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水淡化產業將會成為許多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因此,研究海水淡化循環經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循環經濟理論缺少微觀理論研究的情況,提出了指導循環經濟活動的新概念,并針對海水淡化循環經濟體系進行了實踐研究,制定了具有實踐應用性的措施。
[關鍵詞] 海水淡化循環經濟路徑戰略管理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國都在針對資源節約,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等方面進行研究,力圖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提供解決的路徑。研究循環經濟的發展路徑非常有助于指導循環經濟的實踐活動。發達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目標任務就是對垃圾的限制產生、合理利用及無害化處理。認為循環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循環經濟要求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社會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合理和持久地利用所有物質,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實踐中,如果僅從循環的角度研究生產過程的廢棄物等資源的利用很容易陷入簡單的“只要利用”就好的模式上。也就是說,只要能把廢棄物利用上就具有循環經濟價值,這種循環經濟的認識就沒有體現價值最大化原則,由此可能導致資源價值開發不夠充分等缺憾。為了避免這一認識偏差,如果能把循環經濟的活動范疇通過概念的細化和延伸,達到有效指導微觀實踐活動的效果,就利于實施循環經濟時挖掘更具有經濟價值的循環路徑,使得投資和收益更好,實現循環經濟價值最大化目標。
二、循環經濟路徑挖掘
鑒于當前循環經濟缺少微觀層面的理論研究,不利于推動循環經濟的微觀實踐活動的現實狀況,提出了有助于指導循環經濟微觀實踐活動的四條路徑。
1.從循環經濟深度挖掘
循環經濟深度是指延產業鏈上下游方向伸展的產業數量。如海水淡化循環經濟過程中的上下游產業數量。具體表現為,相關上游產業提供的能源動力,即熱電廠或大型鋼鐵行業中的企業提供的生產余熱作為淡化海水的生產熱能;下游相關行業中的企業對濃縮海水的開發利用,即曬鹽場使用濃縮海水制鹽、原鹽用于下游的化工行業的企業生產原料,發展鹽化工業等,這種循環經濟發展方向代表了循環經濟深度。見圖1。
2.從循環經濟寬度挖掘
循環經濟寬度是指在產業鏈上下游方向延伸的過程中,在任何一個產業領域中可以分解生產的產品種類數量。如海水淡化循環過程中使用某一中間排放物開發的產品品種數量。如在以原鹽為原料的鹽化工產業中,又可以分為工業品生產領域和生活用品生產領域,這兩個方面就可以稱為海水淡化循環經濟寬度。另外,在海水淡化過程中,提取化學元素的種類、海洋生物制藥,以及關聯產業開發,如海水淡化裝備制造業等都屬于循環經濟寬度,見圖2。
3.進一步挖掘循環經濟剩余
循環經濟剩余是指在循環過程中是否仍然存在剩余排放物質或者雖然沒有剩余,但是在循環開發中并沒有實現某一排放物的價值開發最大化。如果沒有實現價值開發最大化,我們仍然認為循環經濟存在剩余。從經濟活動發展的角度看,由于受內外部環境因素的約束,如資金、市場、輔助資源等因素影響,可能無法一次建成循環經濟體系,必然存在分階段發展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就存在循環剩余,或實現了循環,但循環不夠充分,沒有達到循環價值最大化的要求。如,僅把濃縮海水曬成原鹽其價值開發就遠沒有達到最大化。
4.從循環經濟相關性挖掘
循環經濟相關性是指圍繞循環經濟的深度和寬度,凡是服務于循環經濟體系的產業都稱為相關產業,即與循環經濟具有相關性。由此可知,循環經濟體系越發達,帶動的相關產業也會越多,循環經濟價值越高,如圖3。
從循環經濟的深度、寬度、剩余及相關性四個微觀概念看,它們對循環經濟的價值最大化開發起到積極地引導和推動作用,能夠促使循環經濟參與者從循環經濟的四個微觀方面開發新的循環經濟領域或新的產品,使得循環經濟實現價值最大化。
三、基于循環經濟路徑挖掘的對策
關于循環經濟路徑挖掘仍以海水淡化產業的循環經濟為研究對象,提出發展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的思路和對策。
1.基于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的戰略目標設計原則
(1)長遠目標與階段目標相結合。發展海水淡化循環經濟必須立足于發展多級產業鏈循環的目標。這種目標設置思路就要考慮循環經濟的深度挖掘,追求循環經濟價值最大化。實現這一目標不進行戰略管理是難以實現的。同時,要認識到,圍繞海水淡化循環經濟要兼顧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創造能夠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產業條件。
從實踐看,實現海水淡化循環經濟是一個戰略過程,因此制定循環經濟的階段目標有助于戰略目標的實現,做到量力而行,掌控過程,有序發展。避免盲目的躍進式發展,貪大求快,造成投資失調,資源浪費,犧牲環境等問題。因此,在實施海水淡化循環經濟過程中,要將戰略目標與階段目標相結合,做到戰略規劃在先,有序推進階段目標落實,為戰略發展奠定基礎。
(2)先易后難。實施海水淡化循環經濟涉及到諸多的技術、管理、資金、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規劃和實施過程中要采取先易后難的策略,保證循環經濟發展每一步的可行性,解決實際問題,有助于推動下一步循環發展。如,使用淡化海水是否被民眾所接受,開發海水淡化循環經濟是否能夠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循環經濟能發展到什么程度等等。因為,就海水淡化來講,如果沒有民眾的認識和支持,也就沒有消費市場,淡化海水的使用和供應就會存在問題,利用海洋資源發展海水淡化產業也就不可能,海水淡化循環經濟更無法實現。所以,要考慮技術、管理、資金、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在兼顧和協調各種因素的前提下,進行難易選擇,推動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的發展。
(3)多目標市場開發。在規劃海水淡化循環經濟中,要注意循環經濟的寬度和深度的路徑挖掘與結合。既要注意研究循環經濟的產業鏈上各產業的循環寬度,即本產業滿足多目標市場需求的產品開發,提升價值含量。還要立足于海水淡化循環經濟戰略高度,開發多目標的產業,搭建更寬度和更深度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只有實現海水淡化多目標市場開發,才能真正實現海水淡化循環經濟價值最大化。
2.構建海水淡化循環經濟體系
構建海水淡化循環經濟體系是戰略實踐的基礎。根據前文提出的循環經濟的路徑挖掘構建海水淡化循環經濟體系,見圖4。
從循環經濟的寬度看,第一步可以有4種選擇,即海水直接利用、海洋生物開發、海水淡化及伴隨的余熱利用。就這四個方面來講,選擇哪一個方面都涉及資源、技術、管理和投資等問題。因此發揮好資源優勢,采取先易后難的策略就能夠有效推動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的發展。如果當地的資源條件充足,可以同時考慮延伸循環經濟產業鏈,達到提高海水淡化循環經濟價值的目的。
從循環經濟的深度講,其深度開發更具有戰略意義。淡化海水解決了陸地淡水的短缺問題,滿足工業生產和民生的需要,同時利用循環經濟路徑挖掘的概念,可以深度挖掘濃縮海水的價值,而且這一階段的價值開發可以有寬度和深度的多路徑選擇。如從寬度的的概念考慮,有化學元素提取和制鹽。從深度概念考慮,有沿著提取的化學元素生產更多的化學產品;沿著原料鹽開發,可以進入鹽化工產業,并且可以進一步分解成工業品產業鏈和民用品產業鏈。這種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產業鏈的深度開發和伴隨的寬度開發能夠極大地提高循環經濟的價值。
從戰略目標與階段目標相結合看,在構建了海水淡化循環經濟體系之后,就能清楚地看到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寬度和深度。在此基礎上,可以明確制定長期戰略目標,并進行戰略周期劃定,進而在戰略周期內確定戰略階段目標和階段劃分。這種海水淡化循環經濟戰略目標與階段目標結合的做法能很好地落實先易后難的策略,掌控循環經濟開發的深度和寬度,更有效地利用和發揮地方資源優勢。
從循環經濟相關產業看,海水淡化循環經濟有著廣泛的相關產業與其共生。因為,該循環經濟體系具有較寬和較深的循環經濟特征,因此,該體系必然存在相關產業的專業設備和輔助設備制造,以及用于生產服務零部件的生產和供應,同時各產業對各種相關服務形成巨大的需求,從而隨著海水淡化循環經濟體系的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提出為海水淡化裝備制造企業提供配套零部件和施工輔助用零部件,或專業用輔助設備等的生產,是考慮到產業分工規律和特點,以及這類零部件和專業輔助設備更適合中小企業生產加工,有助于形成產業集群。
提出循環經濟路徑挖掘的概念,對進一步開發循環經濟領域,挖掘資源,杜絕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系統,提高循環經濟價值具有重要的實踐作用。
應當認識到,目前國內外關于循環經濟的理論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觀指導方面,其原因是循環經濟的理論研究基礎是宏觀經濟,而循環經濟的展開更注重于實踐活動。因此,研究循環經濟的微觀理論更具有實踐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董聯黨顧穎王曉璐:日本循環經濟戰略體系及其對中國的啟示.亞太經濟,2008,(2):68~72
[2]張東昇:天津臨港工業區建設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戰略研究.中國城市經濟,2008,24 (10): 48~51
[3]我國瓶裝水添新貴:中國食品科技網,http://www.tech-food.com 2009~4~14
[4]李航洪巖博:品牌聯合評價影響因素實證研究.統計與研究,2008,(18):51~52
[5]李 航田 輝:產品概念的新視角:核心利益漂移.未來與發展,2007,(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