方案構想如下:
1.功能定位
(1)社會培訓功能
該中心將整合其人員、設備、信息等要素、面向市場,為物流企業提供“訂單式”服務,獲取經濟效益 ,變消耗性實驗實習為盈利性的生產經營活動 ,促進實訓中心完成自身“造血功能”,滿足可持續發展。
(2)學校教學功能
該中心將利用其實訓條件,為寧波市各職業院校物流專業教師和學生提供職業化、企業化的物流實訓環境,方便其教學需要。通過物流教學項目課程開發,構建一體化實訓課程模塊,學生通過實訓模塊的學習,直接掌握上崗操作技能,使學生能實現“零距離”上崗就業。
(3)職業資格鑒定
該中心利用先進的設備和培訓模塊,通過與寧波勞動與社會保障機構合作,建立職業技能鑒定站(點),可以對社會從業人員和在校學生從事有關物流運輸、倉儲與配送、口岸物流、物流營銷的等方面的技能鑒定,達到一定技能的學員可頒發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
2.建設模式
該中心要求有與生產企業類似的設施設備、功能作業區和管理運作機制,依托數字化的網絡建設,開發仿真的職業情境軟件,學生在電腦上完成職業能力訓練。實訓中心主要體現生產物流、商業物流、國際物流、第三方物流等多種物流業態,涉及口岸物流、倉儲配送、生產物流、交通運輸等多個專門化物流職業領域,其規劃設計、教學資源配置、內涵建設等不僅對接物流專業建設的需要,而且要符合行業、企業崗位的需求。
現代物流開放實訓中心建設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一期工程完成物流實訓中心選址及硬件設施的配備。從目前寧波市的物流培訓基地來看,寧波九中或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有多年和物流企業合作辦學經驗,可考慮以此作為建設此實訓中心的首選基地;二期工程完成報關、船務港口、檢驗檢疫、銀行、配送中心、供應商等模擬操作系統建設;三期工程完成倉儲配送、物流運輸、口岸物流、物流營銷各模塊的建設,可以完成商業分銷物流管理實訓、配送管理實訓、倉儲管理實訓、國際貨代與報關管理實訓、運輸管理實訓、集裝箱碼頭管理實訓、航空物流管理實訓,最終形成功能完善、配套設施齊全的現代物流實訓中心。
3.運行項目
(1)推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教改工程,提高培訓質量
要求物流培訓教師及時了解物流行業、企業的職業能力要求,制定落實相關技能標準,按物流崗位群的需要設置課程,通過職業情境仿真,在開展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側重于實踐、實驗、應用性操作訓練,努力把該中心建設成寧波市物流“藍領”人才培養的中心基地。
(2)聚才興教,促進寧波物流實訓教師人才的培養
通過聘請物流行業專家和能工巧匠到實訓中心授課,形成一支工種齊備、技術過硬的師資隊伍,可以對各職業院校選派的物流專業教師進行對口培訓,使之成為既懂理論又精通實踐操作的雙師型人才,通過實訓中心的培訓,力爭寧波“雙師型”物流專任教師比例達到80%。
(3)拓寬培訓受益面,緊密圍繞“三工”培訓拓展業務
該中心在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物流操作技能的同時,也會面向農村轉移勞動力、外來民工和企業技工(簡稱“三工”),通過對這些社會從業人員的短期物流職業技能培訓,使之加入到現代物流行業中來,這既提高物流實訓室的利用率,又為緩解我市物流人才緊缺的現狀盡了一份微薄之力。
三、寧波現代物流開放實訓中心建設保障機制
1.資金保障
為了將實訓中心建設成為設施設備先進的職業技能訓練中心必然要加大對其財力投入。前期籌建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政府撥款、學校投入、企業贊助,建成后可通過培訓的方式獲取一定的收益以彌補培訓活動資金開展的不足。
2.人力保障
實訓中心需要完善的實訓指導教師隊伍。我們可以全職和兼職的方式聘請物流實訓專任教師。為保證日常教學的需要,可聘請部分比例的專職物流專業型人才擔任授課教師,部分教師要開通“綠色通道”,引進國內外優秀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充實到實訓中心專業教師隊伍中。
3.物力保障
為了滿足日常教學的需要,物流實訓中心除了購買必要的教學硬件設施之外,還必須有配套的軟件設施,而其中物流信息體統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這涉及到標準的問題,因此,由政府信息主管部門統一協調,以避免多頭建設,標準混亂。
參考文獻:
[1]毛光烈:寧波市職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寧波發展論集,寧波出版社,2006
[2]王軍鋒:寧波物流經濟發展的調查與思考.中國寧波政府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