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綠色包裝作為包裝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重要性日益增強,然而在包裝產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其對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損害等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為抑制包裝活動對環境的危害,保護生存環境,充分利用資源,促進包裝產業順利發展,全社會必須推行綠色包裝,制定有利于綠色包裝發展的政策法規;使包裝產業發展戰略與循環經濟相結合;重視環保教育和綠色包裝科研工作,以全面提高包裝管理水平。
[關鍵詞] 綠色包裝包裝產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
現代包裝作為社會物資流通的重要環節,同樣也存在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等可持續發展問題,在流通過程中抑制包裝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生存環境的凈化,使包裝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是包裝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之一。與此同時,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悄然興起,包裝產業要將自己的事業做大做強,必須從社會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重視綠色包裝的設計與推廣,提高自身的綠色化水平,才有助于改善生存環境,增強競爭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下,綠色包裝產業應運而生。
一、包裝產業滿足人類需要的發展階段
任何一個產業的生命力來自于人類的需要。由于包裝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包裝產業在滿足人們需要中不斷壯大。縱觀包裝產業的發展,它在滿足人類需要中經歷了三個階段:
1.包裝滿足商品實體需要階段
包裝的基本屬性是保護商品的質量和數量完整,人類需要包裝的原始驅使力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有的商品怕風吹、日曬、雨淋、蟲蛀,二是有的商品是呈液態或粉狀。只有經過包裝,才能保護商品本身的使用價值。這一階段的包裝主要是為了滿足被包裝商品的需要。
2.包裝滿足顧客需要階段
隨著人類社會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企業為了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高度重視包裝作為無聲推銷員的作用,此時的包裝追求地是能給顧客良好的第一印象,吸引顧客購買。
3.包裝符合社會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需要階段
在人類面臨人口膨脹、環境惡化和資源短缺三大危機下,包裝作為生活垃圾的主要來源,開始逐步地走向可回收,可降解,無污染的軌道,這就要求包裝必須符合社會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需要,因而綠色包裝應運而生。
隨著社會、經濟與市場環境的變遷以及企業經營經驗的積累,都使包裝企業的經營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這種變化的基本軌跡是由商品實體導向轉變為顧客利益導向,再發展到社會利益導向,圖1顯示了我國包裝企業在處理三者關系時包裝理念的變化趨勢。
二、綠色包裝的內涵及價值
綠色包裝是指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能循環復用和再生利用,可促進持續發展的包裝。這種包裝產業發展模式建立在維護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改變了原來發展與包裝、消費與包裝之間的單向作用關系,在抑制包裝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形成一種能促進經濟與消費健康發展的包裝產業,即向綠色包裝轉變。因此,現代綠色包裝產業強調全局和長遠利益,強調對環境的全方位關注,是包裝發展的必然趨勢。
綠色包裝從環保的角度對傳統包裝產業體系進行改進,形成了與環境共生型的新的發展思路,它采取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態度和全新理念,設計并建立一個循環的包裝產業,使廢舊包裝物資能回收循環利用或無害化處理。
與傳統包裝相比,現代綠色包裝的理論基礎更廣,包括可持續發展理論,生態經濟學理論和生態倫理學理論;綠色包裝的行為主體更多,它不僅包括專業的包裝企業,還包括產品市場營銷渠道上的制造企業、分銷企業和消費者,同時還包括不同級別的政府等;綠色包裝的活動范圍更寬,它不僅包括包裝設計的綠色化,還包括包裝管理全過程的綠色化;綠色包裝的最終目標是可持續發展,實現該目標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經濟利益,還包括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見圖2)。
綠色包裝產業通過開發應用高薪技術,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節約成本,實行循環利用,降低污染,提高生活質量,從而達到提高產業競爭力,增加效益的目的,使包裝產業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產生危害。
三、綠色包裝發展對策
1.制定有利于綠色包裝發展的政策法規
綠色包裝的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制定有利于綠色包裝發展的政策法規主要包括:(1)制定適合綠色包裝產業發展機制的政策,對環保程度高的綠色包裝企業進行鼓勵和一定程度的扶持,鼓勵傳統包裝企業進行改造和升級,支持傳統包裝企業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方式,摒棄粗放的經營模式;(2)控制包裝活動的污染發生源,采取有效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包裝企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責令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包裝企業進行整改;(3)通過環境立法、排污收費制度、綠色包裝標準制度等來規范和約束包裝活動的外部不經濟性,促進綠色包裝產業健康發展。
2.包裝產業發展戰略與循環經濟相結合
從循環經濟的角度制定產業發展戰略,對于推進綠色包裝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循環經濟以物質、能量梯次和閉路循環使用為特征,把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是一種促進人和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運用生態學規律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進入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并保護生態環境。引入循環經濟理念,通過綠色包裝設計,提高包裝物回收再生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鼓勵開展綠色包裝加工,由分散加工向專業集中加工轉變,集中處理包裝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包裝產業造成的環境問題。
包裝產業也會產生大量廢棄物,這些廢棄物處理不當,會引發社會資源的枯竭及自然環境的惡化。現代社會必須從系統構筑的角度,建立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系統。企業不僅要考慮自身的經濟效益,還必須與其他相關利益方協同起來,從整個社會的視角來審視包裝,最終在整個經濟社會建立起包括制造商、分銷商和顧客在內的循環包裝系統。
3.重視包裝人才培養和包裝科研工作
綠色包裝尚屬于新鮮事物,政府應重視包裝人才培養并大力支持和引導綠色包裝科研工作。重視綠色包裝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使綠色包裝有一個更科學、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要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加強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良性循環,從根本上提升綠色包裝產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滿足國內市場對包裝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綠色包裝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萬融:商品學概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張席洲曾紅:循環經濟與綠色物流模式[J].交通企業管理,2006(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