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隨著大學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金融危機的爆發,本來已經很緊張的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本文主要論述大學生就業難的深層原因,并提出幾點解決方案。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 因素 對策
大學生就業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雖然國家已經停止了高校擴招但是前幾年擴招的影響依然存在著,畢業生的人數還是在增長,而就業崗位在金融危機的形勢下卻在減少。據悉,2009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達到了610萬人,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進而對2009年大學生就業形勢產生了不利影響。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樂觀的態度,努力變挑戰為機遇,走好自己未來的路。
一、大學畢業生就業擇業現狀分析
大學生就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隨著各種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在不斷地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114萬大學生畢業,就業率90%;2002年145萬,就業率80%;2003年212萬,就業率70%;2004年280萬,就業率73%;2005年338萬,就業率72.6%;2006年413萬,就業率70%左右;2007年495萬,2008年559萬,就業率70%。金融危機使得世界經濟籠罩著陰暗的氛圍,給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大批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也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潛在的危機。
二、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
1.金融危機使得經濟衰退,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大量裁員。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士在金融危機浪潮中尚不能堅持,對于一名涉世不深專業能力不強的大學生來說就更難在這巨大的漩渦中抓住一顆救命的稻草了。相對于待業人數來說就業崗位數就是杯水車薪了。
2.大學生對于就業擇業的態度比較悲觀,很容易相信別人的就業觀點,人云亦云。在對大學生就業形勢進行調查時,只有不到5%的人認為自己的就業前景良好,會有很大的發展機會,大部分大學生對就業不抱什么希望只是走一步算一步。這種悲觀的就業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成功率。
3.大學生對于就業的期望值比較高,認為自己接受了十幾年的教育付出了很大的機會成本,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回成本,實現盈余。在市場模式下,很多大學畢業生盲目跟潮,就業比較傾向于發達的大城市,他們希望能找到專業對口,有發展前景,工資待遇又好的工作。這種急于求成的心理導致大學生不愿意接受工資低于期望值的工作,更加不能接受沒有前途發展的職業,這必然導致了擇業的困難。
4.學校的教育體制存在問題。學校的教育進度往往落后于社會的需求,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最近幾年職業需求比較高的專業往往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但是要想讓效果立即顯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快也要4年的時間。如果教育只是跟著社會發展熱點走,那么教育將總是落后于社會發展,從本質上講,我國的人才培養方式仍然有著計劃體制的色彩,教育系統對于就業市場的需求變化還不是很靈敏,人才的供給與需求不能夠達到有效的配置。因此,整體的教育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對于大學生就業難的相關對策
1.正視現狀,保持良好的就業心態。不可否認,最近幾年大學生讀研的比率不斷上升,尤其在遇到金融危機的今天,對于就業的悲觀預測更加強烈的影響著大學生就業心態,如果有其他的選擇就不會選擇去就業,這已是大學生的普遍想法??墒敲鎸υ絹碓絿谰木蜆I形勢只是靠“躲”來過日子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大學畢業生應該認清社會事實,努力朝著社會市場需要的方面去不斷提高自己,而不能夠走一步算一步。大學生的思維比較容易被誤導,常常低估就業機會而高估就業難度。就如小馬過河一般,如果大學生不能親自去經歷,怎么能夠知道社會現實到底是怎么樣的,實現人生目標的各種經歷又從何而來。因此,樂觀的態度對于就業和社會的發展斗是很重要的。
2.苦練內功,不斷提升實踐能力。知識是載體,是一切的基礎。能力是展現,是知識的升華。素質是核心,是智慧的結晶。掌握豐富的知識是提高素質和能力的前提,沒有淵博的知識,能力的提高就沒有源動力,更談不上良好的素質。因此在校期間大學生最首要的是掌握豐富的知識。其次,大學生要鍛煉較強的實踐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如果不能將所學很好的應用于實踐,自身的能力就很難得到展現。身居象牙塔中,不問世事,這樣的生活方式早就被社會所唾棄,更是與社會發展相悖。在大學生活中,學生應該不斷的鍛煉自己,深入社會加強實踐,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多思多問,盡最大的努力增加自己的閱歷,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主動注意轉換角色,大學生早已習慣了一切都等別人過來教而不是積極的學習,在社會職場中,由于分工不同大學生應該改變習慣變被動為主動。
3.高校應該加強就業指導,提高大學生擇業的能力。大學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夠正確的給自己定位,即不能很好地將自己的能力和相應的職位相匹配。很多人去應聘的職位并不適合自己的能力,但是為了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大學生往往什么樣的崗位都去競聘,導致錯失了最佳的就業機會。學校應該把就業指導始終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幫助每個同學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直接影響著個人一生的前途和命運,因此,職業生涯規劃越早做越好。大學生擇業能力普遍不高,在擇業時常常出現問題,對于大學生擇業能力的培養相當重要,學校應及時幫助學生提高擇業能力,并樹立良好的就業觀,擇業觀和創業觀。
參考文獻:
[1]http://www.gradjob.com.cn/.大學生就業在線
[2]對大學生擇業就業相關問題的研究.《科技資訊》